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职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
2015-05-30徐建军
徐建军
摘 要: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使学生将来能真正成为德识才学于一体的高级计算机人才,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倡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素质教育融入到计算机教学中去,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
关键词: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教学模式
技校的特点是培养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工作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教学中如果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错估或低估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经验以及个体差异,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使学生将来能真正成为德识才学于一体的高级计算机人才,我们应該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倡多种教学手段,把素质教育融入到计算机教学中去,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
一、技校计算机课程的特点
计算机基础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操作,教学围绕Windows XP、 Office2003以及网络的内容,有很强的实践性。刚上课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时间长了,大部分学生觉得越学越难、越学越枯燥,有的学生还产生不知道怎么学甚至不想学的想法。还有一些学生很少接触计算机,所以面对电脑的时候既想动手试试,又怕弄坏电脑。这就要求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克服无从下手的心理障碍,让学生的动手能力甚至包括想象力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另外,社会对技校学生的偏见也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同时,通过网络,学生的信息来源非常广泛,外界对他们的诱惑很大,所以枯燥的课堂学习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大部分学生热衷于网络游戏等,无心学习。这些学生掌握知识不牢固,但智力并不差,他们有敏捷的思维,较强的动手能力。所以,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二、改变教学模式,融合多种教法
1.利用分层教学,发挥学生个性。班级授课的教育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是计算机课上,很多城市学生家里都有电脑,有些学生已经通过其他渠道学过相关的计算机知识,但也有不少来自乡村的学生从来没碰过计算机,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教学改革。比如讲Office 2003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差异,并对他们进行分组。在教学中将学生分为A、B、C三层,A层:掌握五笔打字、Word、Excel的基础知识,上课能注意听讲,参与教学活动,改变学习习惯;B层: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五笔打字速度快,能独立排版编辑,上课专心听讲,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性;C层:培养较强的分析和灵活运用能力,进行办公应用高级培训,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如分层提问、分层练习、分层作业、分层测验等,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让各层学生都有与自己水平相适应的学习目标和练习。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方法选择不同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
2.采用重点示例演示,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示例教学是“例中学”和“做中学”的结合。Word是学习的重点,学生学习后要能熟练排版并具有一定的设计版面的能力。文本框在Word中是承前启后的,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Word2000 的编辑功能、排版及图片的处理,具有了一定的操作技能,但对于特殊的、不规则的及需要一定设计的版面却不知如何下手,文本框恰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含有文本框的示例引入:首先,给出实例。实例使用了描写大自然的文字和图片,并且利用横排和竖排文本框做了装饰,内部填充主体颜色为天蓝色和白色,效果使用了图片填充和图案填充中的球体填充。此版面中除图文混排外又有灵活的文字版面并可移动可填充。然后,提醒学生工具栏的使用及插入文本框的两种情况,并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模仿或加工教师实例进行演练。最后,通过总结,使学生把在练习过程中学习到的零碎的知识汇集成系统的整块知识以便今后灵活地运用。
3.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讲Word时,我选择情境教学法,首先在大屏幕上设计一张版面独特的“手抄报”,包含文字、插图、背景等元素,版面内容有名人名言、笑话、文摘等。学生看后兴趣大增。这时可以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及时把Word的重点、难点授完,然后以一些大的主题为背景,如制作迎世博会的宣传册,提出真实的任务情境,结合世博会的进展情况进行讲解,让学生自己确定主题,在网上搜集各类文字图片素材,设计宣传画,然后作品展示、总结交流。最后布置任务,由学生自主选择练习,如设计课程表、贺卡、报刊等。在制作过程中再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并指出解决难点的技术要点。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了非常精美的作品。
没有哪一种模式是最完美的。在教学中,采用哪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当然,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追求完美的模式,而是通过教学改革既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又不失时机、灵活地育人,全面地贯彻教育方针。
参考文献:
[1]李培祥,等.论高等师范院校教师素质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教育探索,2003(9).
[2]胡小英.优化情境教学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