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企业财务评价的研究
2015-05-30张爱霞
张爱霞
[摘要]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企业可持续发展关乎整个社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财务管理的不断革新,相应的财务评价也应与时俱进。本文在分析现行企业财务评价体系的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原有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改善和丰富,从而构建适应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企业;财务评价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30.139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财务管理的不断革新,相应的财务评价也应与时俱进。在当前我国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让企业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解决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面临的各种新问题,支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重新审视现行的企业财务评价体系,使之朝着更加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1 建立可持续财务评价指标的意义
1.1 对各利益相关者具有积极意义
对企业管理层来说,建立可持续发展财务评价体系可以为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同时,也能激励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对政府来说,建立可持续发展财务评价体系可以作为政府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及生态环境考核的参考,政府可以以此来考核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政策;对投资者来说,建立可持续发展财务评价体系可以作为选择投资的依据;对企业员工来说,建立可持续发展财务评价体系有助于增强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对社会团体来说,建立可持续发展财务评价体系可以作为其监督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标准,能更好地发挥社会团体监督的作用。
1.2 可持续发展和企业业绩有着直接对应、相互依存的关系
基于可持续发展企业财务评价应当处于经济、社会、生态的三维作用之下,当三者同时都表现出良性特征时,代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当三者表现出恶性特征时,则会带来企业业绩的整体衰退。将可持续发展与企业财务评价相结合,就是主张经济效益要与履行社会责任、生态环境保护相联系,将社会责任和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要素一起作为衡量企业业绩水平的客观标准。
2 可持续发展观下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2.1 经济性指标
(1) 偿债能力指标。企业拥有足够的偿债能力,其经营活动才能正常运行。现行的企业偿债能力是通过资产对负债的保障程度来衡量的,这种评价方式不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要求。
(2) 盈利能力指标。企业盈利能力除用传统的销售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等指标来衡量外,还应该引人经济附加值(EVA)指标,EVA反映企业的价值创造情况,是企业最终的财务结果。以EVA作为核心评价指标,可以突出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企业业绩评价“创造企业价值”的导向,从而建立起企业战略和各项业务活动与企业价值的逻辑联系。
(3) 周转能力指标。企业周转能力是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基础和补充,是评价企业对供、产、销各个环节的管理能力和资产营运效率的重要指标。
2.2 社会性指标
①综合社会效益。企业的综合社会效益指标总体反映企业的社会效益,社会效益越大,该指标值越大。②政府、社会公众。企业对政府的责任主要体现在纳税和吸收就业这两个方面,可以通过计算纳税贡献率、就业贡献率等指标来衡量。同时还要为提高在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公众基础,企业还必须积极承担对社会公众的责任。③员工。此处选取的指标主要用于衡量公司对员工利益的关注程度和对员工成长所做的努力程度,如员工报酬率职工福利计提率等。④供应商。企业要采取正当的方式获取利润,不能压榨上、下游企业,在上、下游企业之间必须采取公平交易的方式,从而达成溅信的商业,以实现共同发展,反映占用供应商的时间长短和对供应商利益保障程度是选取的主要指标。⑤客户。具体体现在,企业要根据客户的消费取向,向其提供优质的产品及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真正做到顾客就是上帝。⑥产品和服务。反映企业新产品利润、企业研发水平是选取的主要指标,如创新产品增效率、R&D投入率、科研效益率等。
3 现行企业财务评价体系存在问题
3.1 过分依赖财务指标,忽略非财务指标
我国现行财务评价系统采用的大部分是财务指标,基础数据只要来源于企业公布的财务资料,它评价的就是企业的财务业绩,这不但具有片面性,而且评价结果也可能会失真,达不到预期的评价效果。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比如政府行为、技术进步、市场需求改变及竞争对手采取的活动等都对于公司的经营成败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多地在客户、人才、学习与成长能力等方面得以反映出来。非财务信息开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经变成投资者、管理者、供应商、客户越来越重视的一个方面。譬如从基础管理水平、发展创新能力、经营发展战略和在岗员工的素质可以看出一个公司未来的运营情况和发展能力;从经营者的素质、产品市场占有率可以看出一个公司的营运能力。
3.2 价值取向偏重企业自身
价值取向是回答企业为谁存在的问题,决定着一个企业经营政策和财务政策的选择,并决定企业的财务评价主体和内容。我国现有的企业价值取向更多的还是较低层次的股东价值取向,还只是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局限于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过程和状况,并没有考虑到企业对内部利益相关者(员工、股东)和外部利益相关者(顾客、供应商、所在社区和工会组织、政府)的责任对企业效益、业绩的提升作用。这必然造成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忽视,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不注重社会公益等社会责任缺失,不利于企业和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3 未充分考虑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我国传统财务评价体系一般分为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及发展能力分析。有关评价指标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各个方面的能力大小,但是并不能综合地说明一个企业的强弱。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企业能否培育、强化和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能否获得持续竞争优势、获得超额收益的根本。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的立身之本,同时也是企业的发展之道。核心竞争力可以从人力资本、技术创新、设备及管理协调等因素进行分析,而评价这些因素的信息在我国现行的财务评价体系中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4 可持续发展观下实现企业财务评价体系的对策
4.1 重新界定企业财务目标
企业财务目标的界定决定着企业财务评价的方向和方法的选择。传统的财务目标主要包括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都是以考虑经济利益为中心的,属于经济性评价领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企业财务目标应该重新定位,即应在有利于实现社会效益、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根据可持续发展观,应以“综合效益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目标不仅要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还需要重视包括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其他方面的共同利益。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条件下,企业谋求自身盈利最大化无可厚非,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还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一个缺乏社会责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企业是得不到社会认可和公众尊重的,企业也会因为种种短期行为而断送前程。虽然履行社会责任可能在短期内会影响企业的利润,但是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财务目标体现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有利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4.2 兼顾企业各利益相关者
企业是多个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契约联合体,各契约主体的利益和目标有所不同,过分强调任何一方的利益都可能导致企业不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兼顾如股东、雇员、债权人、用户、供应商、政府、社会公众在内的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权益资本是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需的,因此其提供者股东的利益应该首先得到满足。但其他利益相关者如雇员、债权人等也为企业发展贡献了人力资本和债务资本,其利益的实现构成了企业价值目标实现的约束条件。能否处理好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对企业而言,既是机会也是挑战。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建设性的关系对企业来说是发展的机会;而如果在某方面对利益相关者造成损害,则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