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车运营是否应该合法化探究
2015-05-30党巍
党巍
[摘要]随着各类用车平台纷纷进入打车市场,人们不但多了一种出行选择,而且在出行效率、用车体验等方面得到了大大的改善。滴滴打车、华夏专车等专车公司的出现,更是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前期较为低廉的价格深受人们的追捧。但是与此同时不得不承认,政府在对其监管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包括安全问题、车辆保险不合格、出现问题后责任没有承担方等。文章从私家车运营是否有可被合法的必要为角度,进行观点的阐述。
[关键词]私家车运营;合理性;专车业务;智能交通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3079
1私家车运营出现的原因
11养车压力过大
不同地区对于车辆的控制各不相同,然而这几年社会发展速度快,国家对机动车购买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激励性政策。除了城市,乡村居民购车也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一些家庭情况不是很好的家庭也会跟跟风购买。然而,买车容易养车难,之后的养车压力让不少车主难以承受。无论是车辆的维修费用还是日益增长的养路费等,让车主苦不堪言。
12挂私牌的运营车 为了接送孩子方便,有的人专门购买了一辆面包车,顺便接其他孩子贴补费用。这样本该办理为营运车辆的车主为了节省手续费及逃避监督只办理了私家牌照。像这种运营车辆挂私家牌照的情况很是常见。
13行驶在农村的黑车中大城市里的一些退役出租车往往会流入县级市或者农村,经过非法改装后变成私人名义的黑出租或黑校车。
14难以监管的私家车非法运营为什么私家车非法运营难以监管?其主要原因就是隐蔽性强,一方面只要乘客不举报或替车主隐瞒,警察极难调查;另一方面私家车往往装有有色玻璃或用遮阳膜以及窗帘遮挡,外人难以看到车内状况。因此这成为部分私家车主非法运营的主要原因。
15市场需求
《经济观察报》总编助理、中国出租车改革课题组成员王克勤的调查结果显示:从2002年以来,他曾经用近10年时间先后走访200多个大小城镇对中国出租车业进行考察调研。在2008年,全国注册的出租车为109万辆,而没注册的黑车应该比这一数字要高出1~2倍。随着社会的继续进步,私家车数量的大幅度上升,这个数据也将继续上升,同时上升的就是市场的需求,人们的生活节奏更快,对出行的要求更高,使交通更拥堵,打车更难,从而促使私家车加入运营车辆的行列,需求才可以决定市场,加大监管
2出租车行业的不足
21定价体系缺乏弹性机制
无论是上下班还是雨雪天气等高峰时期,人们总是很难打到出租车。在高峰期,在中心城区还有主干道等车辆拥挤地区,司机会降低自己的行车意愿,从而导致市场的供给不足。在供给激增、需求减少的情况下,以“一刀切”的价格提供正常服务,其实是很困难的。像酒店、航空等服务行业,也有节假日高峰期,通常这些行业会通过涨价来调节供需平衡。
22服务模式固定化
一成不变的服务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社会进步后的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出租车乘客也有了新的要求。舒适、干净的车内环境已经是最低的要求,满足自己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例如定时、定点上车等才更符合当今的需求。同时,乘客也会对所乘坐的车辆内部条件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司机来说,司机也希望可以在弹性工作空间内服务乘客,同时也希望降低成本,不用交“份子钱”,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来提高个人收入。
3打造智能交通管理平台
平台主要负责信息的对称和资源匹配的工作。公司的车以租赁公司的车辆,同时还有白领的顺风车辆为主要运输单位。同时出租车辆都是供应的主体部分。随即而成的就是城市中的交通网,以这三种为主要类型的运营板块可以最快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每当一位乘客有这样的需求,那么就会有最近的车辆直接向消费者提供服务。
31转型监管机制
固有的转型机制以人力为主,大数据到来我们应该提高监管方式,使监管方式更合理和高效。从城市管理的角度出发,若使交通资源最优化,则需要让出租车进入智能化管理。那么政府应该合理调度出租车,以及白领顺风车等,凭借智能化的手段让车辆最优化地与出行需求匹配,减少拥堵,提升社会交通运输承载效能。
32提出智能数据分析系统
统计在不同时段、不同地区的大数据,实行新的浮动价格机制,从而解决高峰期、偏远地区的用车需求。同时利用车载GPS对行车轨迹进行监管。如若发生意外,顾客可以第一时间直接向系统进行反馈。同时,与人才市场合作,通过公安局联网去审查驾驶员是否有犯罪记录,招募没有犯罪记录的驾驶人员。
33建立匹配系统
在交通管理平台的管制下,可以就近进行车辆匹配工作,从而使空车减少,提高运输效率,同时对于运营者和消费者都可以降低自己的资源成本,使公共交通资源利用最大化。
2014年年末,深圳的突击“限购”行动引发了非常大的社会争议,因为整个行动几乎没有“缓冲期”。深圳政府的解释:深圳市机动车增长太迅猛了。的确,当一个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超过国际警戒线,如再不采取措施加以限制,将来治堵必将会付出沉痛的代价。由此可见,如何将交通资源智能匹配、使效能最大化,是城市管理的紧迫难题。依托现有交通资源,通过对现代信息、通信、控制等技术的集成应用,以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交通运输体系为目标,充分满足公众出行的多样化需求,是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标志。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市场对于公共交通工具的需求也在逐日增大,增加公共交通工具已经不再是上策了,而是一个下策。在不对资源进行完全利用时,有越来越多的车辆资源,但是效率却不够高,更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如何在不增加总交通工具数量的情况下去满足人们对于交通工具的需求,更科学地运营车辆管理以及私家车的合理调配将会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之一。治理车辆运营就像治水一样,宜疏不宜堵,需求决定市场,规范才是核心。
参考文献:
[1]陈希城市交通拥挤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1(27).
[2]郭海锋我国城市交通出行共乘模式探讨[J].综合运输,2011(4).
[3]仇保兴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的难点与对策建议[J].现代城市,2011(1).
[4]殷旅江,王晓丹,熊自权关于汽车共享服务的研究综述[J].科技创业月刊,2010(10).
[5]周泽强拼车的法律分析及规制建议[J].福建法学,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