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风车里可顺心?

2015-05-30viwill

大学生 2015年22期
关键词:顺风上车车主

viwill

手机时代,年轻人越来越习惯利用手机APP处理生活中的大小事:

除了满足娱乐学习所需,在衣食住行上,出门前确定怎么穿衣搭配、在公车站附近确定公交车快来了、购物前查价确定买没买贵,

如果宅在家里没饭吃,用外卖类的APP订餐,靠谱的快递小哥甚至承诺迟到五分钟就打五折。

不过这一年多来,影响年轻人最大的,恐怕还是搭车类的APP——用软件选择一位车主,搭乘他的车一同前往某一个目的地。

与其他手机软件使用起来不同的是,除了便利地解决了出行所需,在使用过程中,

与车主同在一个封闭的车厢里共同历经一段路途,往往还能多收获一份宝贵的人生体验。

在北京,搭乘顺风车的乘客一半以上是90后,既拼车又做车主的90后也至少占到三成。作为一个从2014年10月开始用APP叫车出行,目前拼车次数多达327次的80后乘客,我在顺风车上遇到的人越来越多,也开始感受到越来越多不同的人生境遇。

比起以开出租车为职业的司机来说,顺路捎人的车主似乎没那么大压力,记得以前曾遇到过一位开专车的大姐,为了多挣点钱中午连饭也顾不上吃,低血糖一犯赶紧停靠在路边吃一口我给她的饼干,吃完已是满头冷汗;赶上堵车严重,有的出租车司机气愤难耐,把手刹拉得砰砰响,大有失去生活信心要把某物碎尸万段的架势。而顺风车的车主,大多比较放松,不是回家就是去上班,捎什么样的人就像刷微博和朋友圈,刷出来顺路的就顺便带上,图的是补贴个油钱外加枯燥的路上有个伴儿。坐了很多车,遇到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事,事情的主角大多都是90后。

随性中自有章法

有次下班,接我单子的车主是单位对面一家大国企上班的小伙子,刚毕业两年,开着超级古典的黑色大桑塔纳,一看就是很多年前流行的豪华版。不过也因为这车,小伙子说被“跑单”很多次,乘客一看介绍觉得车不好不愿意坐:“但这车其实动力很足,开着特顺手,是上高中时我妈送我的礼物,一直舍不得换。”上下班的路总绕不开二环,这个1米85喜欢滑雪的大男孩,接顺风就是想在路上能有个人说说话:“遇到堵车一个人太烦了”。当时正值炒股热,小伙子也买股票。我问他要是真赚到钱了准备怎么花,他说一共只买了3000块的,是自己工作几个月好不容易攒下的工资,父母给的钱一分没动,炒股能给自己的滑雪装备换套“更厉害的”就行。

往往是这类的90后车主接人时少有迟到,他们不会像有的70后总跟你说五分钟就到却要等上5个五分钟,也不会向60后那样提前20分钟就在约定地点等着你给人很大压力。如果赶上乘客的目的地可以少走50米,这样就不用调个头才能回家,他们也坚持把这50米走完“一定要送到地儿”,不会像有的车主一聊high了,不等商量就让你自己过马路。也许是尚未在职场浸淫许久,初心方始,所以他们在搭载同路人的时候,既不忘了这是个订单,也不忘了交个朋友,下车前加个微信也是常有的。

彼此尊重才能顺得顺心

当然,年轻人不拘小节、大大咧咧也有不太靠谱的时候。我曾在北京限单双号期间遇到一位车主,资料上显示开的是一辆还不错的商务车,电话约定时跟我说还有两位同事是否方便同行,我表示不介意。等下楼看见车主后排的两位同事胳膊正扒着车窗外抽着烟,看到我走来,其中一个男生夹着烟的手往前一指,头一偏,示意我坐前面。好在车主看着和善,坐上了副驾,我一说他便让同事把烟掐了。

岂料低估了他们的随性,车子起步了一会儿,车主问我一般都怎么走,我说按照习惯的路线就行,结果他说了一句:“今天我限号,要躲着警察走……”我一时不知所措,车主见我没什么太大反应,随即把音乐打开,重金属的摇滚声开始爆炸般地砸进车里……此后我便被车主搁置进隐身模式,几个同事大声地讨论毕业这两年办展览的各种细节,明天的安排如何如何。接近北二环时,看到前面有警察,本来要向右转的车立马换了方向,仨人大笑:“一会儿咱哥几个要上法治进行时了啊。”时不时来几句京骂,聒噪之声让我不禁佩服他们的精神头。尽量忍忍吧,我当时想。四十分钟后路线几经辗转越绕越远,然而我的目的地,是本该早就能到的反方向啊……一路筹划措辞的我只好鼓足勇气开口,车主听后却不以为然,说二十分钟后给你送到行了吧,车里一时只剩下摇滚声,但很快又重新聒噪起来。也果然在他承诺的时间里到了,隔着一条大马路是我要去的大厦,车主一言不发,只能见车锁被打开的声音,我仍然说了声“谢谢”便下车了。十分钟后收到短信“麻烦尽快确认”,确认后收到他的差评。这是我唯一一次申诉加投诉的乘车经历,我不知道他们是真的不懂得“尊重”二字,还是只是因为磨练尚少。

