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材活用·范蠡三徙
2015-05-30郭向利
郭向利
【“溯”材展示】
范蠡
范蠡事越王勾践,与勾践深谋二十馀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为书辞勾践。勾践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子。”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耕于海畔,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于是自谓陶朱公。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
故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卒老死于陶,故世传曰陶朱公。
(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运用方向】
1. 范蠡辅佐越王勾践雪耻称霸,拒绝勾践“分国而有之”的诱惑,不畏于勾践“不然,将加诛于子”的威胁,毅然私自“乘舟浮海以行”。可用以佐证:功成名就,急流勇退;拒绝诱惑;不畏权势、坚守自我。
2. 范蠡辞官从商。在当时,商人是被世人看不起的,不符合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故也不被后世史书大加称赞。可以佐证:特立独行,不因外在评价而改变自己决定;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3. 范蠡从商十九年内,三次致富,三次尽散其财,分与贫穷百姓,可用以佐证: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心怀天下、仁善至极。
4. 范蠡做官便位极人臣,从商便富甲天下,可用以佐证:做什么都要做得最好,天下无难事,只要心意专。
5. 范蠡辅佐勾践雪耻称霸,功成后悄然离开;在齐国从商成为首富后,拒绝齐相位,散尽家财再次搬迁;至陶后,又富甲天下,接济贫苦百姓。可用以佐证:识时务,明进退;节制欲望方能全身而退;有舍才有得;淡泊名利;智者不为名利所惑,不惧权势所迫,不畏人言所议;自由人生,随心而动,命运掌控在自己手中。
【适用话题】
急流勇退 拒绝诱惑 仗义疏财 进退有度 淡泊名利 节制欲望 掌控命运
【写作片段】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然而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然而范蠡却轻拨命运的琴弦,每次都是动人心弦的乐章,把人生的自由演绎得酣畅淋漓。
会稽之役后惨败的越国没有让其畏缩,没有摧垮他的意志,连助勾践雪耻称霸的成就、齐国的相位也没有绊住他走向自由的脚步;当时鄙视商人的主流价值观念没有挡住他弃官从商的决心;从商后富甲一方的财富没有让他迷惑本心,没有使他身心变重,难以飞翔。
高官权势的诱惑、功成名就的辉煌、主流价值的观念、富可敌国的财富,这其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牢牢捆绑不少有志之士,而范蠡却能轻轻松松一一跨过。不要怪时运不济,不要怪身不由己,命运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牢牢掌控自己,才能始终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自由人生》)
【亮点评说】
此片段的观点是“掌控命运、自由人生”。引用名言,先从反面说起,再用范蠡事例正面论证。精选范蠡人生中各阶段能论证观点的片段,多层次多角度地解说了范蠡如何跨越一个个绊脚石,掌控自己的命运,过潇洒自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