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2015-05-30封书江
封书江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和谐、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参与合作意识。要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大胆改革创新,把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充满活力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一、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
如我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时,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将总理的生平伟绩制作成图片,通过多媒体播放刺激学生的视、听觉神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学生观后发出众多的感叹:总理工作如此繁重、劳苦,生活却非常简朴,真是太伟大了!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要了解课文、学习课文、探究课文的欲望。
这种教学效果是一般插图不能达到的。因此,适时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灵活地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渲染气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就更加强烈,这样会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过程趣味盎然,学生自然爱学、想学,乐在其中。
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把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通过这样训练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能促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爭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如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我问学生:“读了这篇课文你们明白了什么?”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了詹天佑是爱国工程师,有智慧,为中国人争气等。可有一个学生却回答得不同,他说没有清政府的支持和全体筑路工人的辛勤劳动,也不可能将铁路修筑成功。他的回答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统一认识,清政府虽然腐败,但国家不乏仁人志士,使学生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开阔学生的视野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小学阶段学生应具备的各种能力中,阅读能力居于首要地位。学生如果不能完善地掌握阅读这个工具,就不能顺利地学习。”如果学生具备了良好的阅读能力,教师就不必担心会再出现落后学生。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理解内容、积累词句,使学生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如:我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詹天佑的爱国事迹进行反复诵读,以悟出其杰出的爱国精神。并引导学生叙写自己的感受,以达到有情而发、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五、尊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热爱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课堂上获取成功,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中,特别是让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学生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地提高弱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中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们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困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你的进步很大。”“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回答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总之,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