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电视中“中国梦”的表现层次

2015-05-30付李琢宝音

中国广播 2015年3期
关键词:中国梦广播电视

付李琢 宝音

【摘 要】广播电视中表现中国梦内容具有独特的性质和意义。可以从三个层面分析中国梦的表现,分别是故事层面、思想情感层面和价值导向层面,三个层面都有其特征,共同构筑了广播电视艺术中中国梦的景观。

【关键词】广播电视 中国梦 表现层次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廣播电视艺术是与当下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广播电视艺术依托着大众传媒介质,广泛地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和审美。从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反映与被反映的、表现与被表现的辩证关系来看,广播电视艺术也是当下中国最生动、最直接的艺术呈现,是可以给我们用来观照自身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中最明亮、最耀眼的就是中国梦的艺术表达。

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多次深情纵谈中国梦及其相关问题,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梦,引起了国内外的特别关注,激发了热烈讨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显示出巨大的凝聚力。①

广播电视艺术对于表现中国梦的主题,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又有着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具体地说,广播电视艺术中中国梦主题一般可以从三个层面表现出来,第一层是形象层面,即广播电视艺术用什么样的艺术形象表达中国梦的主题。当然,这里“形象”一词是广义的,除了直接可以感受的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还有语言以及叙述的故事,等等。事实上,大多数中国梦的主题都是通过故事来表达的。第二层可以概括为情感心理层面,即通过不同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来源于创作者的心理层面,同样也给受众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第三个层面是深层的价值导向层面,是中国梦的内涵层面,也是中国梦的最根本的价值层面。必须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广播电视艺术作品都有上述三个层面,这与作品的品质相关,只有真正体验、理解、感悟了中国梦这一命题,并通过精妙的艺术构思和创作将之表现出来,才会达到第三个层面。

一、梦想叙事——“中国梦”的典型表达

中国梦的主题势必会通过某种外在的形式反映出来,一首歌可以通过歌词和旋律的形式反映,一幅画可能通过色彩和线条的组合反映,而在广播电视艺术中,中国梦最典型的表达方式是通过梦想叙事的方式,在故事中表达出来。

关于梦想叙事的特点,可以从主人公和叙事结构两方面来考察。罗伯特·麦基(Robert Mckee)在《故事》中总结了主人公的基本属性:1.主人公是一个具有意志力的人物;2.主人公必须具有自觉的欲望;3.主人公还可以有一个自相矛盾的不自觉欲望;4.主人公有能力令人信服地追求其欲望对象;5.主人公必须有至少一次实现欲望的机会;6.主人公必须具有移情作用,同情作用则可有可无。②

对于梦想叙事而言,故事的主人公一般是普通人,关注的是普通人的普通梦想。这种普通人的梦想,就是麦基所言的“欲望对象”。关注普通人,这是梦想叙事带来的主要转变,故事的主人公是我们身边的人,而不是需要我们仰望的人物,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梦想赋予了平凡人不平凡的力量,使其奋发向上,主人公在梦想推动下,拥有了强有力的意志力。梦想叙事与以前的英雄叙事有所不同,主人公不再是非常崇高的人物(当然从广义上讲英雄也是中国梦内容,只不过当下广播电视艺术大多不再使用这种叙事方式),普通的人物拉近了故事与受众的距离,使得受众更容易在故事中产生共鸣,增加了主人公的移情作用。因此,梦想叙事具有更强的传播效果,与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有契合点。

从梦想的叙事结构来看,梦想叙事在开端、中段和结局都有独特的特点。悉德·菲尔德(Sid Field)将三幕剧的结构视作范例,可以适用于所有的电影故事。第一幕是开端,是建制故事的部分;第二幕是冲突和对抗,是故事的主体部分,支配着故事的戏剧性;第三幕是故事的结局。③梦想叙事的开端是普通人的出场,他/她可能是带着梦想出场的,也有可能是在故事进行时梦想才觉醒的。当这个普通人有了一个自觉的梦想的时候,就会向着目标出发,叙事的第二个阶段就是为实现梦想而经历的种种考验。这些考验可能来自主观方面,比如自身需要克服的缺陷,也可能来自客观方面,要达成梦想势必要克服种种艰难。克服困难的过程,也就是主人公成长的过程。第三阶段是实现梦想,实现也有几种情况,可能是完全的实现,也可能是部分的实现。完全的实现无须赘述,而部分的实现虽然结局不完美,但强调的是努力奋斗的过程比最后的结果的成功更重要。

