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卫星信号接收系统的防雷工作
2015-05-30张妍
摘 要:卫星信号接收系统的复杂程度非常高,安装位置一般会选在高处,便于接收卫星信号。由于卫星信号接收系统的特点影响,很容易受到雷击的干扰,再加上系统安装的特殊性,更是增加了雷击的机率,干预了卫星接收工作,严重时还会引起经济损失。因此,文章以卫星信号接收系统为例,分析如何做好防雷工作。
关键词:卫星信号接收系统;防雷;避雷针
雷击对卫星信号接收系统(以下简称接收系统)的破坏性较大,不仅会降低卫星信号的接收质量,还能影响信号的应用水平。接收系统内,提高了防雷的水平,通过强化防雷建设,确保接收系统处于安全的环境中,改善信号接收的状态。雷击是接收系统中最大的影响因素,很容易破坏系统的稳定性,合理规划防雷工作,全面保护接收系统的安全运行。
1 卫星信号接收系统中的雷击破坏
防雷是接收系统建设中的重要工作,防雷与接收系统应该保持同步发展的状态,为了做好防雷工作,着重分析接收系统中的雷击破坏,如下:
1.1 感应雷
感应雷对接收系统的破坏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电磁感应,另一种是静电感应,其可通过线路、设备传输到周围环境中,如果接收系统周围发生感应雷,也会对系统本身造成影响,增加了感应雷在接收系统中的破坏范围,再加上接收系统的综合构成,为感应雷的破坏提供了很大的条件。
1.2 直击雷
直击雷是一种直接放电现象,其对高处的建设有很大的破坏性。直击雷是由高空雷云造成的,产生的雷电流高达几百千安,严重威胁了接收系统的安全。因为直击雷具有不确定的特点,所以其在卫星信号接收系统内,很容易引起破坏,潜在很大的风险[1]。直击雷的破坏性要高于感应雷,但是发生机率偏低。
2 卫星信号接收系统中的防雷技术
以某卫星信号接收系统为例,分析防雷技术的应用。该接收系统位移办公大楼楼顶,办公大楼的高度约为28m,系统内包含一幅2.7m的天线,天线距离楼面的高度是2.3m,该接收系统具有基础的防雷体系,前期防雷较为稳定,但是投运3年后,出现了多次雷击破坏现象,导致接收系统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由此针对该卫星信号接收系统,提出三点防雷技术,如下:
2.1 避雷针引雷
避雷针引雷,是接收系统中的基础防雷技术,在根本上维护接收系统的防雷能力。该接收系统内,采取三角形的方式设计避雷针,实现360°的防雷保护,注重接收系统的整体防雷能力。避雷针的质量与引雷效果存在直接的关系,该系统内选用SAatelit-ESE6000避雷针,目的是促使避雷针提前进入放电的状态,扩大接收系统的保护范围,有助于排泄掉感应雷引起的雷电流[2]。避雷针类型、布设方式,都是引雷保护中主要考虑的内容,必须根据卫星信号接收系统的状态及环境,才能确定具体的实践方式,优化接收系统的防雷环境,体现避雷针引雷技术的防雷优势。
2.2 电源防雷
该卫星信号接收系统内的电压防雷中,采用了电涌保护器,提高防雷保护的水平。电涌保护器在接收系统内,可以抑制感应雷或直击雷造成的过电压,提供旁路保护方法,属于比较常用的一项防雷装置。电源防雷中的电涌保护器,优化防雷技术的应用,主动降低了防雷保护消耗的时间,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可靠的防雷保护。电涌保护器对接地的要求比较高,该接收系统的电源防雷中,明确规定了接地的要求,如:接收系统中的金属构件,使用单独的线路,接入到地面的接地网,接地线路>16m2,还要另外引出一条接地线路,连接接收系统的室内设备、外壳,接地网的接地位置,要与避雷针接地位置保持安全的距离,控制防雷电阻≤4Ω。
电源防雷接地后,能够将接收系统内的雷击电流,成功导入大地内,降低接地系统内的脉冲能量,既可以保护接收系统的安全,又可以确保系统设备的稳定,除此以外,该接收系统在电源防雷技术方面,还配置了避雷器、保护器,专门用于支撑接收系统的持续供电,避免电源发生间断,此项装置必须具备防雷的能力,由此才能强化接收系统安全防雷的性能。
