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大学生恋爱观念现状及其引导对策研究
2015-05-30韩雪
作者简介:韩雪(1985-),女,汉族,山东青岛人,助教,法学硕士,菏泽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随着高校女大学生人数的与日俱增,女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她们的恋爱问题越来越受到高校教育者的关注。“90后”女大学生热情、奔放,在对待恋爱问题上目的多元,观念开放、行为自主,整体来讲是积极向上的,但同时不乏有些不是因为爱情而恋爱,而是因为寂寞、空虚、虚荣、攀比,有些甚至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当下,必须挖掘其不良现象的根源,从家庭、高校和社会三个维度全力引导“90后”女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念,这对于她们自身的健康成长和高校乃至社会的和谐发展意义深远。
关键词:“90后”女大学生;恋爱观念现状;对策
2011年人口普查显示:大陆人口中男性占比51.27%,女性占比48.73%,我国人口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而在高校中,这样的比例恰好反了过来。教育部2012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女大学生人数,已连续4年超过男生。当前女大学生绝大部分是“90后”,①她们的生理、心理日渐成熟,到了渴望恋爱的阶段,高校应该高度重视“90后”女大学生的恋爱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她们的健全人格的培养,也影响着高校未来的稳定发展。
一、“90后”女大学生恋爱观念现状
(一)恋爱目的多元化
“90后”女大学生虽多为独生子女,但是成长在不同的家庭环境当中,她们的恋爱目的也不尽相同,呈现多样化的现状。“90后”女大学生她们追求个性,享受自我,高校大学生恋爱的数量很多,但是成功率较低,持续的时间较短,这其中不乏是因为有些学生不是因为爱情而恋爱。有调查显示,“90后”女大学生恋爱有些是以婚姻为目的,有些只是想尝试恋爱的滋味,有些则是为填补空虚的生活,赶潮流,寻刺激,有些则怕不谈恋爱被同学瞧不起而去恋爱,有些同学对学习失去兴趣,则把重心转移到恋爱上,还有些同学出于经济目的而恋爱。总之,大部分“90后”女大学生的恋爱观念是积极的,但是也有小部分对爱情不负责任,这样的恋爱最后往往两败俱伤。
(二)恋爱观念开放化
“90后”女大学生个性开放,在恋爱观念上也出现日益开放化的趋势,有调查显示,在针对女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恋的态度上,有42.7%的“90后”女大学生是持宽容和理解的态度,这说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性解放观念冲击着传统家庭伦理道德,“90后”女大学生她们在性行为和性观念的态度也在发生着急剧的转变,她们身处在中西性观念激烈的博弈之中,处在激情四射的年龄段的她们即渴望爱的激情,但却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这使得“90后”女大学生的贞操观陷入迷茫、矛盾的两难境地。此外,许多女大学生性知识相对匮乏,获取渠道少,在恋爱过程中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根据中国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报告,中国每年有650万年青女性做人工流产,其中大部分是大学生。这一数字反映了性观念开放与性教育滞后之间的深刻矛盾。
(三)恋爱行为自主化
“90后”被冠之以年轻、活跃、勇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因此在处理问题上她们往往胆子大,敢于尝试,敢于自己做决定。在恋爱问题上也是如此,“90后”女大学生有强烈的男女平等意识,有自己的思想,主张恋爱自由,不希望父母过多干预,希望打破传统观念,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恋爱。这是女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意识提升的结果。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90后”的女大学生,她们正处在向成熟过度的阶段,心理、生理尚未发展完善,此时恋爱如若完全按照自己意愿去发展,忽略今后的家庭、事业等因素的影响的话,势必会受到挫折与伤害。
二、剖析“90后”女大学生恋爱观念成因
梳理“90后”女大学生的恋爱现状,整体来讲是积极向上的,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许多女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是因为爱情而恋爱,而是因为寂寞、空虚、虚荣、攀比,有些甚至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的思想也正在“90后”女大学生中蔓延开来,究其根源,我们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自身因素
1、个体发展的需求
国际著名的女性问题研究专家李小江教授认为,女大学生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是个体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需求。“90后”女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后期,伴随着个体生理、心理的日趋成熟,性意识也逐渐增强,爱情意识萌生,她们渴望与异性接触,渴望交朋友。此外,步入大学之后,摆脱了十年寒窗苦读的压抑,远离了父母的束缚,“90后”女大学生多为独生女,在青春期感情长期压抑之后,她们非常渴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宽松的大学环境给个体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于是很多女大学生在大学独立生活的时代开始彰显自我的个性,渴望自我满足,在对待异性的态度上也渴望与之交往。
2、从众心理的影响
“90后”女大学生虽然成长的环境不同,但是作为同龄人,一起在校园生活、学习,彼此之间有着相似性,加上这个阶段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稳定,相互之间容易彼此影响,相互效仿,从众心理比较明显。有调查显示,有20%以上的女大学生谈恋爱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同学或者室友在谈恋爱”,在这种从众心理的趋势之下,有些本不打算谈恋爱的同学也纷纷效仿自己的同学,加入了恋爱大军。