二、正能量——“中国梦”的情感内涵

“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这段话是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可以视作是对“正能量”的一个准确描述。

广播电视中中国梦表达的情感内涵,传递给人的情感体验,从总体上来说是一种正能量。具体可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首先,这种内容可以给受众一种健康向上的情感体验,梦想具有指向性和超越性的特征,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确认。在广播电视艺术中,人物实现梦想的事迹,能使受众通过移情作用,在虚拟世界中也感同身受,获得满足感。艺术塑造的形象越是典型,越具有普遍性,越能获得更多的认同。

其次,广播电视艺术中的中国梦给受众的情感共鸣,还在于它体现了我国的传统道德标准。之前的作品在传统与现代的二维对立语境中往往更重视现代的价值,而忽视了传统观念的表现,中国梦包含了两者,带来了传统性的复归。爱国主义精神是首先被强调的内容,这一点不但在历史题材、革命题材影视作品中有很明显的体现,而且在众多非宏大叙事角度的题材中,也折射出爱国主义精神。另一个重要的传统道德标准是家庭本位,以亲情、家庭、伦理为第一位的价值。当下广播电视艺术都自觉遵守了这一标准。以“和为贵”的精神突出体现在许多电视节目中,比如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国外常常展示选手间的竞争和对抗,以胜利为成功标准;而在中国则常常一团和气,节目不会激烈地展示参与者之间的矛盾,而是追求两方和谐的状态。

再次,中国梦给受众的情感共鸣还在于它代表了当代的价值标准。如前文所述,中国梦是传统与现代的辩证统一,许多现代的价值观念也在广播电视艺术中得到了表达。广播電视艺术作品中,主人公为了梦想而不断奋斗,在不断地竞争中获得成长,竞争的价值得到了肯定。“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的价值,人的权利,广播电视艺术中,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它关注个体的生存状态。

三、“中国梦”的价值导向

一般而言,艺术作品可以分为艺术形式、思想情感、艺术意蕴三个层次,而广播电视艺术中中国梦的价值导向,对应的就是艺术的意蕴层面。意蕴并不是每一部艺术作品都有的,只有优秀的作品,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主观与客观的完美融合,才能创造出这种意蕴。广播电视艺术表达出的这种深层的价值导向,有两个特点。

第一,这种价值导向是集体和个体的统一。中国梦既是中国这个国家的梦,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梦,“国家梦”是“个人梦”的保障,“个人梦”是“国家梦”的根本目的。在广播电视艺术中,个人之梦与家庭之梦是同构的,是相互包含的,家庭本位的价值观念正是这一事实的体现;家庭之梦又可以折射出民族之梦、国家之梦,比如电视剧《闯关东》是典型的“家—国一体化”叙事,朱家的梦也是民族的梦,朱家要对抗的饥荒、地主豪绅资本家,还有日本人,正如国家民族要对抗的“三座大山”,朱家一家的梦折射了一个民族、国家的梦想。

第二,广播电视艺术中,中国梦的最终价值导向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④其原因在于,共产主义预设了中国梦的最终实践走向。共产主义是人类发展最高阶段,而中国梦的前进方向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实践深化必然是向着共产主义理想的又一步迈进,而共产主义理想也必然是中国梦的终级价值取向,是中国梦发展的最终目标。中国梦和共产主义是同一的,具有逻辑的同构性。

总而言之,以上广播电视艺术中中国梦的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由表及里,共同构筑了大众传媒上中国梦多样的景观。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表现形式绝不会是昙花一现的繁荣,它与中国梦的主题形式和内容是辩证统一的,中国梦的生命力决定了这种表现形式的生命力。因此,这种艺术形式将要、且应当成为广播电视艺术的主导形式。

注 释

①荣开明 《论“中国梦”的几个基本问题》,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②【美】罗伯特·麦基著、周铁东译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第161~165页。

③【美】悉德·菲尔德著、鲍玉珩 钟大丰译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从构思到完成剧本的具体指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④张明 《“中国梦”的特征、价值导向与实现路径》,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作者付李琢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研究生、宝音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内蒙古记者站记者)

(本文编辑:肖婧为)

猜你喜欢

中国梦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