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用生活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5-05-30罗俐娟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20期
关键词:数学概念学习兴趣

罗俐娟

【摘要】 数学教学和有趣的生活实例结合,从学生直观理解出发,选取生活中的例子作为数学课堂教学情景素材,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获得知识,把所探究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与理解.

【关键词】 学习兴趣;生活事例;数学概念;生活化教学理念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这是《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当前数学教学所提出的新要求.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只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却很少关注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的联系,致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从而造成了数学问题与生活问题的严重脱节.

针对这种现象,在数学教学中我常常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导入新知,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在教学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

1. 让具体实例为函数教学服务,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函数概念比较抽象,难懂. 实际上学生只是单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上理解,如果我们恰当地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就会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就不会难以理解. 如通过三个实际生活的事例:用解析式法给出炮弹发射时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式,用图像法给出臭氧层空洞面积,用表格法给出人民生活质量问题. 通过每给一个时间都分别对应着唯一的一个高度,面积,生活质量. 这样在学生脑海里不在是抽象的两个字母x与y的关系,而是具体形象的事例来引出函数的概念,同时也体现了函数的三种表示形式. 很好的用实际问题的变化规律呈现出数学知识.

2. 让“聪明的啄木鸟”为算法教学服务,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数学趣事,关键在于你是否做生活的有心人,教育的有心人. 有一次我为了辅导女儿,在网上搜集一些有趣的故事,忽然发现了一则:聪明的啄木鸟的故事,读完后,我忽然觉得这个故事特别适合我要讲的“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于是下载打印出来. 当我在讲“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之前,我用幻灯片投出这个有趣的故事:啄木鸟找树枝上的虫子吃,它首先在树枝的中间啄个洞,没有虫子,根据虫子的气味左边的一半比右边的一半浓,于是啄木鸟又在左边的一半树枝的中央啄了一个洞,还是没有发现虫子,但是这次树枝右边小虫的气味比左边的要浓些,于是啄木鸟开始向右边搜寻,就这样它经过若干次“搜寻”终于吃到了虫子,美餐了一顿.你认为啄木鸟聪明吗?这个故事的背后蕴涵着什么数学道理?根据这个故事情节使二分法的解题过程体现的非常直观:树枝是区间长度,打洞就是取区间的中点,将区间中点函数值符号与区间端点的函数值符号进行比较,取舍哪一段,若干次取下去,就是数学的一种逼近思想,最后根据精确度,方程的近似解就可得出.

3. 让出土文物为指数函数教学服务,激发学习兴趣

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利用所学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是现代数学教育的一个基本思想.生活中的问题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平时多设计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开放性题目,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从多角度出发,根据问题情况选择适当解题方法,模拟出和数学有关的函数关系,近而达到学有所用,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讲完后,学生开始学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这是两个重要函数. 因为这两个函数在计算上比较麻烦,图像及性质,都需要学生具备兴趣和耐心,所以在教学中我是以:马王堆汉墓地发掘,对我国的历史和科学研究起到的巨大价值引出的. 出土文物异常珍贵马王堆三座汉墓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绝大多数保存完好. 那考古学家们是如何鉴定古文物的年代?有两种方法,其中一种方法是和咱们将要学的这两个函数有关. 如人们获得生物体内碳14含量P与死亡时间t之间的关系式P = (t ≥ 0),符合指数函数图像和性质,也就是说死亡生物体内含碳量随时间的衰减呈指数函数递减. 反之当得知生物体内的含碳量为p = 0.767时,利用指对的互化关系得出t = ≈2193. 这样死亡生物体的年限就推算出来了. 学生在学完这两个函数之后,通过这件事情的了解发现数学的巨大魅力,它给人类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感到数学的广泛应用.

在数学教学中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学生能力的过程中,自然的注入生活内容,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 引导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的设计,不但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且也给学生留有生活的气息,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从而使学生不在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高不可及,不在觉得数学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虚无缥渺.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数学——生活”的生活化教学理念符合“实践——理论——实践”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走进生活,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和价值,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和教育质量.

猜你喜欢

数学概念学习兴趣
三教三探 寻根究底
在“破”与“立”中,加深概念理解
数学概念的分类、特征及其教学探讨
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探讨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体会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