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爱》女性独立形象再思考

2015-05-30王湘敏

作家·下半月 2015年3期
关键词:简·爱

摘要 《简·爱》成书于19世纪的英国,在世界文坛上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本文结合小说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个人因素,对小说主人公简·爱及配角伯莎·梅森进行分析,从主人公经历的五个阶段分析作者与角色之间的异同,作者创作的过程,发掘角色成长的因素,分析角色为我们带来的思考和价值。

关键词:《简·爱》 自由意识 女性主权

英国小说《简·爱》是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于19世纪的一部脍炙人口的小说,塑造出了百余年不朽的文学形象。小说中对女性形象的描写入木三分,令人记忆深刻。女主人公简·爱虽然没有美丽的容貌,却较之以往的女性多了一份坚强勇敢,在男性主权的社会中,她勇于追求自由和尊严。简在盖茨海德府长大,在罗沃德学校学习,在桑菲尔德庄园工作,这其中的种种经历都表现出简对自由平等和女性权益的追求,最后毅然决然遵从自己的内心,终于得到了爱情和幸福。小说中另一个作为配角出现的女性角色伯莎·梅森,虽然没有作者过多的笔墨描述,也往往被读者忽视,但是却是作者对女性悲剧命运的展示。在小说中,伯莎·梅森被大众认为是个疯子,锁在阴暗的阁楼中度过多年时光,肮脏的环境和难以想象的伤害始终伴随着她。也许伯莎·梅森从前是一位优雅的女士,最终却被世事的压迫逼疯。与简相反的是,伯莎·梅森从不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对待自己一贯保持着沉默,遭到父亲和丈夫的背叛,在阴暗阁楼度过余生,这是女性另一种人生的写照。在此,我们分析简人生中的五个重要阶段,去了解作者塑造这个从不谙世事成长为成熟女性的形象,能够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并且试图去解构伯莎·梅森的经历和人生,分析其悲惨的原由。

一 简·爱人生中的抗争

1 最初的反抗——盖茨海德府

在故事的开始,作者便描绘出女主人公简·爱的生活场景,这个场景不仅是简整个童年的生活地点,也是小说故事的开端。盖茨海德府的女主人便是简的舅母,舅母由于丈夫临终前的遗嘱,要求她把简收养而将简留在了家里。然而,这个舅母对这个外甥女并不喜欢,把简和其他孩子隔离开来,甚至把简当作眼中钉,想方设法将其拔除,简的童年便是在舅母的虐待下度过的。悲惨的童年生活不仅在简年幼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也埋下了坚定信念反抗到底的种子。这便是简在日后用自己的方式对世界做出反抗行为的内因,也使得简在反抗过程中信念坚定从不退缩,终于赢来了属于自己的胜利。

简在很小的时候便父母双亡,失去双亲庇护的她几乎一无所有,作者借男孩里德之口道出了简在舅母家里人眼中甚至社会中是什么样子。里德认为,简应该去讨饭,而不应该和他们家里人一起过日子,充分表明了大家对简的歧视。但是,在面对里德蛮横的找茬时,简丝毫没有示弱,而是做出了应有的反击,反击的结果便是“与里德进行了小孩子之间的扭打”。此刻,简的反抗心理和追求自尊的性格已经对读者有所展现。

2 人生第二站——罗沃德学校

由于简的舅母想摆脱她这个负担,最终决定把简送去罗沃德学校,而简坦然接受,表明她不愿再在舅母身边生活,受够了这种没有尊严的日子。罗沃德寄宿学校是一所孤儿院校,由于也是一所教会学校,教规异常严厉。正如伪君子的院长洛克赫斯特所言,“其使命便是节制这些姑娘的肉欲”,院长洛克赫斯特是位伪君子,并没有对孤儿院的孩子提供应有的保护,而是对孤儿院的孩子进行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摧残,这里的生活对包括简在内的所有孩子都如同地狱一般。唯独学监玛丽亚·谭波尔小姐,她的教育对简的人生影响巨大。

