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托起“双创”新热潮打造经济新常态新引擎
2015-05-30潘杨燕
潘杨燕
摘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当前,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要实现较长时期的中高速增长,就必须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热潮,改造传统引擎,打造新引擎,助力中国经济爬坡过坎、升级发展。
关键词:“创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引擎
“创客”一词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今年全国两会,“创客”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指出着眼于“双目标”,坚持“双结合”,打造“双引擎”,迅速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改革新热潮,令创新创业者对前途充满憧憬。
一、“创客”托起“双创”新热潮,有力激发了人民群众蕴藏无穷无尽的创造力
新的引擎动力来自“双创”。正如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的那样,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资源,人民勤劳而智慧,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必将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一定能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让中国经济始终充满勃勃生机。随着我国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双创”的浪潮在神州大地上激流涌动,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已经开启,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年轻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一大批热衷于创意、创新、创业的年轻人,正紧跟数字技术改造传统制造的潮流,用自己的数字技术生产出一大批令人目不暇接、接地气、有市场的新型产品,有力激发人民群众蕴藏无穷无尽的创造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两会记者会上言简意赅地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是一个改革。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改革,才有发展。从中国早期的“下海潮”到“创客潮”,中国经济正逐步向“创新经济”转型。回顾过去,1978年,为发展农业生产,中共中央作出实行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决定,千千万万的城市居民从此当上了“个体户”。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少数人抓住机遇成功转型为企业家,如王石、刘氏兄弟、柳传志等。经济特区、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成为第一波“下海潮”的主要“栖息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掀起了第二波“下海潮”,使许多大学生创业成为那个时代的鲜明烙印,诞生了一大批诸如联想、万科、万通这样的业界巨头。1993年,我国实行计划经济,闲置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为中国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05年2月,国务院发布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中央政府文件,带来新一波的“创业潮”,由此也推动了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由此可见,“创客”的出现离不开改革开放,改革是催生“创客”的强大动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从1985年3月13日正式出台《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到1988年以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为基干的北京新技术开发试验区的出现,再到互联网催生“创客时代”的来临,播下星星之火,意在可以燎原,使科技创新火种撒遍祖国大地、大江南北。如今,行走在中关村,人们会发现,创新曾经是那条闻名遐迩的“电子产品一条街”。然而,今天的中关村人会给你更多答案:创新是小米手机、“万能芯片”和新型肿瘤标志物热休克蛋白90α……是一群敢于突破的“创客”,如陈春先、柳传志、张朝阳、李彦宏、王志东、徐小平、张一鸣、许单单等“创客”的精品“佳作”。时至今日,创业成为中关村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创客”的活力将会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不熄引擎。“90后”创业者、领军企业骨干创业者、连续创业者、海外创业者成为中关村4支创业大军。当前,中关村创业的主体逐渐由小众转为大众,创新创业由精英走向大众,有越来越多的“草根”群体,创业尤其是互联网创新创业正有望迎来黄金期,目前“创客潮”正由北京、深圳、上海迅速向全国扩散,将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一轮创业浪潮有四大主体:一是金融危机催发海归潮推动创业;二是精英离职引发创业浪潮,现在不仅可能有公务员“下海”,也有少量的科技人员“下海”;三是返乡农民工掀起新的草根创业浪潮;四是大学生创业潮。
二、坚持市场导向,深耕制度红利,全面挖掘人民群众取之不竭的“金矿”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蕴藏着无穷创意和无限财富,是取之不竭的‘金矿。”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要顺利完成这个目标,只有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政策集成为保障,才能激发“创客”活力,挖掘人民群众取之不竭的“金矿”。
