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哥特文学角度解读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
2015-05-30徐黄丽
摘要 艾米莉·勃朗特创作的《呼啸山庄》是世界文学史中最为优秀的女性文学作品之一,她在文学创作中汲取了哥特小说的精华,运用了一系列哥特式艺术手法进行书写,使得《呼啸山庄》这部作品蒙上了一层恐怖与神秘的面纱。在此过程中,艾米莉·勃朗特所创作的《呼啸山庄》对哥特文学特征做出了继承与发展,也正因如此,维多利亚时期所创作的《呼啸山庄》在喧嚣、繁华的工业时代中显得卓尔不群。本文以哥特文学为视角,从《呼啸山庄》中的人物塑造、环境刻画、情节设置以及场景设置等方面对《呼啸山庄》中哥特文学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呼啸山庄》 哥特文学特征 艾米莉·勃朗特
黑色浪漫主义是哥特文学所具有的重要特征,这种黑色文学虽然没有对现实社会中的正面价值观进行表现,但是却通过对人性以及社会中阴暗面的揭露来推动人们对人性以及社会的认知与思考,因此,惩恶扬善成为了哥特文学中的重要思想内涵,而哥特文学所具有的这种思想内涵也使哥特文学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在《呼啸山庄》中,艾米莉·勃朗特通过小说作品中体现出的哥特式的特征而对爱与恨以及善与恶做出了深刻的刻画,并使用自身深沉的情感和强烈的激情对小说中人物的思想和情感进行深度开拓,致力人物内心的表现及人性背离与回归的揭示。虽然哥特文学具有阴暗沉重的基调,但是对这些内容的刻画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小说作品中充满阴霾的环境描写。同时,艾米莉·勃朗特在对哥特文学特点做出继承与表现的基础上,通过对自身想象力的利用而实现了哥特传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这种结合也让哥特文学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激情与内涵。
一 哥特文学特征在人物与环境描写中的体现
在英国哥特文学中,人物形象主要包括恶棍英雄、教徒、脆弱女子与鬼怪。其中恶棍英雄形象往往遭受着种种苦难,虽然邪恶但是又十分迷人。显然,《呼啸山庄》中的艾米莉·勃朗特所塑造的希斯克利夫形象就是一个典型的恶棍英雄。在《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是一名具有争议的人物,他强烈的复仇欲望导致他受到了评论家以及读者的厌恶与排斥。艾米莉·勃朗特的姐姐夏洛蒂·勃朗特在序言中对希斯克利夫给予了这样的评价:“只有希斯克利夫才真正是百罪莫赎,在他那直奔地狱的道路上从没有一次偏离过方向。”希斯克利夫的名字来源于老恩肖死去的儿子,在童年时期,希斯克利夫受到了各种歧视与欺辱,虽然表面上希斯克利夫忍气吞声,但是伺机报复的心理却让他产生了一系列变态的行为。希斯克利夫将辛德雷变为赌徒与酒鬼、让辛德雷的儿子成为奴仆、引诱伊莎贝拉与自己私奔并对其实施暴力,即便是在将凯瑟琳折磨至死后,他依旧没有停止复仇,并将自身的委屈、愤怒等都发泄在小凯瑟琳与小林顿身上。从希斯克利夫的一生可以看出,希斯克利夫实现了从受害者向施暴者的转变,虽然他能够让他人感受到痛苦,但是在此过程中他所承受的痛苦也并不逊于他人。在爱恨情仇的交织中,希斯克利夫的形象既让人厌恶,又让人怜悯。在《呼啸山庄》中,约瑟夫扮演着哥特文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徒形象,这一人物具有着阴险的性格,并且这一人物也是导致希斯克利夫出现变态心理与变态行为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约瑟夫需要每晚吟诵经文,并要求他人与自己做一样的事情。虽然如此,但是约瑟夫面对希斯克利夫诱骗伊莎贝拉私奔这件事情时却选择冷眼旁观,并处处与伊莎贝拉作对。这种虚伪庸俗的角度形象对哥特文学中的人物描写传统做出了继承。在《呼啸山庄》中,无论是恶棍英雄还是教徒形象都是以施暴者出现的,而脆弱的女性则成为了受虐者。