在学校中还有另一个对简人生影响巨大的人物,就是简的好友海伦。然而,海伦并没有像简那样,对悲剧的命运做出反抗,只是默默忍受着一切。作为基督信奉者的海伦,期待着主来拯救她的那天,然而她没有等来被拯救的那天,在一次大的斑疹伤寒中去世了。谭波尔小姐和海伦对简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如果没有谭波尔小姐和海伦,就不会有简日后独特的性格。是她们让简明白了在日后的反抗中,不要那么的盲目,对待人和事物也应学会包容和爱,而不是对人心存怨恨,让简的人格更加立体和丰满。

3 人生的转折点——桑菲尔德庄园

谭波尔小姐出嫁的事件推动了简离开罗沃德学校的想法,最终简在报纸上登载的招聘启示中找到了一份工作,她便随着这份工作来到了桑菲尔德庄园。在简的一次外出散步中,偶遇了从国外归来的庄园主罗切斯特,虽然初次见面罗切斯特给简的印象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人,对简的态度也是时好时坏。然而,简不屈不挠、勇于反抗的性格引起了罗切斯特的注意,当她对罗切斯特说出激烈的言语时,使其对她更加刮目相看。罗切斯特是一个善良并且渴望自由的人,他时常出国旅行,但是没能遇见真爱,反而常常遭到背叛。之后的种种遭遇使得簡和罗切斯特这两个追求与梦想相同的人逐渐了解了彼此,直到相爱。之后,罗切斯特向简求婚,两人计划步入婚姻殿堂。但就在婚礼悄然进行时,突然有人出面作证,罗切斯特已婚的事情被揭穿,虽然罗切斯特的妻子是一个疯子,但是简依然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小说讲到这里,简的尊严和爱情产生了无比巨大的冲突,在这个需要做出选择的问题上,简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己的尊严。终于,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简孤身一人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

4 戏剧性的发生——圣·约翰家

离开桑菲尔德庄园后,简一路风餐露宿,历经磨难,流浪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终于得到好心的牧师圣·约翰的帮助,有了落脚点,并且在当地的小学中任教。然而戏剧性的是,约翰居然是简的一个远方表亲。简又从叔父那里继承了一笔遗产,然而她却坚持将这笔遗产同约翰平分,简的善良打动了约翰。在桑菲尔德庄园,对于尊严和爱情的选择是简人生中的一个考验,那么到这里,乡村小学便是简的第二个考验。在生活中,简接受了作为一名卑微乡村教师这个职业,尽心尽力地去完成自己的工作,终于完成了自己不依靠他人的梦想。而圣·约翰认为简适合做一名牧师的妻子,在他决定去印度传教时,向简求婚。从各方面讲,约翰都是完美的男性,博学多才,相貌出众,同时他还救助过简。然而,简再一次选择为自己而不是为他人,她拒绝了约翰的求婚,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在简的内心深处,并不愿意为宗教而活,不愿做神的仆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简的人物性格到这时已经变得完整了,她有主见、有尊严、思想独立、内心完整,是一个丰满且独特的文学艺术形象。

5 最后的归属——重返桑菲尔德庄园

当简再一次回到桑菲尔德庄园时,一场无情的大火已经使这里面目全非,曾经的房子都已不见。但是,正如简告诉自己的“我的旅途结束了”一样,简依然认为,这里是她最终的归属地,她的旅途应该在这里结束。在昏暗又漫长的夕阳下,简来到这个曾经繁荣的桑菲尔德庄园,那里还有着那个等待他的人,还有着本应该属于她的生活。尽管罗切斯特因为大火而残疾,但是他的心依然属于简,依然愿意为简燃烧。当然,每个故事都有结局,而这些结局有圆满的,也有遗憾的,作者最终为简找到了归属,给了这个故事一个完美的结局。作者用这种方式,赞同了简的所作所为,她的反抗,她追求尊严,这在一个男权社会是相当难得的。简所追求的人生,是以平等和自由为前提的,建立在一个理解、尊重、包容的大环境下,同时也建立在男女平等的基石之上。

