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资本理论分析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培育的现实困境与出路

2015-05-30李欣茹

2015年20期
关键词:公共文化社会资本

李欣茹

摘要: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属于非政府组织的一种,是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力量,这一组织的培育对提升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社会资本理论有三个范式—民众参与、普遍信任、嵌入网络,与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的培育有着较多的契合点,因此本文用社会资本理论三个维度的三个范式对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的培育进行分析,寻找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发展的出路。

关键词: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社会资本;公共文化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

(一)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

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它属于非政府组织的一种,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一定的规模,承担了一部分组织农村文化生活的职责,通常由农民视自身需求自发形成,不接受政府的直接干预,因此,不仅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还能相对独立的自治这种自发性使得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呈现出一种志愿者的特点,其积极性不可小觑。具有纽带、组织和价值导向的作用。

(二)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资本的一种类型,但是社会资本却是一种无形的、抽象的资本,它的价值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演变中,需要长时间才能得以形成。“社会资本”是从新经济社会学演化出来的一个最有影响的理论概念。[1]最先对社会资本做出理论阐述的是柯尔曼,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生产性的,使得有些目的有可能实现,而没有它则不可能实现”。[2]他认为信任的源泉是理性选择理论的核心。波次对社会资本也做了全面地描述。他把社会资本定义为“… …个人通过他们的成员资格在网络中或者在更宽泛的社会结构中获取短缺资源的能力… …获取(社会资本)的能力不是个人固有的,而是个人与他人关系中包含着的一种资产。社会资本是嵌入的结果”。

托马斯·福特·布朗在《社会资本理论综述》一文中,对社会资本的理论本身做出了更为修正性的定义。之前对于社会资本的论述中总是少了一些,社会资本自身的复杂性使得有些对于它的研究不够系统、全面、深入,最主要的是不能够使我们对于社会资本理论的理解明晰透彻。福特把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分成三个维度,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维度合并整合最终形成了一个对于社会资本的概念。微观层面是嵌入自我的观点,主要讲个体自我通过社会网络调动资源的潜力;中观层面是结构的观点,社会资本特定网络的结构化,该网络中的自我之间联系的定型,特定社会资本网络包含在政治经济体系中的方式,以及包含在更大的文化或规范体系中的方式以及资源因其特殊结构而通过该网络流动的方式;宏观层面的观点是嵌入结构的观点。这三个层面的分析并不相互排斥。它们相互作用,根据讨论问题的不同而各有侧重。一个分析层面出现必然会带出另一个分析层面。任何给定的问题都需要在三个分析层面上进行分析,以便对作为社会结构主要过程的社会资本有一个全面的了解。[3]社会资本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个比较成熟的范式,普遍信任范式、民众参与范式、嵌入网络范式。若是单纯的讨论这三个范式就显得非常的单薄,但若是把三个范式融入到社会资本理论的三个维度中,就变得厚实了。本文对于培育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的研究就是从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中的三个范式进行。

二、培育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的现实困境

(一)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的发展在地区和类型上的不平衡性

不同地域之间经济、地理、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同时在培育组织的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包含信仰类、宗教类、认同类的组织体系。[4]农村中的文化类民间组织相对于城市的民间组织在发展商呈现出更多的劣势,发展的势头也没有城市猛烈。

(二)数量少、规模小、人力资源匮乏、资金无保障

经济发达程度的高低势必引导着人力资源与资金的流动,人力资源与资金都具有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的特性,我国专文化类民间组织起步较晚,社会上对这一组织形成的认识与认同十分有限,这一点在农村地区更为明显。这也决定了与之相关的人力资源培养与输送相对滞后,无论是私人资本还是政府财政很难投入到该领域。

(三)制度化、系统化程度不高

我国文化组织的培育工作开展得较晚、组织结构也不成熟,组织内部没有明确固定的规范、制度来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和引导组织发展方向,组织也因此缺乏科学系统的组织结构设计,较低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系统化使得组织难以形成合力。尤其是農村,在这些方面呈现出的弱势更加明显、突出,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方面更加的落后。

三、以社会资本的视角分析产生现存困境的根源

(一)民众参与范式缺失导致农村文化类民间团体融资渠道狭窄

在微观层面上,民众参与范式强调公民参与对组织的影响。由于缺乏良好的民众参与范式,使得其组织规模有限它的融资渠道狭窄,导致了其组织的生命力有限,并且由于没有农民的广泛参与,不能群力群策,缺乏创造力和生机。

(二)普遍信任资本缺乏导致农民缺乏组织文化类民间团体的价值认同

在中观层面上,普遍信任范式主要求组织的成立与发展是建立在高度信任的密集型网络中,促进组织中成员相互的责任、规范和制裁。然而在农村存在着两种信任缺失,一种是对当地政府及政府官员的不信任,另一种是普遍的社会不信任。

(三)缺少嵌入网络导致了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制度化程度低

在宏观层面上,社会资本的培育不仅需要网路,还需要把网络嵌入到大的社会环境中,与社会的经济、政治、体制、制度、法律等连接起来。主要体现在在培育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的过程中并没有相应的具体的制度规范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的行为,也就是说,其自身的合作网络没有有效地与外界环境传递能量。

四、培育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的路径

(一)培养农民对于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的价值认同,形成组织成员之间的普遍信任

过去乃至现在的农村文化类组织是相对脆弱的,缺乏农民的价值认同,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不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提高服务意识,提高认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关系,更好地发挥指导协调作用,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对于这一组织的认知和价值认同。在共同的认知和价值认同约束下,就会形成稳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关系,也就构建起了组织成员之间的普遍信任。

(二)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模式,拓宽融资渠道

在培育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的过程中,农民是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的绝对核心主体,而农民素质的高低是农民能否很好的行使这一主体权力的关键,因此,必须要综合利用图书、广播、电视、会议等形式提高农民素质,加大财政支持,吸纳更多的人力资本和资金流,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多元主体参与模式下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发展的民众参与范式,通过农民以及其他主体的参与,形成一个有效地合作网络,让其成为发展的资本。

(三)政府要放松对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的管制,为培育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创造条件

对于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的培育,政府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必须要在宏观上把握全局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经济上、制度上、政策上的支持,是农村文化类组织在自身合作并形成网络的基础上,让其嵌入到整个社会环境中去,使其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托马斯.福特.布朗.社会资本理论综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41

[2]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邓方,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354.

[3]托马斯.福特.布朗.社会资本理论综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42

[4]许柳凡,马剑虹.农村社群组织文化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07:5.

猜你喜欢

公共文化社会资本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文化馆人的要求
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设计研究
基于公共文化建设的农村大众传播效果管窥
区级政府推进PPP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社会力量参与档案公共文化服务路径探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建设
浅析公共文化服务如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当前我国推进PPP模式的探讨
注册会计师社会资本及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与PPP模式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