搭车坐得多了,也常听车主们讲一些年轻乘客的事,可能因为欠缺社会经验,所以总有很多能让车主印象深刻的。有次一个在某知名外企上班的邻居跟我讲起,她接的最胆战心惊的一单是去一所高校接一位去莲花桥的学生。约定时间5点,正是北京下班高峰,车子在三环路上不出意外地慢慢挪动。眼看着到了6点,小姑娘开始坐不住了,说她要赶火车,要去的是莲花桥的北京西站。一听车是6点半的,车主也不踏实了:“这个点路况不会太好,怕是来不及了,要不赶紧改签吧。”女孩倒也没闹,只解释去西南方向的这趟火车一天只有这一次。出于强烈的责任感,这位女车主想尽办法绕到四环,最终及时赶到西站。最终结局圆满,女孩上车后还发来感谢的短信。描述到这儿,女车主笑着说:“以后看到去莲花桥的就害怕,再没敢接过。”“她只背了一个书包,真没以为是赶火车的。最可气的是,当时那女孩是男朋友送出来的,两个人在车旁还拥抱了好半天。”女车主说。“其实她行李也不多,如果非要那么晚出来,坐地铁更合适。”

真性情也讲效率

在大部分车主跟我讲述的例子里,校园附近搭载的单子乘客经常不只一个人。90后很会充分利用资源,比如一个人去西直门,一个人去复兴门,两个人会一同搭车,然后再捎上要去学校门口过天桥的同学,一单的价钱只按照最远的目的地算。车主碰到这样的大学生们也只有苦笑的份儿了,不过只要路顺大部分车主还是会选择捎的。

有次一上车,车主就跟我连连感叹好人多,并讲了他刚刚在学院路一下拉了三单的事:三个大学生一起叫车回学校,路上聊得挺愉快,听说APP有奖励活动,而且有两次免单10公里的机会,几个学生便又坚持给车主下了两单,分别去了学校不同的大门。对于车主来说,这一天接满不同数量的顺风车订单便会有不同额度的奖励。听到这儿,我注意到车窗前的摆件,几个摇摇晃晃的小娃娃底座上挂着张小照片,照片上也有好几个小娃娃,一问才得知他老婆刚生了三胞胎,辞了工作专心在家带娃,奶爸高兴的同时压力山大,趁午休接点单位附近的单子补贴家用。末了他说今天能这么顺利完成任务,一会回单位还能补个觉,下班后还要回家帮忙带孩子。我想,这些细节那几个学生也一定注意到了吧。

目前唯一知道一单车主选择主动免单的,是一位80后男车主跟我讲的。当时是天津爆炸事件发生后第二天,一位大四的学生目的地是北京南站,上车后车主便随口问他要去哪儿,一听到要去天津,忙说这个时候可不是太好啊。聊后才得知这位大四的男孩是学社工专业的,跟天津滨海的社工机构联系后赶去做义工。车主回忆道:“上车后他先问我大概几点能到南站,然后临时用手机订的票。”“这男孩从中学就开始做义工,如今大学临毕业做的创业项目也跟慈善有关。”聊起渊源,才得知他父亲在他很小时去世,家里从非常富有一下变得一无所有,她妈妈重新找工作独力抚养他长大。“一路上男孩还接了了好几个社工组织打来的电话。那时他学医的女朋友正在天津滨海的医院忙着救治伤者。”车主说:“作为普通人,我被这位男孩的行为感动,也觉得爱心本来就应该这样传递下去。”所以到达目的地后,他取消了订单,以此表达自己的敬意和支持。

曾有大学生跟我聊起坐顺风车的感受:“上车跟车主聊聊,总会有很多收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态。有的人向死而生,不管遇到什么都开开心心的;有的人就会急躁,遇到红灯或者开车加塞的就开骂,还有的人眼里的效率大过公平,以违反交通规则不被发现而引以为豪……通过坐车能看到好多人不同的生活态度。”遇到过奇葩的,比如在车里抽烟,资料里写的奔驰开出来的是桑塔纳,借口说车子家里人开走了或是坏了,也有打到跑车的时候。还有一次上车有点累,车主却很喜欢聊天,好不容易达成一致不聊了,车主却没忍住,刚过了几分钟就自己唱起五环之歌来。那一刻突然觉得没那么累了,觉得生活能这么过也挺有意思的。

责任编辑:陈思

猜你喜欢

顺风上车车主
“大同黄花”搭上公益直播“顺风车”
刚需看过来!首期14万起!广州这个上车盘,你怎么看?
A Study of Code-Switching in the Series Films of Rush Hour
爱情顺风车
听伴:抓住车主的耳朵
梦不是反的
汽车车主的移动应用
防晕车
Take a Bus
百名车主评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