二 伯莎·梅森人生中的抗争

正如上文所说,小说中还存在一个女性角色,这个往往被人忽视的角色就是伯莎·梅森。这个女性在小说中是一个疯子般的形象,她做过许多可怕的事,但是究其原由,她和简·爱一样,是一个悲惨女性的真实写照。伯莎·梅森曾经是一个商人的女儿,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只不过她和简不同,她的人生都是由他人安排好的,并没有自己做主。伯莎·梅森迫于父亲的压力嫁给了罗切斯特,那时的她还在为将来的日子憧憬,日后相夫教子的生活仿佛在她眼前展现。然而,伯莎·梅森却被丈夫关到了阁楼,原因是她是一个疯子。那么她究竟是如何从正常人转变为疯子的,这个问题我们不得而知。伯莎·梅森的丈夫罗切斯特在小说中不断地表示自己是受害者,他的婚姻只是一个阴谋,让自己成为被人同情的一方。于是,伯莎·梅森在经历了许多欺骗和背叛之后,也选择了用自己的方式抗争。

1 烧毁罗切斯特的房间

桑菲尔德庄园举办了大型的聚会,有许多上层人士,但是作为女主人的伯莎·梅森却被锁在肮脏昏暗的阁楼。这个时候伯莎·梅森的恨第一次爆发出来,她在深夜想办法打破了门,冲到了罗切斯特的房间,她要葬送这个毁掉自己的男人,于是放火烧掉了罗切斯特的房间。

2 杀死了自己兄弟

当伯莎·梅森的弟弟前来桑菲尔德庄园拜访的时候,伯莎·梅森的恨第二次爆发了出来。她在深夜潜入弟弟的房间,将匕首插进了他的胸膛。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姐姐如此憎恨弟弟,是因为他们对伯莎·梅森的背叛,把伯莎·梅森的幸福断送,于是她对他们做出了反抗。

3 将简的面纱撕毁

在简和罗切斯特成婚的前一夜,伯莎·梅森的恨第三次爆发,她潜入简的房间,拿起简面纱戴在头上,看着镜子中自己曾经憧憬的模样,想到那个毁掉自己一生,将自己逼瘋的男人抛弃了自己另娶他人时,她狠狠的将面纱撕毁,以此来宣泄自己内心的愤怒。

4 烧毁桑菲尔德庄园

放火烧毁桑菲尔德庄园是伯莎·梅森的第四次报复,也是她抗争的终点。庄园在别人眼里的繁华,在她眼中如同地狱,这里葬送了伯莎·梅森的青春。最终,伯莎·梅森放了一把很大很大的火,将这个庄园和自己一同烧毁,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的愤怒。而那大火就如同伯莎·梅森心中的怒火一般,久久不能平息。

综上所述,伯莎·梅森虽然可怕,但她和简一样,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抗争。简的抗争中有着更多的包容和理解,她追求自由独立,公平公正。伯莎·梅森的抗争则来得更直接一些,更深层的说,她是在复仇。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伯莎·梅森是一个疯狂的愤怒的简,她的所做所为其实也表达了简心中的想法。她们的命运有着诸多相似之处,而简通过自己的抗争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但是梅森却始终是一个被世间遗忘的角色。梅森所做的更直接一些的抗争,其实是简内心中曾经敢想却一直不敢做的抗争。简和梅森都是勇敢的,她们都用自己的方式对男权社会进行了反抗。然而,简的反抗是一种温和的反抗,这种方式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最终,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人们尊重她。而伯莎·梅森则用了一种极端的方式反抗,匕首,火焰,这些她反抗时使用的武器太过于极端,使得这种行为被人们认为是疯狂。作者塑造简·爱和伯莎·梅森这两个角色,是对时代提出的质疑。她们生活在一个男权主义的年代,她们都应该是时代抗争的代表,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对这个不公平的社会做出反抗,虽然她们的方式不同,但是都会对社会提出反问,带给人们思考。

参考文献:

[1] 夏洛蒂·勃朗特,祝庆英译:《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

[2] 陈妹波:《论〈简·爱〉中的性别意识形态》,《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

[3] 韦德三:《论简·爱的反抗性格》,《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2期。

[4] 皮海兵:《谈〈简·爱〉的女性主义意识》,《沧桑》,2005年第5期。

(王湘敏,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简·爱
浅议《简·爱》中罗切斯特的蜕变之路
从《简·爱》中的男主人公形象看女性意识隐现
《简·爱》中生态主义伦理观视角解读
从《简·爱》中的女权主义论对现代女性的影响
从自我认同角度对比《简·爱》和《呼啸山庄》中的女权意识
从女权主义的视角看《简·爱》
《简·爱》练习
略述《简·爱》中的女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