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中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的一点尝试
2015-05-30蒋成海
蒋成海
摘 要: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班级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区别对待设计和进行教学,以便促使每个学生得到最优发展;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全体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差异性;主观能动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行分层次教学,这是一个提倡比较早,并且已经有好多人都尝试过的教学方法,在此也有人已经提出了比较可行的方法。但是不同地区,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师所采用各不相同的方式,在教学中往往产生的效果各有不同。在现今新课改的形式下,我们提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也离不开分层次教学。下面就我在数学教学中关于分层次教学的几点做法,在此提出以供商榷。
一、关于分层次教学的理解
教材内容在不违背教材的科学性、严谨性的前提下,以“双基”为中心,分为基本内容、基本解题方法、基本技能、综合分析、灵活巧妙的解题思路培养等不同层次,按学生基础程度的差异、智力因素的差异、对学科兴趣的差异、接受知识能力的差异等因素,准确掌握学生的情况,在教学中使学生的“能力”尽量与知识层次“对号入座”,以达到满负荷的学习状态,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具体做法
1.上课
在新课讲授中以掌握基本知识为主,在教材中每节课都设计了一些实际问题,我们可先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然后根据学生理解的程度,教师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基本问题要学困生回答,一般问题让中等学生回答,技巧性问题要脑子反应快、分析能力强的学生回答。然后再让学生讨论,这样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就会形成一种跳起来摘果子的态势,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兴趣大增。当然,教师的语言也要尽可能幽默,举例子也要尽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以提高上课的艺术性来增强上课效果。
2.学生练习和布置作业时也要分层次进行
理解能力差的以理解内容为主,适当选取一些较容易的题目练习或作业,中间水平的学生以习题部分中的相应题目练习或作业,好学生除完成教科书上的相应作业外,还可适当选取课外相应作业。同时,教师还要自编一些适合学生的相应题目,供学生练习做作业。
3.检查
平时的检查,也要按问题的难易程度分类,找相应的学生回答,尽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受伤害,不易拔高难度来针对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这样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辅导
在指導学生的学习上,根据学生的能力要逐步提高,不可产生断层。对尖子生的培养除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指导外,课外辅导也特别重要。在方法上要做到可行的指导,同时还可推荐给学生合适的课外读物或资料,使他们不断汲以营养。完成适当的课外作业,每周检查,及时纠正解题的方法、技巧,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等,不断地开阔学生视野。对学困生的培养,在知识上只能“喂饱”,解题方法的理解也只能是最基本的,往往是学习越不好,知识遗忘越快,所以教师还要及时检查,督促学生进行阶段性复习。在巩固如识的基础上逐步增加知识的深度。与此同时,还可安排学生进行“结对子”等活动,一个尖子生带一个学困生,让学生之间进行互相检查,在平时的学习和作业中还可指导,以补教师检查的不足。
因为在学生理解或讲述时,互相没有恐惧心理,讲得放心,问得随意,效果往往好于教师集体辅导,充分发挥了小老师的作用。
5.成立数学兴趣小组
以一个尖子生带一个学困生,再夹两个中等生的学习小组的形式共同学习,无论在平时的上课分组讨论,还是在单元复习、章节复习或总复习中,教师总结完基本内容、基本解题方法后,都会布置适当的作业分小组讨论完成,这时尖子生理所当然的就是中心发言人,能够收到领好带差的学习效果。同时四人之间还可以互相提问、竞相问答,讨论解决难题,或者是对同一个问题独立完成,汇报解题过程,能收到一题多解的效果,从而开阔了学生的解题思路。这样做往往能涉及教材内容各方面的知识点,学生学习兴趣高,易掌握所学内容和学习方法。达到群学、互学、自学相互交替进行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6.考试检查也是分层次出题
一份试卷,出三类题目:第一类,题目只涉及基本内容和最基本的方法。第二类,题目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分析能用基本方法解决。第三类,综合型题,此类题目包含知识点多,解题方法较复杂。其中第一类为必做题。第二类让中间以上学生做、第三类只要求尖子生做。分量上第一类题目占70%,第二类题目占20%,第三类题目占10%。考核上,学困生答对60%过关,中间生答对80%左右过关,尖子生答对90%左右过关。这样做对好、中、学困生在不同尺度上要求,谁都有压力,谁都有盼头,激励、竞争机制自然而成,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分层次教学的目的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不是说把好、中、学困生永远固定在一个层次上。好与不好是相对的,教师要时刻注意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当一有进步就马上把他提上来,使他永远能够吃上劲。对尖子生的跌落及时分析原因,及时指导,保持领头人的优势。学困生层次的人数只能减少,不能增加;尖子生层次的人数只能增加,不能减少。这样做有利于使学生不断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丁学文.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策略与反思[J].考试周刊,2010(26).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