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

2015-05-30李宁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教育公平高质量

李宁

摘 要:坚持以人为本,贯彻教育公平,是每一个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基本思路。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就是科学管理,办好学校;以人为本,发展教师;尊重主体,培养学生。

关键词:教育公平; 高质量; 实践举措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2-058-002

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是普遍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促进和维护教育公平,是时代的呼唤,是人民的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归宿。大力推进教育公平,使孩子们都能够接受良好教育,是新时期学校教育肩负的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1]。

教育公平的主要内容是教育平等,孩子们应享受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具体到学校教育和学生个体来说,学校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一视同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教育公平并不意味着教育方法和结果的完全等同。教育公平正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既主张“有教无类”,人人都受教育(体现平等原则),又主张“因材施教”,人人都受适合的教育(差异原则)。基于此,笔者认为,尽学校所能,给每个学生最好的、最适合他的教育,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充分发挥出来,这才是从学生个体出发的以人为本的真正的教育公平。本文拟此问题,略呈浅识。

一、科学管理,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促进教育公平,就是要办好每一所学校。学校除了具备一流的硬件设施,还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措施。科学的人文性管理是学校文化的灵魂,管理科学告诉我们,人始终是管理的中心。从本质上说,学校管理就是人的管理。促进人的成长、关注人的发展是教育的目的,也是学校管理的终极目的。现代学校管理就是要尊重、关心校内每个人的发展和需要。校长必须牢固树立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对此我校始终奉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管理理念,始终坚信“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发展教师、培养学生,就是使教师和学生成为充满人性、张扬个性、整体和谐、全面发展的人。”这些思想深受广大师生的信赖和拥护。

当前,面对迅猛扩大的学校规模,首要解决的问题是缩减学校管理层次,打通校长和一线教师的关系壁垒,实行管理的低重心。为进一步明确和理顺“低重心规划,向课堂要质量;精细化要求,靠管理出效益”、“三级捆绑”评价机制、“讲台洗礼,聚焦课堂”等一系列管理思路,我校创新教育管理机制,探索了一条“学校统一领导,处室具体指导,年级直接管理”的管理模式。学校采取校长负总责,每位副校长分管一个年级部,再在该年级任课老师中聘任年级部主任。按照“近距离管理,近距离服务”的理念和“缩小管理单元、下移管理重心、激活管理活力、提高管理效能”的思路组建年级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一般有4人组成,其中校级领导1名,中层干部2名,年级部主任1名。

实行年级部主任和主管副校长签订目标责任书,主管副校长和校长签订目标责任书,年级部制定具体目标和相应的奖惩办法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分管年级部的副校长直接对校长负责,是年级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实行副校长管理年级部的目标责任制后,学校定责放权,也就是从人员调配、教师评价、经费投入等方面都给予相应的支配权,使年级部基层有责任、有权力、有压力。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实行同工同酬,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优质优酬。用实际行动实现同工同酬,以便更广泛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改革和理顺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大“三级捆绑”评价力度。为实现“人人都是学校主人,个个参与学校管理”的人本理念,实行以班主任为中心,任课教师为班主任负责的一级捆绑;以年级主任为中心,各班主任为年级主任负责的二级捆绑;以校长为中心,各年级部主任及分管副校长为校长负责的三级捆绑的管理模式。切实增强全校教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真正形成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大好局面。

管理不仅仅是管住、管好,更是为了人的发展,促进人、发展人。管理是严肃的关爱。严肃反映管理的刚性,关爱体现管理的柔性,刚柔相济形成学校的科学管理。管理要出积极性、出创造力、出执行力,要管出师生的精、气、神。管理要高站位思考,推行精细化要求,低重心管理模式,從而真正实现“尊重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二、以人为本,建设优质教师队伍