创新离不开企业主体,必须激活市场。创新实践表明,发力做好服务型政府用权的“减法”,为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人才、融资等生态环境,才能换取创新创业的“乘法”。这就要求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携手同行”,越来越多的资源要素为“创客”提供良好的生态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为此,政府要精准发力:第一是“铺路”,营造激励企业创新的市场竞争环境;第二是“赋权”,让企业真正牵头搞技术创新,成为主体;第三是“造血”,以社会力量为主构建市场化的众创空间。全面深化改革点燃了创新创业的火种,政府只有继续简政放权,才能激发“创客”星火燎原。政府要重点建立和完善“三个清单”制度,即建立和完善“权力清单”制度,规范政府行政权力,确保法无授权不可为;建立和完善“负面清单”制度,明确企业经营界限,实现法无禁止即可为;建立和完善“责任清单”制度,理清政府基本职能,力促法定职责必须为。
“创客”离不开政府扶持,必须深耕制度红利。“创客”的智慧是无穷的,但是他们在发展初期还比较脆弱,往往步履蹒跚,面临资金、政策等问题。这就要求政府给予政策扶持,成为“创客”的“搭台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市场要活、创新要实、政策要宽,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制度环境。面对创新创业大潮,政府部门应顺势而为,为方兴未艾的“草根创新”添薪加火,让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使大众创新创业成为稳增长的新动力、结构调整的新途径、创新驱动的新活力,打造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新引擎。创新创业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也是一段孤独求索的经历,更需要公众理解、群体支持、资源支撑。政府应认真研究和借鉴国外经验,加快制定有关扶持政策,特别是以政策性引导政策为主,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体制环境、运作机制,建立有利于创业投资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提供政策性创业资本,引导扶持商业性创业投资发展。应结合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探索推动有利于创业投资退出快速便捷的通道。应注重发挥外资的作用,打通境外创业投资参股人民币创业投资企业的结汇通道,吸引境外专业机构组建人民币创业投资基金。应不断丰富创业投资企业募集资金渠道,鼓励和支持运作规范的创业投资企业,通过上市募集、发行企业债券、发行资金信托和募集保险资金等方式,拓展融资渠道,形成市场化、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中关村不是“硅谷”,但却跑到了世界科技前沿,成为与“硅谷”比肩的科技创新“新一极”。这其中,顺应了网络时代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广纳贤士、延揽人才的政策“梧桐”效果突出。据相关材料介绍,1999年,国务院批准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建立不久,北京市第一家银行中关村科技园区支行随之诞生,成为中关村第一个成规模的“信贷工厂”。2003年,全国首个信用自律组织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成立,信用等级首次引入中小企业融资,大量企业的贷款难题得以解决。2006年,“新三板”率先在中关村试点,达不到主板上市指标的高科技中小企业有了资本市场“输血”的渠道。2007年,全国第一只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在中关村发行……2012年,徐小平、雷军、沈南鹏、邓锋等企业家以投资人的身份频繁亮相,“天使投资”的概念开始广为人知。天使投资人有了明星效应,创业投资开始向初创型、草根型企业“前移”,3W、车库等创新孵化器不断涌现……折射了酝酿中的风起云涌——投资界正在把眼光从传统行业转向中关村,转向草根创业。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这些集成政策让所有创业者都能“用其智、得其利、创其富” 再次吹响了“双创”的号角。深耕制度红利,推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高校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加强大学生创业培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所、公共服务和资金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就能实现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像“中国合伙人”一样组团创业。综合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无偿资助、业务奖励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优质服务。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运用阶段参股、风险补助和投资保障等方式,引导创业投资机构投资于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租金低廉的创业空间,给创业插上翅膀,让企业轻装前进。
三、搭建“创客”平台,拓宽“众创”空间,营造人民群众施展才华的“互联网+”的浓厚氛围
今年全国两会提出的“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正在逐步成为中国宏观经济全面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值得注意的是, “互联网+”固然立足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但“互联网+”将与经济部门的各个行业融合,带动以互联网应用为核心的创新创业应运而生并迅速崛起。然而,有的专家指出,尽管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正在快速发生,但未来的路依然漫长。“最近的数字显示,中国已经有85%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但互联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当中只占7%,互联网经济的增长仍有很大潜力。” 那么,如何适应“互联网+”的新业态?答案是搭建平台,拓宽“众创”空间,让“创客”利用互联网开放共享、平等互利特性去“淘金”。
