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雨故人“杨子荣”:艺术伉俪戏里戏外都是情

2015-05-30胡铁华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5年22期
关键词:京剧院杨子荣京剧

胡铁华

艺术伉俪 模范夫妻

童先生1935年出生,今年已进耄耋之年,与当年红遍全国的 “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相比虽明显见老,在服装上也有些落伍,但精气神一点未减。他演杨子荣时刚三十出头,那时他浓眉大眼,身披大氅,目光炯炯 ,英勇机智,气宇轩昂。尤其令人难忘的是那一曲《打虎上山》文武兼备,气冲霄汉;《共产党员》雄浑高亢,荡气回肠。在他家客厅的墙上,最显眼处挂着毛主席看过《智取威虎山》后与他们剧组人员的合影,还有他那张为全国人民所难忘的杨子荣身着戎装英姿飒爽的剧照。看来童先生一生中最为自豪的就是能与“杨子荣”结下不解之缘了。童先生与夫人同出梨园世家,又因志同道合成为一对舞台夫妻。童先生生于天津,长在北京,8岁启蒙学戏,专攻老生武生,师从富连成科班的名师雷喜成、刘盛通、钱富川,后又拜马连良、周信芳为师。

童祥苓在家中排行老四,兄弟姐妹全部入行。哥侠苓、寿苓工小生,姐芷苓工青衣。解放前他们一家组成的“苓社”在上海滩红极一时,而“童家班”中芷、祥二苓分挂头牌、二牌。解放后,“童家班”加入上海京剧院,成为新中国舞台上的文艺之家。张南云原名张兰云,曾拜师京剧大师梅兰芳,专攻青衣花旦。1956年经给梅兰芳先生拉琴的姐夫姜凤山保媒与童先生结婚。她曾获华东地区会演一等奖,是上海京剧院的台柱子。想当年,她与丈夫联袂表演的拿手好戏《四郎探母》在国内外脍炙人口、轰动一时。

说到张南云的大名,还有段非同一般的来历:1959年,张南云应邀到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首长演出,毛主席在看过她的演出后,大为欣赏,为其改名为“张南云”,一直使用至今。当时,张南云的名气一点也不逊于童先生。可惜的是后来她的眼睛出了问题。而此时,童老正在走红,演出特别多也特别累,家中上有老下有小,需要有个人来照顾,所以她主动退居二线,扶助丈夫,操持家务,成为一名“绿叶”式的幕后英雄。说起这段往事,张南云虽然有些遗憾,但她说:“我们家一向是主次分明,当年我走红时,童先生力保我。后来他成了角,我就保他。回想起这一生,我无怨无悔。”

“文革”遭难 携手过关

戏剧小世界,人生大舞台。谁能想到,童先生这位因“样板戏”曾经红遍中国的大明星,背后却有着一段不寻常的经历。而他在扮演“杨子荣”这位大英雄时,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屈辱。

京剧《智取威虎山》取材于小说《林海雪原》。小说创作于上个世纪50年代,60年代搬上舞台。童先生从一开始就扮演剧中主要人物杨子荣。毛主席1966年就看过此剧,后给予充分肯定,使之正式定稿。然而,不久后“文革”风暴袭来,上海京剧院成了“封资修”的“黑据点”,周信芳、童芷苓等一批老艺术家成了“反动权威”纷纷落难,“童家班”成员也随后被赶下了舞台。“文革旗手”江青及张春桥、于会泳等人对童先生等老演员又拉又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童家人因为不肯卖身投靠,几次遭点名批判,彻底被打翻在地。

1969年,为了宣传“文革成果”,《智取威虎山》等八个样板戏要拍成电影向国内外推介。为了完成这一“政治任务”,当权者煞费苦心,然而在选择“杨子荣”的演员上遇到了问题。他们在全国的“革命文艺战士”中选才,按“高大全”的标准,细心打造,逐个过目,然而,先后找来几十个人选都不能让江青满意,哪个都超不过童先生塑造的“杨子荣”。最后,还是江青发了话,“把那个童祥苓再用一用,让他戴罪立功”。 于是,童先生被“突击解放”。当时他从“牛棚”中出来,不管身体和戏功如何,3天就要重上舞台,一个月后就去拍电影。但在当时的政治劫难中,这是童先生乃至童家唯一可能“赎罪”的机会。

那阵子,他台上是英雄,台下是劳改犯,每天排完戏后,别人可以休息,可他要“做劳役”,伺候剧组一日三餐,每次餐后他要下到厨房,200人的碗筷全等着他来洗。为了拍好电影,争取“立功赎罪”,当时他吃了不少苦头。由于长期挨斗,他的武功久已停练,而“杨子荣”是个文武双全的革命英雄人物,戏中要有极精美的武打动作。为此,他每天苦练武功,吃饭睡觉都用绳子绑着大腿拉韧带。

在童家落难的时期,张南云用她那柔弱的双肩承担了过多的苦难。家产被抄,工资停发,储蓄被没收,这个曾经的富庶之家遇到了空前的生活困难。张南云为了让一家老小吃上饭、穿上衣,拆东补西,历尽艰辛,几个月就白了头。这期间,他们的子女也受到牵连,两个儿子被学校开除,大儿子还被红卫兵打断了腿,望着这对刚十来岁,身心却遭受严重摧残的孩子,张夫人悲痛欲绝。此时,她更挂心的是丈夫的政治生命,为了不影响他排練,她对童老报喜不报忧,对儿子的事始终守口如瓶。