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教师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导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只有高度的教师专业发展,对职业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才会对教育充满热情,才最终有了教育品质的保证[2]。发展好每一位教师,应当成为学校履行实现公平责任的首要任务。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们最大的优势在于将别人做过的事情做得更好。近年来,我校教师队伍中年轻教师居多,水平参差不齐。对此,学校一方面结合教学实践活动,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活动,为教师搭建不断提升的舞台;开展系列活动锤炼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充分调动全体教师投身科研的积极性,力求做到科科有课题、人人有专题,提倡教学研究课题化,课题研究教学化,努力实践教育科研与继续教育的结合;创办《景贤集》等校刊,为学术思想的交流,为教育理念的提升和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提供了舞台;打造属于景范自己的名师,制定《景范学校教师成长规划》,分层次地培养全体教师,对青年教师提出“一年入门、两年过关、五年成熟、八年骨干、十年成名”的目标,通过考核制定名师逐级申报制;构建“聘请专家多方指导——借助名校资源共享——外出学习开阔视野——引进吸纳先进理念——骨干名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帮扶——校内切磋提高技能”的教师发展模式等等。面对新形势,我校从四个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观念:教师必须具备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人才观和评价观。知识结构:必须同时具备学科知识、程序知识及运用现代化技术和现代教学手段知识。业务能力:必须具备德育能力,组织教学及其调控能力及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教师素养:必须具备诸如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审美素养等多方面素养。通过这些努力,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如今的景范,教师队伍结构日趋合理。现有教师130人,其中市级及以上名教师、骨干教师20人。他们以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态度、灵活的方法、方正的人格,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用聪明才智为景范的发展抹上了浓重靓丽的一笔。

三、面向全体,培养好每一位学生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时代对人才的需求由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与时俱进,抢占制高点,取得事业的成功。实行公平教育,就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全面发展,大力推行素质教育。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型社会的悄然来临,面对瞬息万变的生存竞争,学生个性优势的开发和培养已经成为新世纪的教育追求。

笔者认为,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真正的基础教育,必须面对每一个普通的学生,深切关爱每一个普通的学生。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应该是“育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与成才。为此,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全面关心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要记住,每个学生都有得到表扬与尊重的权利和心理需要,不要因为自己的无意而造成对学生的伤害,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无论学习优秀与否,调皮与否,无论男生,女生。每个孩子都是一颗青涩的树苗,我们必须要用公平的阳光,公正的肥料来照顾他们,还要谨记要用公平公正之“源”来用心浇灌。我想,如此,我們这些花匠们一定能培育出祖国未来最美丽盛开的花朵!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秉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长的快乐、成功的喜悦”的办学理念,去关爱每一位学生,善待每一位学生,不放弃每一位学生,抱着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对每一位家长负责,对国家的教育事业负责的态度去工作。

学校在实施教育过程中,着力于学生的均衡发展。由于遗传、自然和社会环境、家庭和社会教育状况、社会实践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个体之间的能力不平衡客观存在。为努力促进学生均衡发展,实现教育的公平,促进学生全体、全面、全程、主动、和谐发展,我们设置均衡条件,让每个学生享有平等教育,学生平行分班,教师均衡搭配。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是通过因材施教,大胆进行分层次教学的手段来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坚持做到:分层备课,把握学生层次;分层施教,注意个别辅导;分层练习,设计弹性作业;分层考核,鼓励异步达标。实施培优补差计划,对尖子学生和“学困生”开小灶,实行分类辅导与个别教学。面向全体,就是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把每一位学生摆在同样的位置,不管是天份、智力、身体、生理等方面存在差异,或是家庭环境、经济条件等方面有差距,都要同等对待、一同施教,促进共同发展、共同进步;面向全体,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处理好统一要求与适应差异的关系,在落实教育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同时,注意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适应每一位同学的不同需要,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面向全体的要求,使学生们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最大限度的提高。

实行公平教育,还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全面发展,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学校积极开展兴趣小组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生活,走进社会,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探究各种问题。自学校创办以来,景范学校每年都开展系列节日活动,如“体育艺术节”、“经典诵读节”、“科技创新节”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充分彰显智慧、展示才华,感受成功的愉悦,享受教育的幸福!

全面实施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在现有的学校条件下,我们只有根据自身特点向内挖潜,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师资水平,顺应时代的发展,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充分发掘每一位学生的潜力,培养其个人能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发展,让每个学生可持续发展,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服务,真正做到“均衡发展”,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朱新吉.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与思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6,(3)

[2]常秀娟.关于教育公平内涵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6,(6)

猜你喜欢

教育公平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国有企业如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孝道”和“公平”观念
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对特殊学生的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