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让小学体育课堂更有效
2015-05-30曹斌
曹斌
体育游戏在教学改革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独特的娱乐性、趣味性对调节学生的练习情绪,提高学习效果、练习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各种活动和练习,游戏活动者达到一定的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身体各器官和各肌肉群得到必要的活动,有利于他们的生长发育。当然,通过创新游戏的方法和改变游戏的环境,提高要求,也可全面发展学生力量、速度、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体育教学活动处于创新游戏教学情境之中,学生会有贴近生活的感受,不仅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社会化功能,还能使体育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令人愉悦,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有效的课堂教学
美国教育家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提出:第一,清晰授课。在课堂中做到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明确,让学生深刻知道教学意图和教学目的。第二,多样化教学。如何运用不同方式,让学生最快最大化领会教学知识掌握技能,推动有效课堂的形成。第三,任务导向。每个学生明确自己的职责,完成教学任务。第四,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体育游戏推动学生自主投入学习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五,确保学生成功率,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以学生情趣的发展引领教学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把技术教学融入到学生喜欢的游戏中,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二、小学生心理特点解析
小学阶段按照年龄可以分三个阶段: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低年级学生心理水平还停留在不随意性和具体形象阶段,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目的性仍以不随意性为主,集体意识比较模糊,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集体的关系;中年级学生感知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兴趣十分广泛,感知动作的要领比较笼统,学生注意不够稳定,不宜持久,集中注意能力较差;高年级学生的集中注意能力有所发展,已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男女生均显露其各自的心理特点,出现相互反感的倾向,集体意识也有所发展。
三、体育游戏对课堂有效性的推动
从行为上来讲,就是体育教学要让绝大多数的小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体育运动的学习与锻炼中来。我们提出的运动参与绝对不是对教师的指令服从,而是使学生主动参与,在参与中能够获得提高,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体育游戏具有趣味性、竞争性和合作性,对小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体育教师应充分地运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游戏方法对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1.“木头人”热身创造
体育课准备活动一般包括慢跑、行进操,反复使用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厌倦,课堂气氛呆板沉闷。用“木头人”游戏引导课堂,教师圈定一定的范围,给予学生空间,教师发出指令,当指令发出,学生允许做出各式各样动作,这样在课堂开始阶段学生在范围内充分跑动,得到跑动热身的目的。学生各式各样的动作有相互观察、相互模仿的作用,学生看到其他人不同动作容易获得喜悦感,同样也达到了游戏中热身的目的。
2.“定向取物”改变长跑恐惧
在技术技能教学中正确运用游戏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动作技能,促进动力定型的形成。很多学生“谈跑色变”,对长跑产生恐惧心理。“定向取物”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设置多个置物点,学生通过取物来达成目标,再进行下一个阶段的取物。同样是整节课跑动却让学生的关注点只存在于取物,而非跑动,大大降低了学生恐惧心理。合理运用游戏改变既定教学传统,从完成任务视角设计长跑,让学生获得乐趣,不再畏惧,教学目标必然获得成功。
3.“跳进去拍人”无形中提高难度
在身体素质练习中采用游戏法,可以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跳进去拍人”采用单脚跳进去拍人、双脚并跳追拍人等。“跳进去拍人游戏”是必须得跳进去,碰得到才可以拍人,那么想拍人的条件就是跳,学生积极踊跃地不断尝试跳动,练习多了,学生就越来越会跳,既增添了游戏的难度,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带动教学。
小学生体育主要是进行一些基本身体运动动作练习,但由于动作的简单枯燥不易引起学生兴趣。小学生在很大程度上能被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教师创设的游戏教学环境所吸引,情感容易受到具体游戲影响。现代体育教学都强调“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的教育思想已经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的教学中深入人心。体育游戏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健身作用。实践证明,精心创编和合理运用体育游戏,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训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其熟练掌握基本技术,提高训练水平,这对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的任务要求,选择、创编一些有针对性、适用性强的游戏,进一步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体育课堂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