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提高初中生美术创作能力的探索
2015-05-30于海霞
于海霞
美术课堂教学一方面要传授美术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美术创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极为重要。新《标准》要求“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下面是我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美术创作能力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美术欣赏课中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欣赏课前给学生预习时间,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渠道搜集相关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出示欣赏作品,让学生读画一到两分钟,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教师设计一些问题,采用小组形式开展欣赏,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对作品的赏析能力,扩展创造思维的空间。如在欣赏《中国古典园林欣赏》一课时,我从学生的采访活动开始,设计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在体验中主动学习到的园林知识。在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时候,不重在掌握了什么知识,而重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以科学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注意提出激发学生创造性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最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二、美术课堂上要创造条件,提供动手参与机会
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参与机会。例如,课堂绘画作品手工作品的展览,让学生在“看”中参与。绘画和手工是由外在形式构成的可视图像,学生可以直接感受,也易接受。特别是同班同学的或同龄人的优秀作品展览,学生都爱看,看了之后还会自觉地学习其中的优点。在上课前,拿一些前几届或平行班的作品当范例,或把自己班的优秀作品展览,请同学按小组分别上去看。学生对此较感兴趣,看得仔细,学得认真,因为这时的看,关系到自己的具体操作。教师若再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下那些作品各方面的优点,学生掌握得就越快,越全面。同时教师提出要求,布置任务,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对于学生创作素材的积累也有很大的益处,这样的话,学生的创作能力也会提高。
三、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创作能力
发展第二课堂对于学生的文化修养,知识结构的形成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多种能力,为他们施展美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例如《服装设计》一课,是一种既可审美,又可直接为生活服务的学习内容,许多同学有兴趣掌握这门技巧,装点生活。由于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包括构思、构图、造型、款式、色彩、装饰等多方面的知识技能,除了有限的课时是达不到最佳创造效果的,必须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一方面鼓励学生面向社会,从生活中吸取养料并联系古今中外人物形象与服饰,理解服装美与人体美;艺术美与自然美的关系,发展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将课堂所讲知识技法,运用于设计创造之中,如果没有第二课堂活动,许多学生潜在的艺术才能是难于发现,也难于发展的。坚持两个课堂的学习,对发展学生个性与特长及创作能力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
四、变化教学手法,提升学生绘画兴趣
教学手法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的重难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法,却是一门值得学习的课程。对于初中生,我选用了下面两种方法来提升学生绘画兴趣,培养创造力。
1.提倡绘画日记,学会使用绘画语言
让学生认识到绘画是一种艺术语言,它可以丰富文字语言,生动描绘人在生气、苦恼、喜悦、忧伤、痛苦等不同心情下的感受和表情,也可以用画面记录下生活中记忆深刻的场面或片段。一开始先学着用点、线、面三种绘画语言来练习,慢慢学会用色彩描绘心情。逐渐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去尝试和体会不同的表现手法。经过一个阶段,将绘画日记展示出来,让同学用旁观者的眼光来一起来欣赏体会作者的心情与思想。
2.采用分层教学法
对于稍有难度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采取分解重难点、变换内容形式、循序渐进的方法。如《蹲着的人》一课,可穿插“脸部拼贴练习”——熟悉脸形及五官;“学生模特”速写——了解人体比例及动态;“画画镜中我”——训练观察力及线条。整个教学设计突出新和奇,有创意,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有时降低教学难度,可以使学生对需要完成的作业充满信心。给学生自信也就是给他们提供了更多创作的空间。
总之,美术教师要在常规教学中具有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贯彻教学中的可接受性原则,做到充分估计学生的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选择与其特点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不断地增长学生的创作能力使学生敏锐自信、勇于创新,为21世纪输送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港口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