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行医师培养制度问题研究

2015-05-30史丽波等

2015年33期

史丽波等

摘 要:我国现有的医师培养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阶段,这三个阶段相辅相成。但要对三个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建议,为我国医师培养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

现代的医学教育观念逐渐由一次性教育向阶段性终身教育转化,并已为世界各国认可。我国在医师培养方面一般要经过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医学继续教育(专科医师的终身继续医学教育)三个阶段。其中,在医学院校接受教育阶段为医师培养奠定基础,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因为是在医疗工作实践中进行的,可以紧密结合医疗岗位需要,能够巩固医学院校教育,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所以成为一名医学生成长为合格医师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和措施,是需要长期实施的。

1.我国医师培养制度现状

1.1基本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落后

传统的医学院校基本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不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而是过多地重视传授学科系统理论,其课程模式是以学科理论为中心,过多地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这与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呈现出的学科发展趋势背道而驰,这种落后的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知识面窄,社会适应性差,已无法满足医学科学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要。而新的学科发展趋势是学科高度综合化为主,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融合,出现了大量新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这种发展趋势要求经过医学院校基本医学教育走出校园的学生不仅能在工作岗位上具备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熟练运用专业知识治病救人,还要掌握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同时又要具备公共卫生常识和卫生管理能力、能够掌握外语和计算机处理能力,达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的要求,将医学理论、实际操作及管理能力有机结合,提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当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后,人们对于健康的观点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上升到具备生理上、心理上、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上的良好状态,这就要求医学生要具备与新的健康观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而传统的院校教育培养的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单方面面对疾病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是面对患者的心理需求等方面可能还缺少相应的应对方法,还不能得心应手地从综合角度处理健康问题,这就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1.2毕业后医学教育培训制度不健全

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起步较晚,各地区发展不均衡,虽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培训制度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由于我国医疗体制没有明确的界定各级医院的医疗服务模式,导致医学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在选择培训时缺乏目的性,存在盲目性。我国医学生毕业后在医院进行的医学教育的培养模式与师傅带徒弟有些相似,多数医学院校的学生离开学校后就进入医疗机构和各级卫生机构工作,工作单位一般会指派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带教老师指导,并与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同仁一起工作。这是从学校学习知识和技能到工作岗位实际操作,再通过工作岗位实际操作巩固和提高在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这样的培养方法是作为注重实践经验的医学专业培训的重要历程。但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升与和能力的发展与所在医疗机构的软件和硬件条件将密切相关,如所在医疗机构是否具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仪器;带教医师是否具有娴熟的技术能力、丰富的传授经验、认真负责的学风、良好的医德医风和人际沟通能力;医院是否重视青年医师的培养和人才梯队的建设,以及个人的勤奋程度和能力等方面。这种培养模式更多的是重视临床实践的培训,而一些医学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县乡村和社区医院,这些基层医院的软件和硬件条件与大医院存在很大的差别,这就使这些人的业务水平与和能力提升受到制约,这不利于我国医师整体素质的提高。除此之外,一些医疗机构和带教指导医师缺少严格规范的培训制度,临床基地管理不规范的现象时有发生,临床实践培训的质量还不高,相关的评估和管理办法尚未实施,这些都体现出这种培训制度的不健全,而需要进一步完善。

1.3医学继续教育不规范

医学继续教育在我国已经得到重视,并在各级医疗机构开展起来。但在实施过程中,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学继续教育工作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医学继续教育工作铺开以来,管理政出多门,项目一哄而上,为了满足广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分需求,来自各方名目繁多的各种培训班、学习班、提高班等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大量进入人们的视野,其中不乏名副其实者,但也有不少项目商业性质过重,或者授课水平较低,收费水平较高,而教学内容粗制滥造、教学时间短、学分管理混乱,这种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教育方式打着办班者与医务人员双方受益的旗号,不但破坏了政府制定的医学继续教育政策的公信力,而且使医务人员对继续教育产生抵触情绪,影响继续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不正规的继续教育扰乱了整个市场,使正规的医学继续教育项目难以开展,这些都对医学继续教育工作产生了严重干扰。

2.完善医师培养制度的建议

2.1医学院校树立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医务人员的目标

医学院校基本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该在强调掌握基本医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课程体系,适当增加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及讲座,增设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行为医学以及群体医学等相关课程。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可以多采用以问题为中心、实践为手段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应变力的全科人才为目标,使学生具有预防、诊疗、康复、保健等多方面知识和能力,在人才培养的整体结构上体现群体、预防、社会医学真正的统一。还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身体、心理等多方面开展素质教育,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

2.2完善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

师资队伍建设在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强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保证毕业后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师资队伍建设应以兼职为主,专兼职结合为原则,临床一线的专家可以凭借高等医学院校在教书育人及学术领域中的优势,与之协作,提高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为了充分发挥临床基地、社区基地的带教指导老师在毕业后医学教育中“传、帮、带”的作用,对他们也要进行严格的培训。此外,还要建设一支有敬业精神、管理能力强的管理队伍,把毕业后医学教育的教育目标、培养对象、教师、培训基地、经费等各个环节要素结合在一个统一体中,进行综合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并优化高效地实现毕业后医学教育的总目标。

2.3继续医学教育收到实效

对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加以规范可以从立法角度修订相关法律法规。首先,规范继续医学教育机构的办学资格,改变举办部门众多的不良现象,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资质认定、学分发放过程实施监管。其次,应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办学水平,从继续教育的内容安排上来看,不仅要包括业务水平提高的内容,还要包括医德医风教育和卫生法制内容、增强医师保护自己应有的权益及履行义务的法律意识、还要增加医疗卫生事业的方针政策等继续教育内容。这些都是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减少医疗过失,防范医疗纠纷的知识储备。(作者单位:牡丹江医学院)

本文系牡丹江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现行医师培养制度问题研究》(项目编号:Z2011s00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洪雁.毕业后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1):60-61.

[2] 范新生,陈蓓,刘振龙.基层医院医学继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