柔弱的少女是哥特文学中重要的标配元素,这种人物形象往往具有悲惨的命运,并在饱受摧残的同时和恶棍英雄形象以及教徒形象构成了鲜明对比。伊莎贝拉则是这类形象的主要代表。如同其他哥特文学作品一样,柔弱的伊莎贝拉被恶棍英雄希斯克利夫引诱与迫害,这让纯真如天使的伊莎贝拉走入了黑暗的地狱。同时,伊莎贝拉的悲剧命运与自身的性格也具有很大关系。伊莎贝拉向往美好爱情,在众人劝说无效的情况下,伊莎贝拉选择与希斯克利夫私奔。之后的痛苦也仅仅能够向佣人进行倾诉。虽然最终伊莎贝拉逃离呼啸山庄,但是仍旧客死他乡。无论是从人物性格还是故事情节发展来看,伊莎贝拉这一形象都是哥特文学中典型的柔弱女子形象,而这一形象的塑造,也呈现出了恶棍英雄、虚伪教徒与柔弱少女之间所具有的反差。
另外,哥特文学所具有的恐怖氛围也始终笼罩着《呼啸山庄》。“‘呼啸山庄是希斯克利夫住宅的名称。‘呼啸一词在当地具有特殊的意义,它可以用来形容这座山庄在大自然逞威的日子里所承受的风啸雨吼……只需要看一看山庄尽头的那几株萎靡不振、倾斜得厉害的枞树,那一排瘦削的都向一边倒的荆棘(它们好像伸出手来,乞求阳光的布施),也许你就能捉摸出从山边沿刮来的那一股北风的猛劲儿了。多亏当初造屋的时候,建筑师有先见之明,把它盖得特别结实——狭窄的窗子深深嵌在墙壁里,两边墙角用凸出的大石块保护着。”艾米莉·勃朗特对呼啸山庄的环境做出了这样的描写,虽然这种描写和哥特文学中具有阴森恐怖特点的城堡并不相同,但是却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如同那些城堡一样的荒凉感、禁闭感等,这种阅读体验让人觉得神秘而又不寒而栗。对呼啸山庄所做出的这种环境刻画不仅能够体现出北方荒原所具有的独特气息,并且也作为荒原中人文和人性的意象,同时为整部作品奠定了哥特基调。当凯瑟琳决定嫁给林顿时,希斯克利夫的心情十分悲愤,而与这种心情相对应的是艾米莉·勃朗特所描绘出的具有哥特特征的环境,“像千军万马般的狂风暴雨降落到山庄上来了。只听得又是风吼,又是雷轰,接着一声巨响,宅子一角的一株大树倒下来了”。暴雨以及被暴雨摧毁的树木就像是希斯克利夫的情绪以及对自身情绪的发泄,这种惊心动魄的环境叙述虽然并不像一般的哥特小说环境描写一样具有阴森恐怖的特点,但是却和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情感相得益彰,从而产生更加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而当洛克伍德来到荒原后,他所面临的整个世界都具有着哥特特征,在呼啸山庄中,人们对他的态度如同覆盖地面的大雪一样冰冷,当地的人們对洛克伍德不仅没有亲切的问候和微笑,甚至对洛克伍德抱有仇恨与憎恶的态度。这里的人就像恶狗一样随时可能将洛克伍德咬上一口。而当地人们所具有的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人性主要是因为他们受到残酷的压迫,从而导致了他们情感以及心灵的扭曲。而洛克伍德所表现出的不知所措与坐立不安也体现出了这种冷漠人性的无法忍受。
二 哥特文学特征在情节与场景设置中的体现
哥特文学中的故事情节以及场景设置总是给人以怪诞与恐怖的感觉,其中与幽灵或魔鬼等所进行的交流、对死亡的描写成为了塑造这种故事情节与场景设置的重要手段。在基督教的影响下,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中多次使用了鬼混、魔鬼、有鬼附体等词汇,宗教所产生的压抑影响使艾米莉·勃朗特不自觉地向读者传递着恐怖信号。另外,艾米莉的人生中经过了母亲、哥哥、妹妹的去世,这種对死亡的起身感受也让将艾米莉·勃朗特笼罩在阴影中,但是同时也让艾米丽·勃朗特具有了面对死亡以及书写死亡的勇气。因此,在《呼啸山庄》中具有着许多死亡意向和死亡事件,并且死亡的形式也包括精神死亡、肉体死亡、他杀以及自杀等。并且这些作为故事情节的死亡事件也成为了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老恩肖的死亡使希斯克利夫的生活开始走向苦难,弗兰西斯的死亡让辛德雷走向堕落,凯瑟琳的死亡使希斯克利夫的精神走向癫狂,而小林顿以及埃德加的死亡则让希斯克利夫完成了自身的复仇。