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升式钻井平台的雷击风险评估方法

2015-05-30沈寰石烜苑世宁

科技资讯 2015年27期
关键词:雷击防护措施风险评估

沈寰 石烜 苑世宁

摘 要:笔者依据GB/T21714.2-2008有关建筑物雷击风险评估的理论,结合海上自升式钻井平台的现场调研情况,提出了适用于自升式钻井平台的雷击风险评估方法。这套方法对其他钻井平台、油气生产平台、FPSO等海上油气设施也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钻井平台 雷击 风险评估 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TM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c)-0040-03

随着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事业的快速发展,海上设施不断增多,各种弱电设备也被大量投入使用。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雷暴天气增多,导致这些海上设备设施频繁遭受雷电灾害,已威胁到人员和设备安全,对正常生产作业带来一定的影响。

自升式海上钻井平台是一种用于钻探井的海上结构物,由平台、桩腿和升降机构组成,并装备钻井、动力、通讯、导航等设备。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中国海油已有十多座自升式钻井平台遭受不同程度的雷电灾害,造成顶驱编码器、电子司钻服务器、顶驱变频器内部电路板、钻井仪表主机、视频监控设备、气体监测装置等关键设备损坏,造成数十小时的故障停机以及一定的直接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减少自升式钻井平台遭受的雷灾损失,应正确开展防雷设计和施工工作。而防雷设计施工的前提,就是通过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确定平台是否需要防雷以及需要怎样的防雷措施,确保防雷设计施工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该文中,笔者结合自升式钻井平台的现场调研情况以及GB/T21714.2-2008针对建筑物的雷击风险评估理论,提出了海上自升式钻井平台的雷击风险评估方法。

1 调研平台简介

实地调研的是一座典型的自升式钻井平台——中海油服所属的BH10平台,由新加坡马拉松船厂制造。该平台注册于由美国船级社(ABS),主要在我国渤海海域开展钻探井作业。

该平台如图1所示,由一个焊接的钢质单层船体组成,船壳外形大致为三角形,具有三根橇架式桩腿,每根桩腿端有一个桩靴。该平台总长64.72 m,宽53.65 m,型深6.10 m,井架长度44.2 m,桩腿总长109.83 m,平台凹槽12.19 m×15.8 m,桩靴直径12.19 m,桩靴高度6.52 m,桩靴面积147.25 m2,直升飞机平台直径21.34 m,最大悬臂长度12.19 m,转盘面至船底16.67 m。

2 调研平台现有防雷措施及缺陷

BH10平台现场勘察发现,平台井架、船身和桩腿可作为优良的直击雷接闪和泄放装置;(1)发电机输出端配有高压防浪涌装置,然而弱电系统的防雷措施还很不完善:平台线路大多露天布设或走半开放式桥架,屏蔽措施不符合防雷要求;(2)顶驱电磁阀和编码器、顶驱变频器、司钻控制台、钻井仪表、钻井仪表控制设备、各现场传感器、视频监控等均未采取浪涌抑制措施,等等。

3 风险评估

对自升式钻井平台进行雷击风险评估,是为了评估平台在现有防雷措施下的雷灾风险是否超出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如果雷灾风险超出风险允许值,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降低该风险。

3.1 风险组成

雷电流是引起自升式钻井平台雷电灾害的主要原因,损害成因根据雷击点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两种。

(1) S1,雷击平台自身;

(2) S2,雷击平台附近区域。

上述形式的雷电影响可对自升式钻井平台产生以下损害。

(1) D1,雷击对作业人员造成的伤害;

(2) D2,雷击对平台设备设施造成的物理伤害;

(3) D3,雷击对电气电子设备造成的误动作或损坏。

每种损害,不论单独出现或与其他损害共同作用,会在自升式钻井平台产生以下各种损失。

(1) L1,人员伤亡损失;

(2) L2,平台供电、信号传输等中断的损失;

(3) L4,经济损失(设备设施失效或永久损坏)。

雷电风险是由雷击造成的年均可能损失与需要保护对象总价值的比值,为了评估自升式钻井平台遭受雷电影响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损失的概率,应计算人员伤亡损失风险R1、平台供电及信号传输等中断的风险R2以及经济损失风险R4。

