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困境及对策探究

2015-05-30智文灵

俪人·教师版 2015年20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困境新课改

智文灵

【摘要】继各方面教材新课改以后,高中地理也进行了改革。新课改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变被动为主动。不过,这一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新课改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已经暴露在教学中,亟待解决。本篇文章指出当代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可以对教师和同学有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地理 困境 对策

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这部标准的颁布确定了新课程改革下地理课程的新要求以及新特点。新课改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在时刻不停地进行着,但是随之而来的各种课改问题渐渐凸现。为了实现课改的价值,国家、学校以及个人需要就具体问题做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教学困境

(一)新课改后的内容过多

虽然我国一直倡导要进行课改“为学生减压”,可是真正课改下的压力比之前并没有太多的减少,因为课改后的课本内容删减了太多,剩下的大多是图片和简单的基础知识。而且删减以后留下的知识没有系统,所以在学习时教师就需要给学生们添加更多的辅助知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减压,而是适得其反的给学生增加了压力。

(二)教师跟不上课改的节奏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以“填鸭式”教育为主,课改后的教育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这两种差别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当中就是,教师担心学生不能自己很好的系统的掌握知识,不敢完全的放开学生独立学习;而学生由于之前的很长时间的纯接受式教育也不能很好的自我控制自主学习。这种情况就会导致一种老师不能全心的教好,学生也不能全心的学好的尴尬处境。

(三)地理学科不受重视

传统的应试教育并没有对地理、政治、历史等这些科目给出足够的重视,同样的考试语文、数学、英语占了总成绩的二分之一,而地理、政治、历史这三科的成绩加起来才占了成绩的二分之一,这种不公平的地位使得地理学科在学习中并不能得到重视。而且由于国家实行的文理分科制度,又失去了一批的地理学习的学生。况且,在学校里也会出现一种教师平常的地理授课也只是照本宣科的通读课本,并不会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教学和解读。

(四)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缺乏兴趣

首先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学生们都没那么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仅限于考试的成绩好坏,并不是因为自己对于地理这门学科充满着兴趣才学习的。

其次是因为地理学科的体系复杂,知识繁多,学生们不容易学会,就会陷入一种自卑的境地,越自卑越不想学习,越不想学习越没有兴趣,所以最后会产生一种对地理学科的厌学情绪。

二、应对策略

(一)调整课改内容

对学生们来说,这些课改后的知识比之前的更为繁杂,过多的压力会减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会不自觉地降低了学习动力,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国家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国家应该把课改后的知识体系系统化、简单化,课改后的成品就会留给教师和学生一个简单的知识框架,由教师同学来进行填补,这样的话就不会出现教师和学生面对杂乱无章的知识体系无所适从的状况。

(二)教师进行新技能培训

新课改提出的新要求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创新能力,可是传统的教育模式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没有进步的思想支撑,新课改的改革很难前行,所以国家或者是学校应该组织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定期培训教师的技能和新知识,教师的思想进步了,就会更容易的接受新课改的内容和形式。国家和学校应该让教师走在时代的前端,落后的思想很容易被淘汰,作为人类灵魂的导师——教师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

(三)提高对地理学科的重视度

因为重视,所以才会重要。为了提高地理学科的地位,国家以及学校需要重视地理这门学科。最直截了当的方法就是增加地理学科的课时,在原来的专业课程与这些课程不平衡的基础上进行课时的增加,合理的分配一下各科的时间,为地理课增加时间,转而言之地理课时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地理课程的重视度。之前由于各种课程的比例失调,导致了地理学科不受重视,增加了课时就会体现出其重要性,教师和同学才会重视地理学科。

(四)培养学生对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

传统的应试教育埋下了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弊端,学生们对于复杂混乱的知识体系也不感兴趣,学不会,就没有兴趣,久而久之就对这门学科失去了信心。新课改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过去那种为了学习而学习的弊病,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习地理知识成为一种乐趣,那么学生们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就不会那么抵触,成绩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但是之前所遗留下的对地理学科缺少兴趣的问题,需要具体的解决,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被动课堂为学生主动学习,采用多媒体等先进手段进行授课,提高学生们的兴趣。

结语:新课改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进行的改革,如果单纯的因为改革导致学生和教师对课程失去了兴趣就得不偿失,所以面对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国家、学校以及学生个人都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因此改革后的新课堂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师的新方法、新思想,还需要教师营造一个活泼的课堂氛围,必不可少的是学生们也要自主的进行新课程的学习,发挥自我能动性进行创新、创造,为地理学习寻找个人兴趣,不要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因为喜欢而学习,这样学习效率就会大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小龙.高中地理新课改的困境及应对策略--以兰州市四区为例[J].读与写(上,下旬),2014,(24):315-315.

[2]张光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现的困境和对策——以高中地理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4,(16):116-117.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困境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