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5-05-30谢喻江蒋智

2015年33期
关键词: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模式

谢喻江 蒋智

摘 要:本文以“企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问卷”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卷”调研为基础,分析当前企业财务人员需求现状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从高职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专业教学内容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探讨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问卷调研;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模式

一、基于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问卷设计与调研

调查组设计了两组问卷,一是设计了“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查问卷”,以调查当前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需求状况和对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问卷”共有20题,主要涉及企业财务管理人才需求特点、能力素质要求、企业与学校一起培养学生意愿等方面。调研时间是2014年10月至12月,调研对象以四川省内各行业的国有企业、中小民营企业,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主要采用实地调研法、电子邮件收集法,通过人际关系利用电子邮件发送问卷,共发放615份,回收493份,有效问卷461份。二是设计“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卷”,对某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研。“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问卷”共有18题,主要涉及往届毕业生对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情况、实训教学体系和教师教学能力的认识和对培养计划的建议。调研时间从2014年10月至12月,调研对象主要以某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管理系2007级到2010级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为主,主要采用网络调研法,通过毕业班级QQ群,在网上设置问卷调研,共发放700份,回收553份,有效问卷512份。

二、基于问卷调研分析企业财务管理人才需求现状

(一)财务管理人才需求市场前景分析

调研对象涉及四川省内各行业的国有企业、中小民营企业,就财务管理人才需求进行问卷调研,根据已回收有效问卷分析,我们发现当前企业对财务人员需求一般,很多企业需要有经验的财务人员,特别是中小企业比较突出,他们不愿意培训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很多企业对经管类人才愿意使用一些具有专业知识的通才,特别是高职学生就业比较集中的中小企业因为人手不够,对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处理的事情除了会计核算、报税等工作外,同时还需要结合财务专业知识站在企业管理的角度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管理服务。同时,财务管理专业就业也存在很多其他经管类专业存在的不对口现象,因此,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为了满足企业实际需要,在掌握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有综合的经管类知识,站在经营管理的角度,综合分析企业财务状况,为企业管理服务。

(二)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能力要求分析

从问卷调查来看,企业最看重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占82.22%;其次是工作经验,占70.11%;第三是资格证书,占68.11%;职业素质、学历、认同企业文化,分别占50.93%、31.3%、20.59%.在最低学历的选择中,企业最低学历要求本科学历需求为54.80%,专科学历需求为39.85,研究生仅为0.93%。说明在企业选择财务人员中,能够胜任工作的职业技能最重要,其次就是工作经验,特别是小公司非常看重工作经验。同时,企业也非常看重财务类的资格证书的取得和工作中的职业素质。这说明在学校的人才培养中,应该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让学生拥有胜任企业财务工作的能力,同时,培养中要同时兼顾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和专业证书的考取教育。在专业证书的调查中,企业最看重会计从业资格证,占85.81%,其他如证券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证等都被认为有一定考取的必要性。

从专业技能看,财务人员所需具备的核心专业技能有会计核算能力、财务分析能力、纳税筹划能力、利用财务知识服务于企业管理能力,其中国有企业和大型私营企业比较注重利用财务知识服务于企业管理能力,中小企业比较看重会计核算能力和纳税筹划能力,分别占80.56%和72.56%。高职学生大多面向中小企业,应该更加重视会计核算能力和纳税筹划能力。从工作经验看,要求至少有1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占到68.04%,说明大部分企业非常看重财务人员的工作经验,特别是中小企业在调查中对财务人员的工作经验要求要高,符合中小企业不愿意花时间培养财务人员的特点。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完善整个实训教学体系,增加学生实际财务操作的能力。从职业素质看,财务人员所需具备的职业素质有道德操守、法律意识、工作严谨认真等,这是由财务工作要求精确、严谨并要求完全按照规定办事决定,学校教育对此应更加重视,加强学生的经济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培养,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操守并严格守法的财务管理人才。

(三)财务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工作胜任情况分析

问卷调查显示,认为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基本可以胜任财务工作的占66.32%,总体来看基本能够适应工作需要。专业技能欠缺,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效结合,学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跟工作需要有一定的差距,被企业认为是财务管理毕业生不能完全适应企业要求的原因。同时,部分应届毕业生要克服眼高手低、职业稳定性差,过于计较付出和回报等缺点,要注重跟前辈学习,增强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责任心等,努力提高职业能力和素质,适应职场的需要。

三、基于问卷调研分析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现状-以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调研发现,大部分学生觉得财务管理专业学习的就是会计,没有明确觉得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区别,选择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为会计核算人才的比例为50.61%,选择不清楚的占20.52%。可见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虽都有相应的培养目标,但过于抽象化,仅仅停留在培养方案中,学生真正明确理解培养目标的人数不多,让很多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没有很好的规划整个大学生活中的学习,无法真正实现培养目标满足企业需求。

(二)课程内容与未来实际需要有差距,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好

调研发现,认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知识与实际脱节的比重达53.42%,认为学习的技能不足以应对工作实际需要的比重占64.56%。由此可见,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庞杂,课程内容实用性不够,与实际工作脱节严重。同时,学生认为实训课程的效果不好,学习的技能不足以应对未来工作的需要,他们认为原因在于学校的实训环境不好,很多实习课没有真正接触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导致实训课还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真正掌握好专业技能。

(三)教学方式死板,教师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调研发现,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对专业教学不满意,特别是实训教学手段死板,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实际操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根据企业实际需要调整教学内容,改变“填鸭式”教学方法,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手段,运用与实际集合的教学素材,结合实际工作环境,进行仿真或者完全真实模拟教学,提高学生真实动手能力,能够在以后工作中实现学习与工作更好的对接。学校应该安排教师每年进行培训和下企业锻炼,熟悉新的专业知识,掌握最新的专业技能。