与早期哥特文学中过多描写血腥恐怖场景不同的是,《呼啸山庄》中对死亡的表现更重视对环境以及情感的描写。例如,在老肖恩死亡的那个夜晚,“野风绕着宅子咆哮,在烟囱里怒吼,那声势就像一场暴风雨卷来一般。”艾米莉·勃朗特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塑造了沉重、悲伤以及可怕的氛围。而在凯瑟琳死后,希斯克利夫“把头往多节的树干上撞去,抬起眼来,干号着,不像一个人,而像一头快要给刀子和枪尖痛死的野兽”。这种描写展现出了希斯克利夫的悲痛与癫狂,甚至展现出了希斯克利夫希望与凯瑟琳一起同眠地下的渴望。而在希斯克利夫的死亡描写中,一种神秘的力量指引着希斯克利夫的灵魂离开了自己的肉体,这种与幽灵事件相似的描写也体现出了明显的哥特文学特征。
另外,哥特文学中对人鬼相通的描写也对《呼啸山庄》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如《呼啸山庄》对洛克伍德梦境的塑造就使用了梦境与死亡之后的世界联系起来:在凯瑟琳死后,希斯克利夫沉浸在痛苦之中,他再回到呼啸山庄是通过破窗而入来对自己的痛苦进行发泄。在多年之后,洛克伍德来到凯瑟琳住过的房间,梦境中看到了凯瑟琳的归来,苍白的脸庞以及凄楚的呜咽让洛克伍德充满了恐惧,在和凯瑟琳的拉扯中,被窗户碎玻璃割破的胳膊流出了鲜血并渗透了床单。事实上,洛克伍德与凯瑟琳从未蒙面,因此洛克伍德相信他所见到的是凯瑟琳的亡灵。而仍旧深爱着凯瑟琳的希斯克利夫更加深信这种看法,因此希斯克利夫表达出了这种观点:“我很相信鬼魂,我相信它们能够,而且的确是生存在我们中间!”在对这一情节的描写中,无论是亡灵、沾满血迹的手还是被打碎的玻璃窗都具有着浓重的哥特文学色彩,这种场景不仅能够让读者产生恐怖的心理体验,同时能够实现与真实世界中真实事件的重合。这种具有哥特文学特点的情节与细节描述表达出了希斯克利夫运用亡灵说来对自身痛苦抚慰的情感,同时也为希斯克利夫的殉情以及恋人之间最终的团聚进行了铺垫。小说结尾处描写了希斯克利夫在死亡之后灵魂得到了解脱,并且与凯瑟琳的灵魂一起飘荡在荒原之中,至此,小说中所描述的所有爱恨情仇都具有了山岗的基调,并且这一结局的怪诞以及神秘莫测也让小说具有了神秘感以及震撼人心的文学力量。
综上所述,《呼啸山庄》虽然面世于维多利亚时代,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文学中显现得那么卓尔不群,它所具有的现代性,吸引了众多的读者与文学批评家进行解读探讨,这也决定了对《呼啸山庄》中的哥特文学特征做出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艾米莉·勃朗特摆脱了维多利亚时期文学创作的流行范式,通过塑造哥特式的人物、哥特式的环境、哥特式的情节以及哥特式的场景来使《呼啸山庄》体现出了对哥特文学传统的继承。当然这种继承并没有过分追求对恐怖心理以及其他感官刺激的塑造,而是更加重视对情感的表达。也正是因为《呼啸山庄》中所蕴含的哥特文学特征以及这些哥特文学特点与其他哥特文学作品的差异,才使《呼啸山庄》具有了经久不衰、别具一格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董静、何琼:《论〈呼啸山庄〉的哥特式特征》,《世界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2] 黄禄善:《英国哥特式小说研究:历史与现状》,《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3] 陈茂林:《回归自然 返璞归真——〈呼啸山庄〉的生态批评》,《外语教学》,2007年第1期。
[4] 赵一玲:《试析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自我追求——〈呼啸山庄〉两代女主人公解读》,《电影评介》,2006年第15期。
[5] 吉平:《和谐与冲突:论〈呼啸山庄〉中的自然与文明》,《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徐黄丽,汉口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