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能
2015-05-30祁广春
祁广春
有效教学设计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精彩的课堂源自精心的设计,注重课前有效的设计,才能有效避免课堂的低效或无效。如何将这次活动的理念渗透到以后的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教学设计?是我们每一位一线老师都要研究的课题,结合这次活动与笔者平时的一些实践谈谈对有效教学设计的看法:
一、读懂学生,有效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
读懂学生,分析学情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学设计的其他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是教学内容分析的依据,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学情分析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
有效地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也就是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设计有针对性、实效性、情趣性的数学教学活动,要做到因材施教,使设计的内容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内容。例如建湖县建阳小学的张兵老师在设计《24时计时法》一课时,他并没有简单地认为学生已经学习了普通计时法,就从二十四时计时法开始新课教学,而是在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从普通计时法的复习入手。复习亦非简单地复习,而是在学生实有的知识基础上将普通计时法中的24个小时按上午、下午、夜晚等几个时段进行分类整理,对夜里12时(凌晨0时)、中午12时等几个重要时刻进行了强调,并通过“时间尺”直观地将两种计时法进行分类比较。使学生在操作、观察、比较的过程之后,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个非常直观、清晰深刻的认识,从而逐步达成发现并归纳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换方法以及正确转换的教学目标。
二、吃透教材,有效定位教学目标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一种依据,是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资源。教材内容是一个静止的知识库,与学生接受知识的动态过程不可能完全吻合。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设计前教者要分析教材的编写特点,领会编者的意图,把握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知识的呈现顺序,即先出现什么,再出现什么。设计时对教材进行整合、开发、创新处理,以分散教材的难度,减缓知识的坡度,让教材的教育教学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定位教学目标。张兵老师的《24时计时法》一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中,教者的着眼点是不仅使学生学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的某一时刻,发现归纳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转换方法,并能准确进行时间的转换这些知识;更突出“过程性目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经历24时计时法的认识过程,培养观察能力、比较、归纳的能力,体会24时计时法的应用价值,增强增时间观念等。再如李庆海老师的《统计》一课,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过程,初步认识方块统计图的过程,体会到用方块进行统计和简洁科学,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乐趣。不仅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形成,还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优化流程,有效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与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的选择。教师要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的学习方法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逐步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不停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教无定法,但要得法。任何新知的教学都要通过一定的教学程序来实现。教学程序应体现所教知识的特点,并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显然,教学程序应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科学性。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必须优化教学程序,可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如建湖的张兵老师的《24时记时法》在学习两种记时法的转换时,将钟面上时针经过的时刻转化成一把度量时间的“时间尺”,直接让学生在时间尺上将普通记时法“修改”成24时记时法,将比较交流的过程让孩子亲身经历,孩子们成了一个个“发现者”,他们的认知变得迅速、全面,课堂的教学目标在一节课中得到了很好的达成。
叶澜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课的动态生成,要求教学方案的设计应“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重在大环节的策划上,让过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弹性,为学生参与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改变过去课堂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着老师转的格局,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大胆质疑,让师生在互动中实现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使课堂成为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舞台。
四、集体备课,有效开发现有资源
我们所听的三节课都成立一个专业的备课组,可以说是集中了所在学校的教学精英,共同研究,并经过若干次的试上,打磨,最后呈现给我们精彩的课堂,这样的课堂生动,流畅,有效,让听课者为之叹服,可见集体备课的力量及其重要性。
集体备课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凸现个人特长,让集体备课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成为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点子库”,成为激活课堂活力的关键因素。通过集体备课,增进老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培植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开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学校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有效的集体备课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关键。
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以生为本,把设计的重心从老师“怎样教”,转向学生“怎样学”。只有我们的教学设计是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与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全面把握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这样的设计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设计,才能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