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身先力行 破解校企合作瓶颈
2015-05-30王璟
【摘要】本文就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中普遍存在的实践能力薄弱,动手能力不足问题,从教室下企业实践现状,主要目标,顶层设计,系统设计,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并给出了解决的途径,即建立“开放型”的师资队伍体系,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顶层设计 系统设计 条件保障 开放型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80-02
1.实施背景
1.1 校企合作是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中国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校企合作成为提升内涵、提高质量、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然而,众所周知,面对中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遇到的瓶颈与阻力, 如何选择合理的路径、制定科学的策略,已成为推动中国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诉求。
1.2 职业院校教师下企业实践现状
教师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因素,是职业教育的最终执行者。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业教师的主要来源途径是普通高校毕业生,高等教育体系使得他们在专业实践能力、实践经验缺乏;另外,专业老师由于缺乏健全的培训基地和优质的培训教师,使得学校对专业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效果难以真正适应社会需要。下企业锻炼在实践中执行力度不够,有的学校还停留在学校下发一份表格,教师找个企业盖章了事阶段,教师下企业锻炼成了学校评估和教师评职称时才要去做的一项工作。
2.主要目标
2.1找准校企合作的突破口,敲开企业了解校企合作机制的大门
主要是以教师下企业实践作为校企合作的突破口,通过在校教师下企业的宣传,逐步建立企业了解学校、了解校企合作机制,增进校企感情,进而接纳职业学校师生下企业实践的机制。
2.2 建立多渠道联系,开放型的教师团队
为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首先必须解决在校教师自身动手能力不足问题,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不仅要让教师有“双证”,更要有“双能”,即一方面着力培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着力提高教师参与生产和服务的能力,使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与生产实践能力同步提高。
3.工作过程
3.1顶层设计,明确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路径
明确多种途径,使下企业实践内容和方式多元化,督促全体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产实践中去,以期让所有专业教师都能找到切合实际的提升动手能力的通道。为此,学校专门推行“4+3”模式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即专业课教师每周有4天用于教学,余下3天中1-3天用来参与生产实践和社会服务;改变教师企业实践的考评方式,变终结性评价为事前审核与过程管理结合。每年由专业课教师申报企业实践内容和方式,平时,由学校进行动态质量监控,年底由学校集中对照个人申报表进行考核,并在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指标体系中加入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工作考核评价的内容。
3.2通过四种途径初步建立开放型教师队伍体系
3.2.1 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构建多方平台,强化在校教师社会实践服务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校的热情性高,企业的积极性低,即企业“一头冷”,出现该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学校追求的社会效益与企业追求的经济效益之间不能对接。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各级领导积极研究解决对策,提出教师身先力行,打响校企合作的第一炮。2013-2014年学校先后安排专业能力相对深厚的8名位专业教师利用假期或无课时间,至榆林市新世纪造价公司、陕西华油建筑公司榆林项目部、榆林市盛景房地产公司、榆林承亿建筑工程公司等企业挂职锻炼。
3.2.2 给企业一线工人提供基础培训,相互学习,实现共赢
农民工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缺少必要的或有效的教育培训,导致建筑质量、安全生产等问题时有发生。我校教师在下企业锻炼中了解到,基层中有大量的农民工对专业基本知识缺乏 ,只能去做一些纯体力性、低收入的工作,他们有很强烈的学习专业知识欲望,哪怕是很基础的,为此,学校选派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为村组及建筑企业中工人进行实用建筑技术培训,先后举办了“测量测绘基础”、混凝土基础知识讲座“建筑电梯安装”、“建筑通风系统”、“塔吊知识培训”、“建筑給水系统”等多个当前热门专题培训班。
3.2.3 拓宽教师来源途径,实现多方参与的开放式教学
开放式的教学离不开兼职教师队伍,开放办学形式和特点决定了需要聘请大量的兼职教师,同时其突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决定了兼职教师势必会在教学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成为学校办学的重要依靠力量。从2012年起,学校先后聘请榆林市10家大型建筑企业的专家、我校往届的毕业生来校担任兼职教师,定期轮流来校做讲座或授课。同时,我校积极聘用已退休的建筑公司技术工人,长期担任主要专业课特别是实训教学的任务。他们在建筑行业已有稳定的人脉关系,带学生去工地现场教学相对容易一些,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这些优势是在校老师所不能比拟的。
3.2.4 拓宽教师成长途径,多渠道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随着教师年龄结构的变化,学校青年教师的比例逐年增加,为了使青年教师尽快胜任教学,加快他们的成长步伐,学校立足现实,科学制定培养策略,从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教学行为、促进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入手,通过开展“百课百评”、“创新杯”教学竞赛、省说课比赛、骨干教师示范课等活动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调动他们的潜能,促使他们目光聚焦课堂,潜心研究教学。学校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神木职教中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学校在师资培养上保持长期合作,在这种多渠道模式培养下,教师在各种比赛中获得佳绩,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学校的骨干。
4.主要成效
通过深入推动教师下企业实践活动的开展,打造了一支有较强课堂教学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的“双能”型教师团队,通过强化社会服务,也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也取得丰硕成果。目前,我校建筑工程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普遍较强,每学期至少5-8名教师深入企业,深度实践。一方面教学水平有了实质性提高;另一方面,一部分老师现已成为企业的兼职员工,拿到了企业发给的报酬,为企业作出了贡献,是校企合作实现“共赢”的典型案例。
5.体会与思考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教师队伍的合理配置和能力培养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教师要下企业“先做工程师,再做讲师”,是真正实现“开放式”教育的首要因素。从学生测评来看,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更受学生欢迎。通过系统设计,构建社会服务平台,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去,把为企业服务和教师的专业成长结合起来,达到了校企双赢的效果。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时间应为常态, 教师经常性的深入社会及生产实践,了解社会及行业人才状况和人才需求,反过来,社会及行业也通过教师了解了学校状况及专业设置和师资水平,是学校树立形象、信誉扩大对外宣传,实现名牌竞争最有力的形象代言人。
作者简介:
王璟(1979年-),女,汉族,榆林农业学校讲师,工学学士。研究方向:工程造价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