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高等教育的战略选择

2015-05-30赵莎莎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20期
关键词:战略选择高等教育京津冀

赵莎莎

摘要:京津冀一体化做为国家战略,如今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但现阶段区域间高等教育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仍显不足。在对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规模、资源和结构进行了全面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SWOT矩阵,提出了河北省高等教育战略的备选方案,从而为决策者制定河北省高等教育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战略选择;SWOT;京津冀

一、引言

在2015年河北、北京、天津陆续召开的两会上,“京津冀协同发展”均被写入三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早在2009年11月《京津冀教委(厅)就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达成六项合作意向》,推行了一系列合作举措,使得高等教育成为了京津冀区域各级各类教育合作中最早达成共识的领域,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合作最早从合作共识走向行动落实,但现在来看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仍显不足。河北省如何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抓住历史性机遇,做强我省高等教育,使之成为创新驱动的强力引擎,是河北省高等教育实现质量提升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问题。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涉及到经济社会的众多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对河北省高等教育在特殊发展时期的战略选择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京津冀高等教育发展比较分析

(一)高等教育规模的比较

反映高等教育规模的两个重要指标为在校大学生人数和每万人口中的在校大学生数,分别对应了一个地区高等教育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高等教育绝对规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的总体容量;高等教育相对规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人口总量条件下承载的高等教育规模,即利用人口指标来衡量高等教育规模相对于人口的水平。如表1所示,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京津冀普通高等教育的规模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普通高校数量、在校生人数以及每万人口在校生人数平均增长率为112%、379%和388%。从绝对数量上看,1999年河北省的高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位于北京之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河北省高等教育在绝对数量上已经位于区域第一。虽然每万人口在校生数自1999年到2012年间增长了6.6倍,但由于河北省人口众多,这项指标远远低于京津,说明河北省高等教育的相对规模较京津地区落后。从全国范围来看,河北省的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河北省高等教育规模仍然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二)高等教育资源的比较

从高校办学资源来看,北京市在京津冀区域占有绝对优势,远超津冀,是绝对的区域中心。北京高等教育在区域乃至全国的中心地位的形成,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因素。从历史角度来看,北京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一千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辽、金、元、明、清、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等六个朝代在此定都,以及数个政权建政于此,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和优秀人才。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的经济突飞猛进,高等教育发展以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天津市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战略要地,也是北方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中心。1949年天津被批准设立为直辖市,进一步巩固了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商贸中心的地位。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天津作为沿海港口城市的优势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是天津历史上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时期,全市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6.1%。经济建设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城市地位的显著提升。在政策的倾斜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带动下,天津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而反观河北,其省会经历了由保定迁到了天津,那时有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如今的河北大学是当初的天津师范大学。10年后省会又迁回保定,最后迁到石家庄。河北省的高等学校大部分都有搬迁的历史,期间经历了人才的流失,重新调整的适应期,可以说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经历了“伤筋动骨”的搬迁,后来又受到北京和天津有力的竞争,在人才和资金等资源的竞争方面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从代表学校水平的“985”“211”高校数量上看,河北仅有一所“211”高校(在天津境内)。从代表理工科和人文社科科研实力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数量上看,河北各有一个,天津分别为5个和7个,而北京的数据为94个和46个。短时期内,高等教育在京津冀三地之间的发展鸿沟难以逾越。

(三)高等教育结构的比较

根据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合理的层次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型,即专科是塔基,本科是塔身,研究生是塔顶。从表3可以看出,2007-2012年间,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的结构的发展变化。其中,北京一直呈现出本科教育最发达、研究生教育次之、专科教育最少的纺锤形结构,从发展趋势上看,研究生比例逐渐增加,本科和专科比例进一步缩小;天津的情况与北京类似,但研究生的比例仅为北京的25%左右;河北研究生比例最低,本科和专科比例相当,呈现出圆锥体型结构特征。北京市发达的研究生教育,得益于其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绝对优势,使得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重心明显偏高。河北省的研究生教育能力属于区域中的洼地。

三、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分析

战略的制定过程可以被定义为将内部资源、技能与外部因素产生的机遇、风险进行匹配的过程。SWOT矩阵是重要的分析工具。利用其对外部机遇、威胁与内部优势、劣势进行分析,并对内外部关键成功要素进行匹配,是有效制定可行备选战略的关键。通过对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河北省高等教育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进行内外部环境分析,以及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关键成功因素影响分析,构建了河北省高等教育的SWOT矩阵,见表4。

SWOT分析法有四种可供选择的战略模式,即SO战略、WO战略、ST战略和WT战略。WT战略是旨在减少内部劣势并规避外部威胁的防御策略;ST战略利用组织的优势来规避或降低外部威胁的影响;WO战略旨在利用外部机遇来弥补内部劣势。有时关键外部机遇固然存在,但企业的内部劣势阻碍其利用这些机遇,此时应该采用此种战略;最理想的局面就是SO战略,即利用组织的内部优势来把握外部机遇。

决策者具体选用表4中的哪种战略,需要对战略进行进一步筛选,筛选的过程中领导的能力和科学详尽的数据分析对战略的取舍同等重要。并且,战略一经确定就要坚定不移的实施,而不能将其作为一纸空文,或者作为应付上级检查的手段和装潢政绩的工程。虽然战略实施过程中要求组织内成员自上而下都对战略持坚定不移的态度,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结合环境变化因素对其进行修正。例如,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未来发展形势由“重构高等教育中心”转变为“教育的区域多样化”,则决策者就要适时调整战略来适应新的形势。

四、结束语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京津冀战略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驱动的发展规划,显然,河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处于重要的历史时期。通过对河北省高等教育的SWOT分析,会发现河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存在着诸如质量低的劣势,只有将已存在的优势最大化,并努力克服劣势,扬长避短,才能抓住有利机遇,消除种种威胁,最终保证河北省高等教育迎接新的挑战的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强省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姜隅琼,梁敏,李雁争等.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报审[N].上海证券报,2015-01-26.

[2]郭秀晶,桑锦龙,高兵等.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行动研究与战略构想[J].北京教育(高教),2010(12).

[3]王耀中.中部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变化——供给比较的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 2012(05).

[4]邱均平.中国大学及学科评价报告2008-2009[M].科学出版社,2008.

[5]陈忠.乘胜前进 努力发展北京高等教育事业——纪念北京高等教育改革、发展20年[J].北京高等教育,1998(06).

[6]北方网-时代财经.天津:从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到北方经济中心[EB/OL].[2015-3-20].http://economy.enorth.com.cn/system/2009/07/23/004136174.shtml.

[7]翟海魂.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与质量提高的思考——在教育部学习科学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J].教学研究,2014(01).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北省省委讲师团科研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省高等教育的战略选择》。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猜你喜欢

战略选择高等教育京津冀
基于创新理念的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思路探究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战略选择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战略选择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