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秘柏山缸

2015-05-30王文跃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全村山村陶瓷

王文跃

2014年5月18日,存放于柏山村外焦克路旁的前些年生产滞销的和顾客挑剩下来的部分柏山缸,不管其质量好坏,目前还能看到还有这么多产品,再过若干年,这些东西可能真的难以寻觅了。因为柏山缸早在四五年前,由于生产成本和产品销路等问题就停止生产了。

河南省博爱县柏山镇柏山村历史非常悠久。据《怀庆府志》(乾隆五十四年即1789年编撰)卷26《金石志》记载的东方朔的《金伞山万寿观自然先生赞》推知,在汉武帝时期柏山村已有居民在此生活,距今已有2000多年。

在历史上,柏山村以生产陶瓷和煤炭开采为主,有文字记载的陶瓷生产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正因为陶瓷、煤炭经济的发达,才使这个三面环山的村庄在人多地少、以农业生产根本不可能养活全村一万多人的情况下延续至今,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村。

从宋朝到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柏山一直以生产白瓷(清华瓷窖)为主。明万历六年开始从山西引进制缸技术,制缸业逐渐代替了白瓷生产成为主业。

柏山缸具有夏季盛水不臭、阴天存物不潮,储粮不霉变,腌菜不回味、不渗水、不漏油的特点。在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柏山缸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商品之一,吃水、放粮全都离不开它。

据1933年出版的《道清铁路旅行指南》记载:博爱柏山村“居两山之间,周围十五里,住户二千余家,一万五千余口,地窄人稠,耕种者少,所产粮食不敷本村之用,人民多以制陶及掘煤为业”。柏山村“所制陶器为最著名,计全村陶窑120余座,村之两旁皆山,山产石砂,其质软脆,土质亦极粘润,以之和匀石砂,制造水缸、酒坛以及其他陶器,品质极佳,坚实耐久。考商朝有陶窑之设,即在此处,其手艺相传,有自研究极精。每制一器须经数手,历时数月,始得成器,是以每窑每年仅出品两三次,每次出品二千余件,运销各省,皆所欢迎。”

日本入侵博爱以后,柏山的缸业生产多数停产,全村只剩下一个窖院的几个盘轮(盘轮,制缸的工具,两个圆石盘转动加工石盘上的泥料成型)在断续生产。

新中国成立以后,柏山的缸业迅速恢复。到1954年,柏山缸最为鼎盛,共有173盘轮,分散在93个窖院。到1983年时柏山村还有40多个窖院,73个盘轮在生产。

虽然柏山缸的制作技艺被河南省政府2009年命名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目前能够掌握柏山缸制作技艺的人已是寥寥无几。

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柏山村经历了改朝换代、繁荣与衰落、大小自然灾害等过程。虽然反映这些过程的文字材料很少,但现存的柏山村的古窑院遗址、窑神庙及碑文和大量各个时期建成的古旧民居可以反映那个时代的一些面貌。解放初期,柏山村还有93座窑院,现在只剩下了破烂不堪的23座。

这是难以复制的历史遗迹和文物。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后人恐怕只能从书中了解柏山缸的生产工艺。

猜你喜欢

全村山村陶瓷
B站UP 主停更,游戏成“全村”希望
全村唯一收件人
山村日出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山村一天一个样
陶瓷艺术作品
沉寂山村崛起时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抽自家鱼塘救全村1400亩地
办好一处书屋改变全村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