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 正视课堂另类问题
2015-05-30沈孝禄
沈孝禄
虽然新课改已经推行了许多年了,但是在思品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仍然习惯于“知识本位”的教学思想,将学生当作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发出一些不同的声音,向教师提出另类的问题。这些“节外生枝”的问题,有可能会偏离主题,有可能与正面的价值取向相悖,甚至是一般人难以接受的观点,时常被教师所忽视。
实际上,学生提出的另类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的动态生成,它反映了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也是我们教学的源头活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思维的开端,问题是学习的起点、思维的动力。在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并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教师面对这些另类的问题应当如何处理呢?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简略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关注学生困惑,聆听另类问题
中学生所处的成长经历、社会环境、家庭背景是复杂的,网络和社交媒体对他们的影响深远而广泛。他们每时每刻都与周围的人和事物发生着联系,思想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疑问和困惑。而这些疑问和困惑同样存在于课堂之中,在特定的情境中,一些另类的问题就会被激活。
例如:在“自觉维护正义”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在让学生阅读课本中“徐洪刚的英雄事迹”后便提出了问题:“徐洪刚事迹体现了什么情感和精神?又带给你什么启示?”一位学生回答道:“正义的精神,见义勇为的精神。我们要做一个正义的人,在遇到抢劫等行为时应该挺身而出。”显然这正是当时我想要的答案。也是教师想通过这则案例为学生所树立的正确的道德取向——向榜样学习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但是这时候,班级中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学生乙说道:“现在哪里还有这么笨的人?为什么去做这样的傻事?”学生丙:“既然要我们珍爱生命,为什么要牺牲自己去救助别人?”更有胆子大的学生问道:“如果老师遇到这样的情况,又会怎么办呢?”
正如上述教学过程中一样,学生课堂上的回答,可能与老师原先的预设大相径庭,甚至有故意为难老师的嫌疑。其实仔细一分析,就会发现这些另类的问题源于学生的心理困惑,是他们真实想法的一种体现。学生质疑实施正义行为的正确性,认为这一行为已经过时了,或者正义是遥远的,与他们毫无关系,就算碰到类似的情况也应该有人会挺身而出。还有学生认为这与所学珍爱生命的内容相矛盾。可以看到,这些困惑、疑问并不是凭空出现的,是来自与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来自学生已有的道德认知。
课堂教学不应该是老师的一厢情愿,课堂的实效性不应该仅凭个别学生回答的准确率来判断,应该着眼于每个学生在这节课中是否得到充分的尊重,是否有了思考和感悟,是否有了发展,不然,老师的良好出发点无法真正达到实效。作为老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真实想法的眼睛,有一双善于聆听学生另类问题的耳朵。因为这些问题是学生真实想法,心理困惑的体现,也是教育的契机。
二、立足学生体验,追根另类问题
诚然谁也无法预见在课堂上,学生会提出怎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从学生的体验出发预设和思考学生的这些疑问可能是从何而来的。为了能在课堂上采取及时有效的策略积极应对和处理学生提出的另类问题,就需要教师能够追根溯源,换位思考:学生为什么会提出这些另类问题?
1.源于师生之间的认知差异。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于课前预先为学生拟定好一条教师诠释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路线,规定好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路径;随后,教师在课堂上千方百计牵引学生遵循这一路线,去顺利完成学生认知结构优化的历程,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但是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当中,他们对知识和道德的理解与教师不同,与老师之间往往存在着认知上的差异。例如:当老师讲到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时,有些学生就提出了疑问:“读书再多也是给别人打工,又当不了老板,为什么要读那么多书?”“读书就是为了赚钱。”“就算考上大学,难道一定会过上幸福生活?”当学生已有的认知与教师想要学生接受的观点出现差异时,那么各种疑问和困惑就会表现出来,一些质疑和疑问就会随之浮现。
2.源于学生在生活中的知行不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可能与学生内心掌握的规范标准有一定的差距,学生知道不该做的事去做了,该做的事却没做。这种自身认知和实践之间的矛盾,在课堂情景中就会被激发出来。例如:在讲到“网络游戏给学生带来的危害”时,学生也认识到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性。但仍然会提出“大家都在玩,为什么我不能玩?”“偶尔玩一玩应该没关系吧?老师难道平时不玩吗?”这样的问题。如果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发现,他们只是简单地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却不清楚为什么要做,为什么不做。这种知行上的不一,也是课堂另类问题的缘由之一。
3.源于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发散性。某些另类的观点并不是出于学生认识的不足。而是学生发散思维的一种体现。初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多样灵活,不受传统观点的束缚,更具有发散思维。在课本知识的学习和对材料的分析过程中,学生有时会突破常规和经验提出一些新颖、出人意料的观点和问题。这些另类的观点,另类的问题其实并不另类,正是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的体现。
三、尊重学生实际,解决另类问题
教师应直面课堂中的另类问题,但同时又不能做课堂的“霸主”,不能强制学生的思维、观点完全合乎自己的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当是共同学习、相互促进的关系。在为答疑解惑的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积极的学习环境。而这一过程正是学生与教师心灵相会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寻求真理,平等对话的过程。
那么教师又应如何铺设走向问题解决的“路径”?基于学生的实际,我有些心得:
1.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学生的另类问题大多源自于其自身的生活体验。“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在课堂教学外,教师应当积极地去了解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不回避学生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在生活中体验到的道德思想取向。只有这样面对另类问题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
2.鼓励学生提问。问题是学习的起点,思维的动力,没有问题,就没有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正如上文所提到的“自觉维护正义”这一课中,如果教师直接驳斥学生的另类问题,无疑会扼杀学生的另类的问题意识,更无法化解学生的内心的困惑。相对应的当笔者回答道“同学能提出的问题很好,也很客观大家有疑问都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来探讨。”学生的兴趣马上被激发了,提问更加积极和理性了。朱熹指出:“读书无疑者,比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塑造学生的提问精神,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声音”出现,是新课程“学生为本”理念的直接体现,也是新时期创新型人才的特征之一。
3.平等对话,教师参与。对话不仅是语言表述,更是思想碰撞、感觉交换。课堂上的对话要讲究平等,只有平等的对话才能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例如:当学生质疑到:“教育真的能为幸福生活奠基吗?”教师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布置一个小小的辩论会。不仅学生参与辩论,教师也平等地参与到辩论中去。在平等对话,共同参与的氛围下,真理总会越辩越明的。
教师在对话的过程中要避免对学生的看法简单的批判,要能乐于听取不同的见解,引导学生自我感悟。教师也可以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师生之间共同分享感情和想法,也有助于厘清问题。
4.灵活利用教学资源,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课本中的教学资源是有限的,而学生的生活的体验是无限的。面对学生各种各样的疑惑,就要求教师能大量地运用身边的资源,热点的资源,多角度全方位的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丰富的教学活动,例如:辩论会,故事会,短剧的排演甚至可以延伸到课堂之外,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解决另类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自己的耳朵听,自己说自己做,自己思考感悟。让不同的学生提出疑问,也让全体学生参与讨论,在对另类问题思辨的过程中升华自身的道德品质。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总的来说,教师应正视课堂另类问题,立足学生体验,通过师生互动,平等对话等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最终走向师生思想的共鸣。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东湖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