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女性失业问题简析

2015-05-30陈卓

学理论·下 2015年3期

陈卓

摘 要: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爆发以来,伊朗社会的方方面面被重新整合到伊斯兰的价值体系中,伊朗女性的失业问题受到伊斯兰传统价值的深刻影响。革命后,伊朗女性失业问题愈发凸显并且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繁荣與稳定。文章将就伊斯兰革命后伊朗女性失业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伊斯兰革命;伊朗女性;失业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074-02

在现代化进程中,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将现代伊朗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时期。新政权推翻了全盘西化的巴列维王朝,伊朗社会被重新整合在伊斯兰的价值体系中。革命后,伊斯兰政府鼓励人口生育,伊朗的人口获得了爆炸式的增长。2011年,伊朗总人口达到7 500万,而女性人数则占总人数的49.6%,约为3 720万人。由于受到革命后种种因素的影响,伊朗女性在经济发展中并未发挥出充分的作用,女性失业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一、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女性失业的基本状况

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伊朗女性开始面临严重的失业状况,并且在职业选择上受到重重限制。据数据显示,伊朗女性就业者所占比例从1976年的8.9%下降到1986年的5.4%;女性就业者占经济活跃人口比例从1976年的15.3%下降到1986年的10%;伊朗女性总失业率由1976的6.9%上升到1986年的25.2%,这期间女性就业总数减少了86.12万人。到了1996年,伊朗女性就业情况有所好转,但是仍然不及革命前的水平。直到2011年,伊朗女性占据了全国总人口的49.6%,却只有12.6%的伊朗女性活跃在劳动力市场,女性失业状况依然堪忧。

伊斯兰革命后伊朗女性失业状况可分为两大特点,一方面,青年女性失业率高;另一方面,受教育程度高的女性失业率较高。

根据数据显示,在哈塔米执政期间,“15—24岁的青年构成了25%的总劳动力,而这一群体的34%都处于失业状态,其中22%的男性和41%的女性。计划委员会发布的文件称,如果失业率继续居高不下,那么15—29岁的青年失业率则会增长到52%”[1],到2005年,青年的失业率为20.6%,青年女性的失业率为29.9%,男性为17.8%。在2009至2012年期间,伊朗女性青年的失业率分别高达32.4%、41.3%、42.7%和43.8%。

有数据显示,小学和初中水平的女性失业率相对较低,而高中和大学水平的女性失业率最高。在20—29岁的伊朗青年群体中,失业率最高的为高中毕业生,其中男性失业率在2007年达到了23.1%,女性为50.7%。大学毕业生也面临严重的失业困境,在1997—2007年期间,男性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由18.2%上升到22.4%,而女性大学生的失业率则由18.5%上升到52.6%。

二、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女性失业的原因

(一)人口结构

伊朗人口结构的变化是导致伊朗女性失业,尤其是青年女性失业的最直接原因。伊斯兰革命后初期出生的婴儿在后霍梅尼时代成长为青年,并大量涌入劳动力市场。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伊朗开始进行经济改革,可是经济发展速度仍然赶不上青年涌向劳动力市场的步伐。“在1996—2006年期间,经济每年按5%的速度往上增长,并且可以创造590万个新工作,其中480万个是男性工作,110万个女性工作。即使如此,伊朗的失业率仍然从9.8%上升到12.7%。”[2]

(二)经济因素

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将伊朗现代化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时期,新政权推翻了全盘西化的旧王朝,重新树立起复古的绿色旗帜。宗教领袖霍梅尼认为帝国主义建立了不平等的经济体系,而巴列维王朝则是西方的代理人,所以伊斯兰宗教学者应该推翻压迫者的统治,打破他们的财富垄断并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为了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霍梅尼利用人质事件来激发伊朗人民的爱国热情,但是美伊关系因此彻底恶化。美国宣布对伊朗进行经济制裁,“制裁范围从禁止从伊朗进口石油、冻结伊朗在美国银行和国际支行的资产、禁止向伊朗出口军事物资,逐渐扩大到禁止向伊朗出口除了食品和药品之外的所有物资和来自伊朗的所有进口商品。美国不仅单独对伊朗实施制裁,而且要求西方盟友一起履行义务。”[3]

另外,两伊战争也使伊朗经济遭到严重创伤。两伊战争虽在一定意义上巩固了新政权,但其对经济的影响也需得到重视。“到1985年9月,全部战争经济成本大约为247.07千亿里亚尔(相当于3 091亿美元),其中直接成本为1 100亿美元。而到1987年,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到5 324亿美元。到战争结束,全部经济损失大约为5 920亿美元(这个数字并不包括人口损失、军事开支和战后重建等费用)。”[4]战争严重加剧了伊朗经济的负担,导致许多正常的经济计划无法实施。

除了严峻的外部环境,内部复杂的派系斗争也使伊朗无法有力地制定明确理性的经济指导思想。大量机构的重叠使得权利争夺更加复杂,政局动荡直接阻碍到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在内外交困的情境下,伊朗经济形成了羸弱的局面。

