血清心肌酶谱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预测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价值分析
2015-05-30屈艳丽
屈艳丽
【摘 要】 目的 分析血清心肌酶谱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预测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组,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45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人群血清心肌酶谱、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研究组hs-CRP(6.05±1.00)mg·L-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35±0.04)m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ST、CK、LDH、CK-MB水平及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心肌酶谱、超敏C-反应蛋白便于及时发现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为临床诊治及预后提供依据。
【关键词】 手足口病;血清心肌酶谱;超敏C-反应蛋白;心肌损害
【中图分类号】 R722.13+9 【文献标识码】 B
手足口病指的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不足5岁的婴幼儿人群中比较常见,早期表现出口腔、手等部位疱疹,严重时出现神经系统损伤、呼吸功能异常,甚至死亡[1]。为此早期发现、治疗手足口病,降低病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照分析手足口病患儿与健康儿童血清心肌酶谱、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以早期发现心肌损害,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组,均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诊断标准,排除肝肾功能不全、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系统疾病等患儿。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8个月6岁,平均(3.0±1.2)岁,平均体重(13.5±2.1)千克。病情严重程度;普通28例,重症22例。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45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6个月6岁,平均(2.8±1.1)岁,平均(13.3±1.5)千克。两组儿童在年龄、体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儿童均于清晨空腹抽取3毫升外周静脉血,常规分离血清后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ST(谷草转氨酶)、CK(肌酸激酶)、LDH(乳酸脱氢酶)、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设备及相关试剂均由奥林匹斯公司提供,遵循使用说明书操作。另外应用免疫散色比浊法测定hs-CRP(超敏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参考数值:0U/L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率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心肌酶谱、hs-CRP检测结果比较 研究组患儿AST、CK、LDH、CK-MB、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儿童血清心肌酶谱、hs-CRP异常率比较 研究组AST、CK、LDH、CK-MB、hs-CRP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见表2。 3 讨论 临床研究及实验表明手足口病主要与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有关,典型特征为手、口、足出现疱疹且伴有发热症状,四季均可并发,但以5至6月为主[2]。婴幼儿由于机体重要器官处于发育阶段,尚未成熟,易受到病毒感染,进而患上手足口病,可通过人自身、空气飞沫、食物、玩具等多途径传播,传染性强[3]。目前手足口病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明确,可能为:(1)病毒对心肌组织直接损害,造成心肌坏死,或引发急性/慢性炎性反应;(2)通过损伤免疫系统加重心肌组织损害程度[4]。为此早期发现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伤,积极对症治疗对其预防十分重要。 张爱荣[5]等人研究表明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伤和心肌酶谱(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密切相关。其中肌酸激酶在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中广泛分布,当心肌细胞损害时能有效的对其进行判断,特异性较高;肌酸激酶同工酶在心肌细胞中水平较高,而在正常血清中比較少,是一种特异性心肌同工酶,一旦心肌细胞损害,则会及时的释放入血,与肌酸激酶一起判断心肌损伤且特异性强。目前临床上公认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为血清CK-MB明显上升,同时该指标是判断心肌坏死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心电图提示无Q波再发型心肌梗死患者,CK-MB水平上升对疾病诊断起决定作用。另外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相对特异性不是很高,但当心肌损害时,其水平也快速上升。陈大宇[6]等人研究认为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免疫球蛋白对手足口病患儿早期诊断有较大的价值。其中超敏C-反应蛋白是通过超敏干预以检测到更低的C反应蛋白浓度,能与细胞、真菌等有效结合,钙离子作用下还能与核核酸、卵磷酸结合,具有吞噬侵入细胞、调节免疫作用,表现炎症反应。hs-Crp半衰期为5至7小时,不受抗炎药物等多因素影响,早期感染时,其浓度明显提高,且上升程度和感染程度正相关。本研究表1中,研究组患儿心肌酶谱各指标及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血清心肌酶谱、超敏C-反应蛋白能有效了解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程度,便于临床诊治及预后。 参考文献 [1] 张婷.血清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和超敏 C-反应蛋白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8):1255-1257. [2] 彭婉君,陈丽,黄妙霞,等.手足口病患儿检测心肌酶谱与超敏 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J].广西医学,2014,36(7):954-955. [3] 李土桂,付四毛,刘玉玲等.手足口病患儿早期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和心肌酶谱的意义[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4):552-554. [4] 李炎,贺志华,李超伟等.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超敏C反应蛋白等结果的变化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0):2693-2694. [5] 张爱荣.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清心肌酶谱活性检测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J]. 医药论坛杂志,2011,32(10):177-179. [6] 陈大宇,黄献文.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5):476-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