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影响力扩散的困境
2015-05-30赵博艺
赵博艺
摘 要:伴随中国强劲的发展势头,世界关注的目光由中国的经贸领域成就转向发展模式的探索。西方社会主要通过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模式意义,片面解读中国模式,刻意强调其特殊性等手段来遏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世界范围内扩张其影响力。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西方社会;遏制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001-02
习近平同志2013年6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1]显然,世界各国的发展都面临一个道路选择的根本问题。当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在对比中国和平崛起与西方实力衰落之后,纷纷将道路选择的借鉴目光投向高举社会主义旗帜的中国,西方社会开始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遏制。
一、中国发展模式在国际上影响不断扩展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后期的资本主义,显然已是风烛残年、力不从心,开出的“药方”也多是致命致残的毒药,指的“方向”则是诱导羊入虎口的陷阱。正如约翰·斯蒂格利茨在《后华盛顿共识的共识》的演讲中所说:“如果说当前关于促进世界上穷国的发展还有什么共识的话,那就是:真正的共识根本不存在。”[2]乔姆斯基则更为直白地指出,“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只是美国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来推行其全球体系而谋划的。作为世界的强者,美国意欲筹划的是如何运用这一强国地位及影响去建立一个符合自身利益的全球体系。”[3]资本主义建立越来越难以掩盖其腐朽性和垂死性,除了变卖工业技术的家当就是恶意炒作概念股的资本泡沫,其领先社会主义的优势在减少。以破坏求发展的资本主义发展逻辑通过各种争夺战争与各类经济危机,在反复破坏和倒退中,艰难维持着所谓的“增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则是在全力支撑着步履维艰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特别是作为资本主义阵营首领的美国,更是抓住甚至不惜制造机会,不遗余力地进行最后的疯狂掠夺性积累,以支撑其风雨飘摇的超级大国地位。
1985年8月,邓小平在会见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时谈道:“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我们相信会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4]然而,此后不久,西方发达资本主义便大肆介入对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发展道路的指导。针对苏联遗产的最大继任者俄罗斯,西方一剂“休克疗法”的猛药使其整个国民经济,倒退了将近20年;而针对身陷债务危机困扰的拉美国家,西方提出的“华盛顿共识”却使得融入全球化市场的拉美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经历了三次经济衰退。2004年5月,美国高盛公司资深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发表了一份题为《北京共识:提供新模式》的研究报告,再次引发了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国发展模式的持续关注。然而,与之前的两次发展道路问题研究不同,这回不是西方在一味地为发展陷入困境的国家和地区“开药方”“指方向”,而是东方的中国以其改革开放以来持续稳定高速的发展奇迹吸引了全球各国的目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主义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针对社会主义中国的论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中国威胁论、崩溃论”转向了“中国责任论”。暂且不去讨论其背后依旧残存的遏制中国维护霸权的冷战思维,仅就转变本身而言就意味着西方世界无法再继续忽视中国力量。金融危机持续发酵的2008年夏,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登甚至提出中美“G2”共治的构想。随后,美国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也提出了一个“中美国”(Chimerica)的新概念。然而,美国制造业呈现回归本土的“逆全球化”态势,军事力量则逐步重返亚太。所谓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也只是在遏制中国发展的同时,更大力度地抢夺分享亚太地区发展红利的份额。这又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劲的发展潜力和向好的发展前景。
二、西方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模式价值
西方世界依旧延续着冷战思维和殖民主义的傲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时做出对立甚至歧视性的舆论宣传。在大部分西方民众眼中,中国的快速发展是得益于突破了苏联时期的极权主义和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得益于融入资本主义世界,步入资本主义的发展轨道。中国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市场为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比较优势,而这种优势在30多年间转化为人口红利成就了中国经济奇迹。如此看来,似乎取得30多年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奇迹的中国与曾经出现在亚洲的“四小龙”并无过多差异,只是“个头大”了一些,无非是一条巨龙觉醒后搭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快车起步腾飞而已。曾一度被视为会有类似苏联社会主义一样威胁的中国此时“顺利成章”地投入了资本主义的怀抱,这自然就不会唤起西方民众对中国发展的社会主义特质给予过多关注。
三、西方掩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特质