(三)教育因素

伊斯兰革命后,伊朗已免费提供小学与初中义务教育,伊朗青少年及青年的受教育程度得到普遍的提高。伊斯兰教法强调的公平公正原则也使更多来自农村和城市底层的青少年和青年能够与家庭优越的学生享受同等水平的教育。高中与大学的教育资源则受到家庭收入、城乡及性别等因素的强烈影响。家庭收入越高,进入高中和大学的可能性越大。城市女性青年受教育程度要高于农村女性青年;城市女性青年进入高中与大学的比率高于城市男性青年,“如在2005年,18—30岁的城市女性中有百分之六十获得了高中以上学历,而城市男性中只有百分之五十。”[5]虽然革命后,伊朗女性青年受教育程度获得提高并大比例地拥有高学历,但是其教育政策仍保留着性别的偏见。首先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宪法中强调:“妇女接受免费教育的权利必须要与伊斯兰标准相一致”,因此其中小学教育主要强调女性在家庭中应该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而不是自力更生的女性;其次,伊朗高等教育对女性青年实行专业限制,“把女性所能学习的专业仅仅限制在人文类、社会学类等与伊斯兰教认为符合女性自然属性的专业”[6]按照伊斯兰两性观,女性最适合学习教育和医学等专业,而不是与科技、工业相关的“男性”专业。这就导致了伊朗女性青年在受教育过程中遭遇不平等对待,而且进一步限制了伊朗女性青年寻找工作的范围。因此女性多从事护士、秘书、保姆、缝纫工等低收入职业,更多的是在家庭中履行全职母亲和妻子的角色。在后霍梅尼时代,伊朗社会管控稍有放松,女性就业自主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伊斯兰的两性观与教育制度还是深刻地影响着女性的职业选择。

同中东地区的许多国家一样,伊朗劳动力市场为拥有大学学历的青年提供高额的待遇。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伊朗教育制度过于关注培养高学历学生,从而忽略了对个人学习和工作技能的提升。并且,伊朗提供的高等教育很难与市场相结合,这导致伊朗青年在劳动力市场中举步维艰。伊朗的高等教育主要提供宗教学和社会学等人文学科教育,而政府则主要向工程学和信息技术领域增加就业机会。这便导致大量学习人文学科的青年女性缺少基本的“一技之长”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特定需求。

(四)城乡差异

由于传统的伊斯兰教认为,男女两性存在生理上的差异,女人属于弱者,而男人则是力量的代表,这样便导致了男女就业分布的失衡,并且城市女性与农村女性也存在差异。大学女生只能从事一些特定的工作,农村女性却不能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大量女工被随意解雇。“据统计,在城市中女性失业率由1976年的6.0%猛增到1986年的29.2%,在農村地区女性失业率由1976年的21.6%下降到20.5%,失业人口的平均年龄下降了3.7岁。1976年时女性失业人口中约12.4%居住在城市,而1986年时女性失业人口中65.1%居住在城市。”[7]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城市青年女性在就业选择上更加困难,专业导致局限。

三、对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女性失业问题的反思

首先,伊朗需要在保守与改革中做到平衡和大胆选择。其次,伊朗需要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伊朗应该将提高女性就业水平纳入宏观经济框架之中,制定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和计划来使更多的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减缓教育和劳动力市场失灵的影响。再次,伊朗需要制定有效的劳动法来保障雇主与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并且建立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另外,伊朗需要加强对女性的教育和技术与职业培训教育。伊朗的技术与职业培训教育主要集中在中学和技术培训中心,所以低学历或者高学历的青年(尤其是高学历的城市青年与低学历的农村青年)都没有经历系统的职业培训,因此在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候并不具备职业技能优势。中小企业一般对职业培训教育要求较多,所以雇主应尽可能为女性提供免费的职业培训。除此之外,在全球化背景下,伊朗的正统教育应使女性满足劳动力市场的要求,而不是培养出只有文凭的“无能者”,使女性能够便利地完成从学校向劳动力市场的过渡。除此之外,伊朗应营造友好的国际氛围,增强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合作。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一直受到西方的经济制裁,经济潜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利用革命意识形态抵御外国经济控制、保卫政权生存成为伊朗经济政策关注的首要目标。相比之下,增加物质财富生产难以提上议事日程。因此,伊朗需同国际社会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以此获得更多的经济发展机会。

总而言之,良好地解决女性失业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繁荣与稳定。同样,政治稳定和团结是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二者相辅相成。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伊朗应该样敞开双臂去迎接外面的世界,在传统与现代中选择平衡。目前中国和伊朗的关系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所以进一步了解伊朗经济发展及女性失业状况对中国和伊朗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Jahangir Amuzegar,“Irans Unemployment Crisis”[J].Middle East Economic Survey,2004(41):3.

[2]Dajad Salehi-Isfahani.“Iranian Youth in Times of Economic Crisis”[J].Iranian Studies,2011(6):794.

[3]韩建伟.理想与现实的较量——当代伊朗伊斯兰秩序下的经济变迁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

[4]Hooshang Amirahmadi,“Economic Cost of War and Recon-

struction in Iran”[J].Economic Review,1990(5).

[5]Djavad Salehi-Isfahani and Daniel Egel. “Youth Exclusion in Iran: The State of Education, Employment and Family Formation”,[J].Middle East Youth Initiative Working Paper, 2007(3):16.

[6]贺婷.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初期伊朗女性教育与就业[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3):8.

[7]陈淑荣.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初期的妇女观与妇女就业[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