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15-05-30付媛媛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财务管理

付媛媛

摘要: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财务管理》课程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其他管理类、经济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其教学效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是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能否满足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职业教育 财务管理 教学改革

《财务管理》作为一门核心主干课程,其自身的综合性、实践性极强,与当前的金融环境和形势联系密切,在高职人才培养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这门核心课程的教学过程所要承担的。

1 高职《财务管理》教学现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务人员要通过各项经济活动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出谋划策,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经济管理学科,是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财务信息管理、审计学等经济管理类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其他各财经类专业的选修课程,它要求学生了解企业资金运动,资金筹集、资金的收入和分配过程,财务管理环节、原则,财务决策、控制等等,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下,谋求资金合理配置、收益风险均衡、权益资本利润率、协调利益关系,实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企业价值的最大化,通过课程教学,旨在培养企业资金管理决策中具有分析能力的具有财务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必要的专业实践技能和专业的职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在当前的教育理念、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的限制下,各个高职院校采用的教材在整体上来说大同小异,教学内容基本是遵循一个目标、四个模块和一个财务管理工具箱的体系框架来设计。一个目标是指财务管理目标,四个模块的主要内容是投资活动、筹资活动、资金营运活动、资金分配活动,一个工具箱有财务报表比率分析、资金时间价值分析、风险收益价值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四个工具,通过这三大块的教学内容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2 《财务管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以讲授法为主,学生参与互动少

一直以来,很多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都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通过大范围的调查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都是以讲授法为主,在授课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以黑板、粉笔、PPT幻灯片等为主要学习工具,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班班通等新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引进,很多教师甚至省略了黑板、粉笔的步骤,直接以PPT幻灯片为主要教学工具。虽然教学工具发生了改变,但是根本上并没有改变“讲授法”这个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依旧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参与互动少,仅仅是以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来说,依旧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形成了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解为主导、死记硬背的强制性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达不到,仅仅是上课勤于记笔记,下课做练习,甚至于很多高职院校的老师和学生习惯了考前划重点,死记硬背重点,以通过考试为最终目的的教学特点,导致了很多高分低能,毕业走向社会后无所适从的后果,严重违反了高职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

2.2 实验室建设不足,缺少实践教学环节

在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安排上,都没有设置课程实践环节,从本门课的内容来说,如果只注重知识和方法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教学,会导致学生的知识、理论和具体的岗位能力脱节,导致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具备专业的财务管理能力,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求。再加上很多高职院校没有扭转观念,认为本门课不需要配备实验室和实训室,认为只需要通过课堂讲授就能让学生掌握本门课的必备知识,忽视了本门课的实践教学。本门课的精髓是“管理”,如何做好“财务”的“管理”,如何做好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管理等于一体的经济管理,非常有深度,并不是简单的课堂理解、学习、做题就行的,必须通过模拟案例去分析、讨论,才能完成教学目标。但是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方面的实验室、实训室建设远远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需求,在客观上也影响了本门课的教学。

2.3 “双师”型教师缺乏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倡导的是“双师”型的教师,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教师,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是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经验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对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双师”型的《财务管理》教师要同时具备深厚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和较强的财务管理实践能力,不仅仅是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授理论知识,而且可以给财务管理方面提供专业的意见,完成事务性财务工作。纵观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建校史短,人才缺乏,很多《财务管理》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没有企业实践经验,不具备“双师”型素质,也无法给学生提供实践教学。

3 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3.1 教学方法的改进

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需求、学生的知识层次、学生的学习目的等方面设计课堂教学,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讲授内容、合理的教学手段完成教学任务。尤其是在以应用型人才教育为主导的高职教育来说,教学方法的改革非常重要,要改变以前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方法,变成“案例教学”为主的课堂讲授方法。“案例教学”指教师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的宗旨,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通过分析、辩论、演绎、推断、归纳和总结,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案例教学法,任课老师收集和编写教学案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复杂的案例教学,让学生对企业现状描述、业务处理和财务管理做出问题分析和问题处理,将学生放在案例分析讨论过程的主体,训练高职学生将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运用到实际中,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判断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阅读案例、讨论分析案例,形成案例分析报告并做出PPT展示演讲。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不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使学生在参加工作后,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实现无缝对接。

3.2 实验、实训室建设的加强

结合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高职《财务管理》的课堂设计中,实验、实训课程环节非常重要,在完成了课堂知识点的讲授后,就要深入去抓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而这个过程的实现必须结合实训环节才能完成。针对《财务管理》的特点,必须加强实验、实训室的建设,设计以下实训环节:

首先,在完成各个模块的知识点学习后,围绕教学重点进行项目实训,包括投资决策、分析、筹资过程分析等等,模拟企业财务管理,可让学生根据单个项目进行实训,也可让学生组成团队模拟各个环节的操作来进行综合实训,掌握企业投资、筹资环节的重点和要点,以及每个人在企业团队中扮演的不同角色。

其次,稳固校企合作关系,高职高专院校可以和企业、银行、税务机关、财务公司等机构进行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到相关单位调研、工作,进行认知实训,使得学生接触到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了解企业对财务管理的实际操作情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增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高职院校教育的特点要求从事财务管理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有专业的教学理论,还要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要能够积累大量的案例进行案例教学,还要有丰富的实践演练经验给予学生指导。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把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放在第一位。首先,通过校企合作的加强,有规模、有组织的把一线教师送到大型企业锻炼,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还可以给他们的课堂讲学提供大量的真实案例,整合教学素材。其次,利用寒暑假,把教师送到高等学府或专业机构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改变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梁伟.《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新探[J].财会通讯,2005(05).

[2]张瑞芳.浅谈新形势下《财务管理》教学内容的改革[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01).

[3]卢霞.关于《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体会[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04).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