毫无疑问,在中国发展奇迹背后的推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然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更喜欢将之简化称为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进而有意抹去中国成功背后的社会主义特质。由于西方媒体长期扭曲片面地报道中国,西方民众的思维并没有因为中国为世界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而被及时纠正和更新,他们仍然会对中国崛起感到恐慌。一时间中国商品遍布货架,到处都是质优价廉的中国商品,中国人也出现在世界各地,四处是底气十足的话语声和不停忙碌的背影。尽管这也许还是会让他们联想到苏联的极权专政,但是在发达的网络世界中陈旧的观念很快会得到改观。唯一的难点就在于其依旧坚信中国的成功在于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方式的模仿。究其原因就在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利用其主导的话语权,早已将层层的特殊与例外的别致外衣搭蓋在社会主义光芒之上,中国被包裹得不像是因为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而强盛起来的国家。这就使得处于资本主义世界黑暗中苦闷的西方民众虽然渴望新社会的光芒,但是看不到希望。即使是在金融危机中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也只是被宣扬成为别样盛大的“嘉年华”,一时的愤怒发泄之后,重回残酷的现实,抗争最后不了了之地归于平静。
四、西方片面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殊性
伴随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广大第三世界国家试图从中国发展道路中找寻其可资借鉴的发展模式。西方努力将中国发展道路限定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之上,以避免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借鉴,成长为超出其掌控力的异质性力量。西方将中国发展奇迹视为同美国当年发展相类似的“例外”,突出强调中国异乎寻常的庞大劳动力大军,并且辅之以环境和社会问题凸显,以期削弱中国发展道路的吸引力。然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总是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发展拖向深淵。消极影响持续至今的2008年金融危机不但宣告了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终结,而且加剧了发展中各国对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疑虑。而以强力支撑起世界经济平稳复苏的中国及其所走的发展道路,获得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和关注。显然,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互联的世界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比较优势不会被封锁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内发挥作用。为此,西方学术界侧重于从西方政治学和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研究,而有意回避或是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即使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袭击全球之后,西方重新掀起了一阵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潮,也未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出正确解读。
五、小结
科学社会主义这门学科的研究指向,就是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和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两大问题。早在新中国成立前,1949年3月,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说:“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5]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必将走向成功的信心。世界上虽然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发展建设道路,但是确实存在社会主义这一取代阶级社会最后继任者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其实,早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20世纪中叶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就在其巨著《历史研究》中指出:“工业方式并没有消除传统特权阶层和被剥削阶级这种传统的社会分裂,同时又使人的心理和自然环境陷入日益加剧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如果不能得到缓解,迟早会导致崩溃。如果中国共产党能够在社会和经济的战略方面开辟出一条新路,那么它也会证明自己有能力给全世界提供中国和世界都需要的礼物。这个礼物应该是现代西方的活力与传统中国的稳定二者恰当的结合体。”[6]为此,西方在遏制中国崛起发展的同时,也在密切关注中国的改革,并试图从中寻找到适用于自身调整的合理解决方案。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图片展时说:“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人间的沧桑正道,其世界意义就在于中国自身发展实现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待长风破浪之时”,以中国社会主义特质化的存在与发展“挂云帆济沧海”。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EB/OL].新华网,(2013-06-26)[2014-12-2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6/26/c_116299439.htm.
[2][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后华盛顿共识的共识[M]//黄平,崔之元,主编.中国与全球化:“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86.
[3][美]诺姆·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M].徐海铭,季海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4-5.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5.
[5]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9.
[6][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M].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94.
[7]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EB/OL].新华网,(2012-11-29)[2014-12-21].http:
//news.xinhuanet.com/zgjx/2013-06/21/c_1248784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