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前浮躁性在播音专业学生中的体现
2015-05-30郭苏杭
作者简介:郭苏杭(1992.01-),女,汉,河北邯郸,硕士,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播音主持。
浮躁,一直是社会上大家比较关注的心态。学生由于年级较小,社会经验较少,判别能力较弱,就更易产生浮躁的心态。但由于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即将成为“党的喉舌”。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需要杜绝浮躁心态。
一、浮躁心态的体现
1、有声语言的随意性
在播音的日常教学中,有声语言的表达占据绝大部分。学生在进行作业或即时练习时,错误表达时有发生,分为以下几类:
(1)方言表达类。部分学生在进行艺术考试之前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在大一的学习过程中,并未将自身的表达习惯克服,或继续生活在方言浓重的地区,使得自己在语言表达的过程当中不自禁的产生了方言音。例如:“干什么”表达为“干啥?”等。
(2)读音不准类。“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而部分学生则会出现平翘舌不分,鼻边音不分,前后鼻音不分等。更有甚者,“不省人事”的“省”字,读成sheng音。
(3)滥用网络词语类。在进行有声语言的二度创作过程中,“哇塞”“好囧”“OK”等词毫无节制不分场合的乱用,造成语序混乱,语言表达不清,带有卖弄的嫌疑,容易引起观众反感。
2、创作态度的应付性
播音是二度创作,老一辈的播音工作者用多年的实践经验帮我们总结和概括了播音语言的特点:“规范性:语言规范,清晰顺畅;庄重性:真实可信,落落大方;鼓动性:情真意切,爱憎分明;时代感:胸襟开阔,新鲜跳脱;分寸感:准确恰当,不温不火;亲切感:恳切谦和,息息相通。”但在学生的日常练习中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宁愿选择一个保险强调,四平八稳的读下来,就算完成任务。将“三性”“三感”完全抛之脑后。在播音的创作层面,仅仅不出错是完全不能体现作品情感的。张颂教授曾经指出:“有声语言在电视传播中的作用不可低估。通俗的讲,有声语言起三个层面的作用:对不对——信息能否共享?准不准——认知能否共识?美不美——愉悦能否共鸣?这都需要较强的语言功力。”虽说学生仍处在校园,但播音专业学生长此以往,势必在工作中依旧延续浮躁的“不出错”的作风,这是束缚自己和毁灭行业的行为。
二、浮躁心态的避免
1、心理上引起重视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全国播音员主持人行业的后备军团,是播音员主持人的新鲜血液的补给者。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应从进校的那天开始,就把“党的喉舌”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放在肩上,时刻在心理上引起重视,督促自己用实际行动努力提升完善自己。
2、重视理论业务实践学习
恩格斯曾经说过:“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不会带来益处。”在播音主持专业的日常培养中,从有声语言到副语言表达,都开设了相关课程。一些高校还开设了本专业之外的知识拓展课程。在课程之外,从国家级到市县级大大小小的主持人大赛也是学生们的“试金石”,大家在课堂上应重视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课堂外应努力在实践方面锻炼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从两方面培养自身积极思考,认真思辨,行为自律,现场驾驭的能力。
3、加强职业意式
播音主持工作是广播电视传播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桥梁纽带、传播前沿、关键一环”的作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在经过大学四年的培养后,即将进入媒体工作。这要求我们在进入之前就将事业心和责任感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思想上意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哲学家朱熹说过:“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尤其在播音员主持人明星化的今天,我们更要从学生时代就树立端正的心态来面对我们将来的事业。
新的领域,新的视野,新的机遇都在面前展开,正视自身,戒除浮躁,踏实学习,完善自身,才是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发展之路。(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