2.3 屏蔽技术
屏蔽技术在卫星信号接收系统中,主要是保护系统的分项部分,如:接线、传输线等[3]。因为接收系统的传输线等部分,暴露在室外,雷击发生机率比较高,还能对连接的系统设备造成破坏,放大了雷击的破坏力度。该接收系统以屏蔽技术为中心,设计了防雷的实践方案。首先是接收系统中的高频头防雷,按照防雷的要求,加工铅罩,铅罩内是高频头,充分发挥铅罩的屏蔽与保护作用,而接线、传输线的屏蔽,使用的是具有屏蔽作用的金属管,完成屏蔽工作后,将传输线接入到等电位系统内;然后在卫星传输线的端口位置,加装避雷器,阻断雷击的传播途径,预防雷击通过传输线进入到其他装置中;最后是该接收系统的屏蔽接地设计,该系统内选用4楼的设备,用于设计屏蔽接地,依照屏蔽接地的要求,对屏蔽接地采取防静电设计,促使其达到安全接地的标准,还要考虑屏蔽接地中的等电位处理,积极保护卫星信号接收系统的运营,消除雷击干扰的风险。
3 如何做好卫星信号接收系统的防雷工作
结合卫星信号接收系统中的雷击危害以及防雷技术的实践应用,分析如何做好接收系统的防雷工作,提出以下四点建议,辅助落实防雷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强化防雷工作的实践性。
3.1 注重综合防雷设计
卫星信号接收系统中的防雷工作,并不能采取单一的防雷方法,而是要注重综合的防雷设计,根据接收系统的状态,实现防雷设计的综合化,加强防雷系统性的控制力度,在多个方面保护接收系统的安全运行,避免卫星接收信号系统出现防雷漏洞,保持接收系统的稳定性。
3.2 落实防雷技术应用
部分卫星信号接收系统内,忽略了防雷工作的建设,未能投入成熟的防雷技术,此类接收系统中,应该积极落實防雷技术的应用。分析接收系统中较常出现的雷击风险,设计有效的防雷技术,用于保护接收系统的安全运行,发挥防雷技术的保护作用。
3.3 定期检查防雷效果
防雷系统在卫星信号接收系统内,处于高效运行的状态,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防雷技术有可能出现缺陷[4]。卫星信号接收系统的防雷工作中,采取定期检查的方法,检测防雷效果是否符合保护标准,找出系统防雷中出现的缺陷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3.4 引入防雷新技术
卫星信号接收系统中的防雷技术,虽然具有高效率的防雷效果,但是仍旧存在局限性,加大防雷新技术的研究力度,不断引入防雷技术,降低防雷工作的难度,简化防雷技术的操作方式,推进防雷工作的积极发展。
4 结束语
防雷工作是信号接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保护接收系统的稳定、安全,确保接收系统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接收系统中提高了对防雷工作的重视度,既可以保障系统的防雷能力,又可以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降低了雷击事故的发生率,同时维护接收系统的经济价值,提高卫星信号的接收与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正明.卫星信号接收系统的防雷技术保护措施[J].有线电视技术,2010,02:94-95+97.
[2]薛清华.浅述卫星信号接收系统的调试和维护[J].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2008,06:35-38.
[3]刘晴.卫星接收系统信号传输馈线的敷设和防雷设计[J].广播电视信息,2012,10:75-77.
[4]宋继光.浅谈卫星接收系统[J].硅谷,2011,06:21.
作者简介:张妍(1978-),女,湖北枣阳,学历:本科,工作单位:枣阳市广播电视台,研究方向:广电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