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要当成电影来看

2015-05-30王心一

世界文化 2015年3期
关键词:雷诺嗅觉香水

王心一

他出生之时连气味都没有,就如同真正的赤子降临人世,然而死时却带着足以令全世界臣服的香气而死。这本应动人又经典的桥段放在格雷诺耶身上反倒成了最大的讽刺。

我们这位极富天赋的主人公名为让一马普蒂斯特·格雷诺耶,出生于18世纪法国一个肮脏不堪的鱼市的桌板之下,受到了死鱼和蛆虫的热烈欢迎。他从出生之时便同世界格格不入,不属于美好的一方亦不属于丑恶的一派,因为他没有任何体昧。尽管幼时的他对自己这一特性还毫无认知,但毫无疑问这便是噩梦的起源。格雷诺耶是极其特别的,在世界上是有着特殊的使命的,不仅仅是因为他拥有天底下最灵敏的嗅觉。当然他的嗅觉最为关键,若没有这一天赋他便不能成为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证据可以证明他的独特,例如他的生命力强到除非他心甘情愿,否则没有任何灾难和疾病能够打倒他,例如他如同“天煞孤星”,走到哪里便“克”到哪里。他在孤儿院长到了13歲,然后被院长卖给了制皮匠。格雷诺耶在制皮匠那里做着最下等的工作,任劳任怨,也借此窥视到了城市的光鲜亮丽。一次机缘巧合,他用他的嗅觉征服了香水匠人巴尔蒂尼并进入了香水铺做学徒。但他并不满足于利用香精混合出香水,而是希望学得保存气味的方法。因此他在巴尔蒂尼的介绍下离开了香水铺,靠着嗅觉和大致方向寻找着去住格拉斯这一香水起源地的路。他最终沉醉于少女的体香,为了把这种香味保存下来,杀了二十五名花季少女,成就了能使任何人臣服的伟大香水。

若从正义审判的角度,格雷诺耶无疑该处以死刑,“应在四十八小时内被押到城门前的林荫大道上,在那里脸朝天地绑在一个木十字架上,然后由行刑者用一根铁棍活活地猛击十二下,使他臂膀关节、腿、臀部和肩膀碎裂,并钉在十字架上示众,一直到死。通常的人道做法,被三令五申地禁止行刑官使用,哪怕罪犯与死亡挣扎要拖延数天之久。尸体将在夜间埋在掩埋动物尸体的地方,该地不做任何标记。”但他最终受到了宽恕,被小说中的角色宽恕是因他奇妙的香水,被小说外的读者宽恕是因他让人联想到真正“纯洁”的赤子。如此看来,“赤子”也不一定是个褒义词,真正什么都不沾染的人,好坏都不在他身上有所体现,又怎能被称为一个好人呢。

从主题上来说,小说的主题不算有什么新意,无非是讲一个关于“爱”的故事。主人公自小没有感受到任何人的爱,他渴望被爱,渴望在世界上有存在的意义。因而当他在山洞中发现自己没有气味的时候,他极度的恐慌和无助,直至后来他通过混合各种气味造出香水来仿冒人身上的气味,都是因为他希望能融人世界,他惧怕没有气味的自己成为虚无。在小说的结尾,主人公站在出生的鱼市场,绝望地将世上最奇妙的香水倾泻在自己头上并任由穷苦饥饿的人们分食殆尽,他最终在这世上走了一遭,却连头发丝都没有留下。然而对格雷诺耶来说,这也许亦是一个圆满的结局。因为作者是这样写那些穷苦的人的:“他们感到特别自豪。他们第一次出于爱而做了一点事情。”他最终是得到爱了。

