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2015-05-30吴树霞苑立刚
吴树霞 苑立刚
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具有的特点
1.开放性
作业设计的开放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布置作业的内容开放,学生有权自主选择;完成作业的形式开放,跳出原有的那种白纸黑字的书面作业模式;作业结果的开放,答案不再是单一的、刻板的;评价作业的方法开放,实行多样化评价。
2.创新性
面向未来的语文教学应当从守成型向创新型转化,体现在语文作业设计上,即要求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在运用中强化创新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是时代的要求,对进一步提高语文作业的训练功能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3.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扎实、活泼、生动、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作业的设计要能让学生兴味盎然地完成,教师对作业的评价要能让学生喜欢上做作业,并期待着下一次作业的到来。
4.发展性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作业评价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二、实践中如何改进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1.设计多层次的作业,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支撑理论,即加德纳(Gardner,H)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我对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做一些抄写简单、动手又有趣的作业,一方面使这些“后进生”易学、乐学,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他们“吃不了”的问题。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拔高要求,设计一些积累语言文字、扩展课外阅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业。这样,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渴求知识的心理得到了满足,而且也解决了某些学生“吃不饱”的问题。
2.设计趣味性作业,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教学的实践也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机械重复的作业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语文作业的设计首先要从学生兴趣出发,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设计作业内容。
比如教学中,我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认知水平设计了许多作业练习。有的是随堂练习,有的是课前的预习,更多的是学习课文时的动手动脑作业;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许多实践性很强的作业也时常出现在我的课堂中。这些练习比起常规的抄写练习难度大的多,可是学生完成的情况却比想象的好许多。
3.设计开放性作业,体现语文的人文性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发展。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的需要,我设计了如下几个类型的开放性作业。
(1)绘画。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画下来,以形象的直观性促进理解的准确性。如学习了古诗《绝句》,让学生画一幅春意盎然的春景图,体会春天的美丽景色。
(2)续写。学完课文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续写。如学习了《坐井观天》后,续写:青蛙会跳出井口吗?如果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
(3)观察。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使其掌握观察方法,可以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如学习《春天的植物》后,可在花坛里种下植物的种子,让学生留心观察植物发芽、长叶、开花的过程。
4.设计生活化作业,发扬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生活即教育”,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广。布置作业应该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沟通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桥梁,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
5.讲究评价艺术,保护学生的创造热情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作业的评价功能重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
三、转变对作业的评价方法
1.分层评价,鼓励为主
对于分层布置的作业,要采用分層评价。例如:全做对的,即可得一面小红旗;书写工整的,在小红旗后面再加一颗五角星;有进步的,再画上一个笑脸。这一面面红旗、一颗颗五角星、一张张笑脸,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2.多向评价,共同参与
改过去单一的评价形式为多向评价,让学生也参与到作业的评价中去。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等多元多向评价,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评价,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指出别人的错误,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把评价权交给学生,真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主体意识。
3.多次评价,体验成功
多数学生很难一次就将作业做得很满意,而且也不易养成主动改错的习惯。为此,我采取一次作业多次评价的方式。即学生做完作业,自评、互评、师评后再进行修改,教师再次评价,若修改正确,同样可以得到红旗、五角星、笑脸娃娃。这样多次评价一次作业,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自我改错的好习惯,还会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