(二)外界因素
1、家庭文化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步入大学之前,这些“90后”女大学生们成长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之下,其中不乏一些成长在单亲、家庭暴力等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当中的学生,这样的家庭背景对于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恋爱观往往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此外,家庭教育在恋爱和性教育方面的缺失使得孩子在这方面的知识相对匮乏,在步入大学之后自己独立生活后得不到很好的引导。
2、学校文化的影响
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文化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操等影响深远,在学校文化中,爱情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当前的学校爱情文化应该是积极向上的、科学的、健康的。而老师则在爱情、恋爱教育上起到主导作用,这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因素。然而在实践当中,高校在学生恋爱以及性教育方面的教育相对滞后,因此,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获取的主要渠道严重弱化。此外,“90后”女大学生在校期间与同专业、同龄的大学生朝夕相处,从心理学角度,这样的环境容易产生从众心理,身边的同学的恋爱观容易影响到本人的恋爱观。
3、社会文化的影响
社会学认为,人是社会中的人,具有社会属性,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受到她所处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对于“90后”女大学的恋爱观念,也应从社会层面去寻找根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的性自由与性解放观念快速涌入,冲击着“90后”女大学生传统的道德观和恋爱观,她们处在开放与传统的观念中矛盾的挣扎。同时社会上一些不好的思想和风气已经悄然飘进校园,不良报刊、杂志、网络等对其正确的恋爱观形成了严峻的挑战。
此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在此压力影响下时间和效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反映在恋爱问题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已不再是恋人之间衡量真爱的标准,闪婚闪离现象日趋严重,这样的观念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象牙塔中的女大学生。
三、合理引导“90后”女大学生恋爱观念
(一)家庭是合理引导的重要阵地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把家庭作为合理引导“90后”女大学生恋爱观的重要阵地。首先,父母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大学生恋爱是生理发展成熟的一种自然现象,在对待恋爱问题上,既不能完全反对,也不应该不闻不问,而是要多于其沟通,合理引导。其次,在引导时要注重方式,“90后”女大学生步入大学时大多都已成年,父母在与其沟通其恋爱问题时不能一味的严厉呵斥,平时多与其交流感情问题,同时与其老师多多沟通,了解其在校情况,此外,家长应该多多掌握
孩子青春期性知识,并把它贯穿到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这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二)高校高度重视并形成可行的教育方案
我国的各大高校大学生的恋爱现象也普遍存在的,对于“90后”女大学生而言,她们更加需要学校对其恋爱问题给以高度的重视,对此,如何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案?如何正确引导“90后”女大学生的恋爱观?成为国内高校亟待研究并解决的问题,本作者提议建立“团队式”教育模式,各大高校以系为单位,针对本系“90后”女大学生学生的特点成立小团队,每个团队有一名老师为队长,队员轮流担任组长,相互间定期交流,内容如:各自的恋爱观、在恋爱中遇到的问题(如性知识等),老师在团队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及时与队员沟通并解决其遇到的问题,组长则在定期会议时牵头,“团队式”教育模式弥补填鸭式教育的不足,同时秉承平等、尊重隐私等原则,因此对于谈话内容成员之间必须承诺保守秘密。
(三)社会营造积极向上的大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以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前提,因此社会必须承担起给“90后”女大学生提供健康成长空间的重任,首先,社会媒体充分发挥其正能量。当前网络、电视、手机、电影、广告等媒介,其宣传的内容对于价值观、人生观处于动荡时期的“90后”女大学生影响深刻,因此社会媒体应利用此平台积极宣传爱情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普及性知识。弘扬社会道德主旋律,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把关,杜绝色情、暴力等负面文化侵蚀“90后”女大学生的思想,严厉打击助长“90后”女大学生不文明恋爱的相关行径,为“90后”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作者单位:菏泽学院药物科学与技术系)
注解:
①“90后”是“80后”的派生词,泛指1990年以后至2000年之间出生的人。“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伴随时代的发展和变化,“90后”年轻、活跃、勇于接受新鲜事物,被大众定义为“玩得酷靠得住”的一代。
参考文献:
[1]谌冬梅.大学生的恋爱观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3.
[2]孙屏,王俊燕.“90后”女大学生恋爱观探究.[J].高教论坛,2010,6.
[3]贾小晨.浅析女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学术探讨,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