搭建“创客”平台,让创造力唱主角。“创客”社会的根基是人的创造力,而创造力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技术、融资、市场、信息、社会关系等多维度平台的支撑。这就要求政府要为“创客”搭台唱戏,让“创客”唱主角。互联网具有开放共享特征,政府部门应甘当幕后英雄,帮助完善和协同各种平台,保障从创意到市场/社会的整个创造力链条完整通畅,使用户作为产业生态中的重要角色,直接参与到产品构思、设计、制造、改进等环节,与创业者充分交流产品创意、体验及个性需求。根植于民间的创客们,大多开始的时候是“孤单启程”,但随着创客空间的出现,科技园区、孵化器等实体平台,以及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虚拟平台,构成了“创客”社会的一个个舞台,舞台的主角是承担了经济、社会和科技创新职能的创客群体。目前,从创客发起地来看,北京、上海、深圳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拥有强大的创新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这都是创客们生根发芽壮大的重要土壤。2014年6月,3W咖啡、并购咖啡等十多家创业服务机构搬进了中关村创业大街,街区两侧的科技金融业之繁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2014年9月24日,中关村协同创新服务平台正式启动,平台网站创驿网上线,首批13家创新驿站获得授牌,20位专家受聘创新导师,为科技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研发服务。2015年3月2日,中关村科技金融街正式开街。人民银行中关村支行、蚂蚁云金融、融360、拉卡拉、有利网等一批科技金融行业领先机构入驻。中关村金融大厦、中关村互联网金融中心大厦等聚集载体成为新地标。
构建“众创”空间,丰富“创客”活动。众创空间是适应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特点的新型创业服务机构,是创客与众筹、众包,创意、创业、创造与投资的结合空间。众创空间具有一定的社会协作能力,能够将一群年龄相近、目标相同、志同道合的“创客”者凝聚在一起,营造起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鼓励的“社区式”创新创业氛围。建设众创空间是促进“双创”的重要途径,是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的重要选择。改革开放以来,联想、阿里巴巴、华为、中兴、海尔等中国企业制造的品牌,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成为国际市场上响当当的“中国名片”。21世纪初,又有一批年轻人包括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等投入到互联网创业大潮中去,腾讯、百度不仅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的领头羊,也成为中国企业闯荡世界的“网络名片”。然而,统计显示,中国品牌的海外占比却不到5%。随着互联网、大数据、3D打印等新技术的出现,线上虚拟社区与线下实体社区融合发展,让“创客”可以方便地将创意和想法形象化,并快速转化为现实产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客空间”,成为中国品牌新的创业孵化器。要总结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充分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小企业创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有利条件,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空间一旦形成,就得招贤纳士。政府要降低创新创业门槛,对新型孵化机构、创业服务给予适当财政补贴,鼓励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适当免费服务,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广大“创客”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中国的互联网创业氛围,已经不逊于硅谷。“创客”有望成为互联网创业的下一个金矿,但能否成真还需要来自厚植创新文化。要大力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使各类创新人才各展其能、各显其才,真正实现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创新活力。要继续办好中国创新创业赛事活动,建立健全创业辅导制度,举办创业沙龙、创业大讲堂、创业训练营等创业培训活动,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要加大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让“双创”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让越来越多的创新思维正在“双创”萌芽,越来越多的“瞪羚”正从“双创”起步,越来越多“拿得出、叫得响”的品牌正与“双创”紧紧相连,缔造更多像联想、百度、小米等优秀企业的“中关村”。目前,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中关村处处充满创新的活力,成为“创客”们筑梦、追梦、圆梦的家园,到2020年将成为全球原创思想的发源地和高科技创业者实现梦想的首选地。
参考文献:
[1]于振华.北京智慧城市研究院成立 将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EB/OL].千龙网,2014-11-27.
[2] 张志兴.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协会今成立 186家企业入会[EB/OL].千龙网,2014-07-08.
[3]扆妍妍.北京国际电影节交易额破百亿 比上一届增长20%[EB/OL].千龙网,2014-04-20.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