四、基于就业导向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一)准确定位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生通过大学学习财务管理专业最终要达到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调研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一般要求具有基本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对其他知识也要求涉猎。比如,搞财务管理特别需要了解企业工程技术,能够根据企业工艺分析企业成本,进行成本管理。60.52%以上的问卷显示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通才+专才”的高素质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不仅应掌握会计核算、财务分析、税收筹划、利用财务知识服务整个企业管理等专业技能,还应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管理能力,同时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道德操守和法律意识等。

(二)树立专业教育新理念,并做好学科的定位。

1.树立专业教育新理念。

据调查显示,高职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比较集中在中小民营企业,这些企业要求的财务管理人才,既要求掌握财务核算的技术、方法和程序,具有娴熟的业务操作技能,更要求从业人员懂得行业的相关知识,并具备完成企业要求的税收筹划、财务规划等技能。因此,要树立专业教育新理念,围绕企业职业岗位需求来构建课程体系,对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进行分解,构建相关课程来实现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培养目标。

2.对于高职的财务管理专业来说,学科定位应偏向会计核算。

在学科定位上,众多国内学者认为财务是指单位在经营和再生产过程中与资金或资产有关的事务,及其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而会计一般是指核算,对单位经营和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资金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核算和监督的方法,以提高经济效益。但根据调查显示,高职类财务管理毕业生毕业后更多的从事的是会计核算工作,特别是应聘之初,就业单位非常看重毕业生的会计核算功底。高职类财务管理毕业多就业于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岗位,对会计核算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要求高于财务分析、决策等管理知识技能。因此,我们认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科定位应偏向会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能够适应未来会计工作的需要。

(三)课程体系的构建

市场需求决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在“通才+专才”的高素质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重实践”的市场需求。“厚基础”是指公共基础课程开设的内容要丰富,涉及面要宽广,使学生具有“通才”的深厚功底;“宽口径”要求所开设的课程应适应企业业务的需要,应将经管类学科的知识交叉融入课程体系,构建学生综合应用管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重能力、重实践”要求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应加强实训体系构建,使学生毕业时掌握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课模块、经管类学科平台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和校内校外实训模块组成。

(1)通识课模块包括公共选必修课程与公共选修课程,公开必修课包括大学语文、大学英语、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经济应用数学、体育等;公共选修课程包括自然学科与艺术类选修课程。通识模块涉及面广,体现厚基础的综合素质培养目标。

(2)经管类学科平台课,即专业基础课,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经济法、统计学、企业资源计划等。学科平台课设置应注重不同管理类学科知识交叉渗透,培养学生利用综合管理知识从整个企业经营和发展的角度分析问和决策,并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宽口径的设计要求。

(3)专业课模块,包括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包括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收筹划、财务信息化、财务分析等;专业选修课包括证券投资实务、资产评估、审计实务等。专业课模块主要满足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掌握会计核算、税收缴纳和筹划、财务软件使用、财务分析和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做到专。

(4)实践环节模块。实践环节模块由财会基本技能实习、财务会计实习、财务分析实习、审计与纳税申报业务实习、财务信息化与财务软件实习、ERP沙盘模拟与财务管理案例实习、资金运作实习、毕业论文与毕业实习等环节构成。实践环节模块主要满足能力框架中专业技能要素培养的需要,使学生毕业时具备基本相关的财务技能来增强工作的适应性。

(四)优化教学内容,采用应用型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技能培训和考核。

进行教学改革,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采用应用型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技能。安排专任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到企业进行调研或挂职锻炼,让老师们参与到企业实际中去,挖掘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将企业的素材可以作为教学的内容,同时锻炼教师实际操作的技能,让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更加的符合企业实际需要;支持教师参加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高级会计师等资格证书考试,并在相关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等兼职,着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实际业务能力。建立系统的教师专业技能考核机制,根据市场对财务专业知识能力实际需要的变化考核教师的持续学习能力,通过多种形式,打造一支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五)重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建立财务管理专业校内专业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建立专业模拟实训室,包括会计手工实训室、财务信息化实训室、财务管理实训室和财务综合应用实训室,建立仿真实训环境,分层递进式的根据技能训练规律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逐渐掌握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等工作所需要技能,提升学生会计核算能力、财务分析与决策能力、会计监督能力、利用财务管理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并通过实际仿真环境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校内专业实训室的创建和完善是财务管理专业实训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据调查显示,多数企业无法接受大量的财务管理在校学生进行实习,同时,很多企业从保护自己企业商业秘密的角度考虑,也不愿实习的在校生接触真正的财务操作,所以,这个时候要实现大量的财务专业在校生能够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必须建立仿真的专业实训室进行实训。

(2)建立校企长效合作机制,建立财务管理专业校外专业实训基地。企业有实际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学校有学生能够参与到企业的工作中,可以为企业节约资源;企业实际的工作环境可以为学生构建基于实际工作环境的实践平台。学校与银行、管理咨询公司、证券公司、企业等单位建立稳定的实习关系,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完善中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了解企业,让学生对工作环境有一个感知认识,还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锻炼工作实际能力。学校邀请企业家、财务总监、有经验的财务人员等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深度,培养学生积极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通过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为学生提供接触实际工作的机会,使学生学以致用,学习企业最需要的实际技能,增强实际业务操作能力。

猜你喜欢

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模式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能源行业网络安全人才需求与培养探讨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呼伦贝尔地区蒙医专业人才需求与教学改革
中国海归人才需求地图
浅谈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及人才需求
关于3D打印技术与技能人才需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