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的初中体育教学

2015-05-30冯超

新校园(下) 2015年3期
关键词:终身体育个性发展体育教学

冯超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初中体育教学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改进。新课程强调目标统领教材,根据课程特点构建了五个领域、三个层次的目标体系,确定了依据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因此,课堂教学的开展应根据教学目标来组织进行。

关键词:新课程;体育教学;个性发展;终身体育

一、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与反思

1.从“增强体质”到“健康第一”的飞跃。传统体育教学把增强体质作为第一目的,而新课程则把“健康第一”放在首位,粗看二者似乎大同小异,其实质却反映出了教学理念的一个飞跃。首先是健康概念的扩展,即从过去单纯生理健康发展到现在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三维健康观。增强体质是单纯的生物学改造,而健康第一的内涵远大于此,反映了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精神。在新课程下,我们不但要培养学生强壮的体魄,更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2.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传统体育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师者发令,学者顺从,整齐划一,千篇一律。这样往往极大地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新课程把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放在相当重要的地位,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注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持续性。初中学生由于身心发育、年龄、家庭遗传等的差异,身体素质差异很大,而传统体育强调统一。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标准,统一的上课,对一部分学生的发展十分不利。新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并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3.适当淡化体育的竞技成分,加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传统体育比较强调技术教学,较多地选用竞技运动项目作为教学内容,按竞技运动技术的标准进行体育教学,这样做的最直接缺陷就是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地要求学生掌握技术,使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无法体会运动本身所带来的乐趣,导致一部分学生厌恶体育运动,走出校门后,很少自觉进行体育锻炼,阻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而新课程则认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二、如何开展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新课程强调目标统领教材,根据课程特点构建了五个领域、三个层次的目标体系,确定了依据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因此,课堂教学的开展应根据教学目标来组织进行。由此可见,确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五个领域、三个层次的目标制订学年教学目标,再按学年教学目标来制订年度目标,依次类推,最后到单元计划、课时计划的制订。教学目标应注意设计的具体性、科学性和可测性,课堂教學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课前展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目标,激励学生达标。教师应在每堂课的开始,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本课的目标,然后围绕目标展开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

第二,精心设问,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合作是新的学习方式的三大特征,也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体现。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探究、尝试。问题的设计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大胆探究尝试,在探究尝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三,尽量采用游戏、比赛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体验到运动所带来的愉悦感,从而产生强大、持久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兴奋占优势,兴奋抑制转换快,好奇心重,上进心强,故适度变换教学手段会取得比较好的课堂效果。

第四,加强理论指导。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必要的理论、体育常识的指导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实践和锻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在学生探究尝试后,教师应及时指导、鼓励,对错误的结果加强分析指导,并尽可能地和理论知识相结合,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然后再实践提高。

第五,逐步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蕴涵着一定的教学思想、内容和方法,有稳定而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和具体的教学活动程序和方式。现阶段各种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我们应大胆借鉴、创新和发展,在认真学习把握新课程标准、性质、理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王强.论体育教育目标的飞跃[J].体育教育,2000(5).

[2]张建海.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1996(1).

猜你喜欢

终身体育个性发展体育教学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对高中体育篮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终身体育习惯影响因素与策略
终身体育目标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探讨
对于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初探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