《香水》经改编后在2006年被搬上银幕,由汤姆提克威导演,优秀的青年英国演员本威士肖出演故事的主人公格雷诺耶。仅对于这部作品来说,小说文本比电影要有吸引力得多。无论是作者对气味的描写,还是对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叙述都色调丰富地跃于纸上,亦不需花费太多力气便能在脑海中浮现小说中的场景。一般来说,这样描写细腻淋漓尽致的作品大多可读性都不太高,作者所给的场景往往太过琐碎让人难以下咽,然而《香水》却是出乎意料的具有高可读性的文本。大约是对气味的描写给人新奇感,又或者是作者的笔触虽细腻却不会哕嗦重复,总之是难得的描写丰富的易读佳作。我曾一度认为,描写琐碎、可读性不高是西方文学的通病。小的时候在学校里老师往往要推荐西方名著,类似《百年孤独》《飘》等作品,我拿来读了却直到后来才发现起点过高无法驾驭。总之我对西方文学自小便有阴影,往往是习惯性避开,反倒读了太多中国的武侠小说。而《香水》则是让我对这种描写细腻的西方文学改观的契机,因而我对《香水》一书好感极高,对电影的期待度也逐渐提高。

从而我想这便是我觉得电影略不尽如人意的原因。这部电影相较其他自小说改编的电影其实改编的成分不太多,绝大部分情节忠实于原著,在细微之处也努力做到了尽善尽美,电影画面富有色彩,电影配乐亦是。然而我总觉得《香水》这部电影只能算是差强人意。

我一直觉得,最好的改编就是不要改编。当一部好几万字的作品被放到荧幕上时,必然有删改、有增添,以求时间的对应。但正是这删改和增添,无论是改动多微小,也已经改变了作品的原貌,而对于这部被奉为经典的小说文本来说,伤了筋骨当然不被允许,伤了皮肉恐怕也难以被饶恕。不管一千个人的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一千个《红楼梦》,一部作品在每个读者的心里已经有了完全不同的定位,在此基础上还要对文本的骨与肉进行改动,在热情的读者心里无疑等同伤害了文本的魂与灵。这便是文本改编的困难之处了,其源于读者对电影有期待值。且不论读者们的期待值是否高低相同,可能这些期待值都不在同一图表里,到头来还是那句话,众口难调。这苦头便由导演和编剧承受,完成一部文本的改编要反复剖析小说文本,关键点在于找到小说的主线和人们对此理解的共通性,因而要呈现一个尽量优质的电影理应花费更多时间,如此的话,电影作品放上银幕之后受到的责难便会少一点,但还是要遭受责难的。

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对于导演太过苛求,恐怕连导演自己都如此。然而文本改编确实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计,拍电影也同样。以《香水》为例,在汤姆提克威接手之前,有几位有名气的导演都对它望而却步。《香水》最吸引人的特性便在于其对气味的描写,然而气味这种依赖于嗅觉感官的事物作为电影来说实在难以描述。汤姆提克威已经足够聪明,能够想出利用人对物体的多维认知给出物象以自动反映出气味的方法,虽然对一些人来说有些许缺憾,但总算跨过了这个阻碍。若单说电影的缺憾,恐怕还是要提到改编文本时对情节内容的删减,在书中提到了好几处主人公在脑海中对他的气味王国的构建,但电影中却消失遁形,大概是怕走上了科幻电影的错路,便干脆不做处理全部删减。此举虽不影响主线,但是还是有碍于观众对于主人公心理的理解。此外,在拍摄小说最后描写的刑场场面时,导演运用了大量的慢镜头以突出人们因格雷诺耶制作的奇妙香水而陶醉与臣服,但加上配乐与色调便显得有些夸张和突兀,反倒看起来有些喜剧效果。但总体来看,电影本身已经是不错的作品,跟小说的出入也较小,已经最大限度地呈现了原著的华丽和深层次内涵。

时至今日,文本改编依然是个难题,并且恐怕这个难题直到许久之后也无法得到解决。夸张一点来说,想解决这个问题,与其要从革新改编方式上人手,不如从改变观众与读者的观念人手更快些。毕竟小说要当成小说来看,电影要当成电影来看。

猜你喜欢

雷诺嗅觉香水
香水
超强嗅觉
雷诺EZ-PR0概念车
雷诺EZ-Ultimo概念车
一款畅销21年的现代+经典香水——点评贝丽丝1997香水
做桂花香水
我家的香水白掌
让你的嗅觉降降温吧!
雷诺日产冲前三?
车祸撞没了嗅觉 怎么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