3.2 风险分量

对于自升式钻井平台来说,应加以考虑取决于雷击点位置的下列风险分量:

(1) 雷击平台自身。

RA:在平台外部甲板上,由接触和跨步电压导致对人员伤害的风险分量。可能会出现L1的损失类型;

RB:在平台上由危险火花引发的火灾或爆炸引起设备设施物理损害的风险分量。可能会出现L1,L2,L4的损失类型;

RC:因雷电电磁脉冲引起的平台电气电子设备失效的风险分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涉及L2和L4的损失,对于有爆炸危险的区域,L1损失也要加以考虑;

RU:平台内部由于接触和跨步电压导致的对人员伤害的风险分量。这是由于雷电流注入电力、信号等线路引起的,可能会出现L1损失;

RV:因雷电流通过或沿着电力、信号等线路导入所致的平台设备设施物理损害的风险分量,可能会出现L1,L2,L4损失;

RW:因电力、信号等线路中感应产生并导入平台内部的感应过电压引起电气电子设备失效的风险分量。在任何情况下,L2和L4损失都会涉及,对于有爆炸危险的区域,L1损失也要加以考虑。

(2)雷击平台附近区域。

RM:因雷电电磁脉冲引起的平台电气电子设备失效的风险分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涉及L2和L4损失,对于有爆炸危险的区域,L1损失也要加以考虑;

RZ:因电力、信号等线路中感应产生并导入平台内部的感应过电压引起的电气电子设备失效的风险分量。在任何情况下,L2和L4损失都会涉及。对于有爆炸危险的区域,L1损失也要加以考虑。

3.3 风险计算

各个风险分量可用以下通用表达式来表示(3):

RX=NXPXLX(X=A,B…)

式中,Nx为年均危险雷击次数,Px表示年均雷击损害概率,Lx表示每次雷击损害导致的损失率。

(1) 雷击平台自身产生的各个风险分量计算:

RA=NDPALA= NDPAraLt

RB=NDPBLB=NDPBrhrfLf

RC=NDPCLC= NDPCLO

RU=(NL+NDa)PULU=(NL+NDa)PUraLt

RV=(NL+NDa)PVLV=(NL+NDa)PVrhrfLf

RW=(NL+NDa)PWLW=(NL+NDa)PWLO

(2) 雷击平台附近区域产生的的各个风险分量计算

RM=NMPMLM=NMPMLO

RZ=(NI+NL)PZLZ=(NI-NL)PZLO

3.4 风险评估步骤

(1) 评估自升式钻井平台是否需要防雷的具体步骤。

评估自升式钻井平台是否需要防雷时,应考虑风险R1、R2并采取以下步骤(图2):

(2) 评估自升式钻井平台采取保护措施成本效益的步骤。

除了对自升式钻井平台是否需防雷的评估外,也有必要对减少经济损失L4而采取防雷措施的成本效益做出评估(图3)。

(3) 防雷措施的选取。

依据GB/T21714.3、GB/T21714.4、GB/T21714.5,按照雷电损害类型选择防护措施以相应地降低风险。对自升式钻井平台进行防雷设计时,应根据每一风险分量在总风险中所占比例并考虑各种不同保护措施的技术可行性及造价,单独或组合采用最合适的防护措施。(图4)。

4 结语

为了确保海上自升式钻井平台防雷设计施工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笔者根据钻井平台调研的实际情况并结合GB/T21714.2-2008的理论,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自升式钻井平台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为类似海上设施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中国船级社.海上移动平台入级规范[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2] SH/T3164-2012 石油化工仪表系统防雷工程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3] GB/T21714.2-2008雷电防护 第2部分:风险管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雷击防护措施风险评估
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措施分析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的问题探析
某钙尔奇和善存片制药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网络安全分析与防护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风险评估
天然气开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估管理
皮带机撕裂故障及其防护措施分析
浅谈高压输电线路故障类型及预防措施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局限性及其对策研究
美国“雷击”垂直起降试验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