在夫人的支持下,童老出演杨子荣获得巨大成功,电影在全国上映后引起巨大的反响。然而,尽管“杨子荣”的剧照遍布全国,但其扮演者却命运不济。由于童先生不肯趋炎附势,电影一拍完,他又被打入冷宫,直到“文革”结束。

改革之年,下海呛水

粉碎“四人帮”后,童先生与许多老艺人一样获得了新生。京剧作为国粹又恢复上演。当时,童先生在舞台上相当活跃,其中在《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中,他前饰鲁肃,中演孔明,后扮关羽,一人演3个人物,个性迥异、各具特色,一时在梨园传为佳话。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和欣赏口味也在变化,京剧面临着多种新的文艺形式的冲击。而上海京剧院由于机制守旧,队伍庞大,也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考验。在京剧需要改革的呼声中,童先生顺应潮流,以一个老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之举。1982年,他与上海京剧院签订了承包合同,自己组团、自负盈亏,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引入竞争机制,大胆进行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力图走出一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京剧艺术生存与发展的经营之道。一年后,他除完成承包费用,还向院里上交了8万元。院里每人既保了工资,又分到了1500元的奖金,这在当时引起了全院的震动。不过童先生为此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为了完成投标,弥补亏空,大家每天要赶3场演出,而他与普通演员一样只拿每场1.5元的补助费。操心上火、积劳成疾,使他累得吐血,这场“承包试验”也不得不草草收场。

1994年,童先生在59岁时提前退休,个中原因令人扼腕——为了儿子的生计。童先生有两个儿子,“文革”中因受父母牵连,丧失了上学的机会,成为街头的“小混混”。“文革”后他们进了街道工厂,当了普通工人。然而,在改革大潮中,他们所在的工厂倒闭,双双下岗。由于没文凭、没技术,年龄又超过35岁,很长时间难于找到固定工作。

按一般人看来,凭童先生的名气和市政协委员的地位,与谁说一声都不难找份工作。可童先生给儿子立的家规是“自食其力,靠劳动吃饭”。儿子为了生计,开起了一个小面馆,由于是小本经营,去除房租、水电和用工费用,忙乎一个月所剩无几。看到儿子生计成了问题,老人决定伸出援手,辞去工作,给儿子帮工。在儿子开面馆的5年里,童老夫妇天天到店里,一个洗菜,一个端盘子,只为了省去用人费用。那段时间,尽管他们不事张扬,但消息还是传了出去。有的老观众从几十里外跑过来,只为了看一眼“杨子荣”、到“杨子荣”小店吃上一碗面条。回忆起这些往事,童老夫妇感慨地说:“是广大观众的支持,帮助我们走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金钱世界 保持晚节

生活在商品经济时代,生活在上海这个金钱世界,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这几年,童老夫妇也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有时往往十分尴尬。

童老的诸多生活难题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看病”。按上海的政策,具有高級职称就可以享受医疗免费优惠待遇。可是童老夫妇作为一代京剧名师,这些年戏演了不少,可没有机会撰写论文,于是就没有条件晋升高级职称。在当前体制下,医院就认这个为高级职称人士所发的“专家医疗证”,童老夫妇不够级别就不能得到更好的治疗。后来,童老偶然想起在一次会议上,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曾认真地对他交代过“有什么事就来找我”,于是硬着头皮给朱市长写了一封信。信寄出后,童老心里挺不是滋味,为个人的事向组织开口,这是他生平第一次,也违反了他一向不求人的原则。再说朱市长那么忙,为这点私事打扰他真是不好意思。可是,没过几天,朱市长就回信了,对于童老夫妇的业务能力、突出贡献和社会声望,他责成有关部门根据童老夫妇的实际情况,按国家有关政策中的破格条款给予落实,最终打破学历和论文的死条文,为他们解决了高级职称问题,从而解决了他们最犯难、最迫切的看病问题。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一晃大半生过去了。在广大民众的心目中,那台当年红遍全国的 “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依然久唱不衰,为人称道。剧中主角“杨子荣”——童祥苓并未随着时代车轮的远去而被淡忘。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京剧艺术家终身成就奖的艺术伉俪,仍然把京剧发展当成自己毕生事业,为其普及和繁荣做着各种努力。这对退休多年的耄耋老人,在一些公众场合还经常被老观众认出来,投以敬慕的笑脸。一旦登台演出,观众对他们那种由衷的热情,总让老人感动不已。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自己塑造的艺术形象,时隔几十年了,观众还喜欢着,就凭这一条,他们就非常知足。

进入2015年,童先生与夫人都已80周岁,他们的生活,休闲而安宁。回想这一生,因为职业关系,忙于演出,全家人是聚少离多,越过年越忙。现在,他最大的满足就是能天天与老伴、儿孙在一起,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享受天伦之乐。社会发展,时代变迁,历史那页总是要翻过去的。回忆过去的恩恩怨怨,如今的这对老人再也不那么容易激动。他们说,人生就是风风雨雨,有悲有喜。还是多想想高兴的事,总想悲伤气愤的事,对自己身心健康也不好。

编辑/若水

(E-mail:sln9009@163.com)

猜你喜欢

京剧院杨子荣京剧
超人的智慧
杨子荣的“土匪装”
红领巾心向党游学之旅
京剧表演开始了
在空间中寻找戏曲的现代样式——专访上海京剧院舞美设计师徐鸣
新从旧中来——访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青年导演徐孟珂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杨子荣:从炊事员到剿匪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