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讲评与作文教学
2015-05-30魏再应
魏再应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避免只以考试为中心的功利教学方式,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价值观,设计系统有序的教学方案,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表达能力。同时,在作文讲评中,教师应该积极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其在互评的过程中增强学习积极性,学习彼此的优点,共同进步。教师在作文讲评中还要抓住重点,避免泛泛而谈,阶段性针对性地对某一两个问题进行讲解。
【关键词】作文;讲评;教学;初中语文
前言:
作文教学与讲评是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是作文教学的目的所在。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写作成果的综合评价,旨在通过批阅,修改,发现学生作文写作中优点,指出不足,从而引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然而,目前的作文教学和作文讲评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语文教师需要对此引起重视,研究对策,提高作文教学水平与质量。
一、作文讲评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作文讲评,作为作文写作训练的最后一个环节,它将本次作文的命题,指导,批改,评价环节串了起来,在作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作文讲评通过对学生写作实践的批阅,对作文的命题和学生写作成果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其次,在批改评价的基础上,将学生作文中体现出的优缺点对照语文课程中的文章,在作文教学中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学生将其上升到写作规律的层次进行把握,为下次的写作训练提供借鉴。作文讲评不仅能够使学生加深对写作的理解,学习掌握写作技巧,而且在作文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作文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二、作文教学与作文讲评的现状
1、作文教学的现状
作文教学以考试为中心。现阶段,分数成为学生学习成功的唯一衡量标准,初中生面临着中考的升学压力,教师同样也面临着帮助学生顺利升学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之下,获取高分数的功利主义成为当下的主流教育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的驱使下,作文教学由于不像其他学科那样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成绩,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也选择了以应试为目的的背模板,模仿优秀范文等教学方式,相应地,学生也在作文训练过程中喜欢走捷径,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背素材,背佳句。这样的教学现状,往往是导致了一大批高分,千篇一率的文章,学生在作文中很少体现自身的经历、情感、体会。这种做法以及产生的结果,是有悖于作文教学精神的。另外,这种考试为中心的教学也导致了作文教学方法的随意和混乱,教师往往只是挑出来几个中考的热点作文题材和作文命题让学生练习,以中考高分作文作为教学素材,殊不知,作文教学应当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这个过程应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写作水平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高,一蹴而就是行不通的。
2、作文讲评的现状
作文讲评效率低效果差。在大多数的学生和教师看来,作文讲评的主体应当是教师,教师几乎承担了所有学生作文的审阅、批改,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样做,一方面必然导致了教师工作量的加大,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作文讲评的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承担了作文讲评的大小事宜,难免力不从心,在大量重复的作文批改中失去批改兴趣和积极性,无法对每一位学生的作文都做出详细分析和指导,学生作文评语中频繁出现“生动形象”、“语言流畅”等无关痛痒的评价词汇,学生在看到教师的评语后,无法产生共鸣,也不能深刻理解自己文章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结果是教师的辛苦付出没有得到相应回报,学生的写作水平原地踏步。作文讲评的低效率和差效果会成为作文教学中的一大障碍,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受不到成就感,失去动力。
三、作文教學与作文讲评应注意的问题
1、作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注意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写作,是一个体现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彰显学生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的过程。许多学生在上作文课时都有这样的感受,就是提起笔来,却不知要写什么,要如何下笔,导致这种现象的绝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学生腹中空空,即使是背诵了大量的素材,句子,也需要一段时间来搜索和整理。如果一个学生腹有诗书,生活体验丰富,有人文精神,那么这个学生必然能厚积薄发,快速地找到作文主题的切入点,下笔有神。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第二课堂”的学习,也就是生活中的积累,只有密切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才能使学生在写作中得心应手。
其次,教学要循序渐进,阶梯式进步。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是一个锻炼思维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养成写作习惯的过程,既然是一个过程,那么就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来。为了迎合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作文教学也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任何拔苗助长的行为都会违背学生的学习规律,得不到好的效果。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写作的基本功教起,将基础打扎实,进而向更高层次的教学迈进,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呈阶梯式的进步。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事半功倍,学生也能在不断地进步中找到成就感和写作的乐趣,比起追求一蹴而就,教师和学生都倍感压力的做法,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2、作文讲评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讲评要准备充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在作文讲评之前需要准备充分的讲解素材。这些素材是教师在作文批改过程中积累的。教师在作文批改时发现学生作文的优缺点,并及时记录,同时挑出与训练目的相符和不符的典型事例。根据这些批改记录和正反事例,教师对每次作文训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出总结,进行讲解。充足的讲解素材不但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有针对性,有重点,还能使讲解详细全面,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其次,讲评要以鼓励为主。虽然在作文批改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学生作文中的很多不足,但是教师在讲评时应尽量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对学生的作文多作鼓励,少作批评,如果有需要指正的地方,也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采用正确的方式。因为写作与其他科目不同,其他科目学习与表达的大多都是客观真理,很少涉及学生的主观思想,而写作是学生的一个主观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个人意志和思想价值观以及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就使得学生的作文风格各异,各有千秋,当然也各有各的问题。如果教师在讲评过程中点名批评或者否定某个学生的作文,那样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创作热情,对写作越来越失去信心和兴趣。因此,作文讲评要以鼓励为主,对学生多作肯定。
最后,讲评要结合实际案例。作文讲评要注意不能拘泥于概念的讲解,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在讲评时,教师必须要结合实际的案例对所讲知识点进行非常具体清晰的阐释。在选择实际案例时,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挑选,讲评时,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明白要怎样写,不能怎样写,这样写与那样写的效果有什么区别。最后,通过总结归纳,将案例所体现出来的写作技巧上升到写作规律层面,让学生加以把握和运用。
四、作文教学与作文讲评的对策
1、作文教学的对策
第一,摒弃功利心态,树立正确写作价值观。当前以考试为中心的作文教学带来了诸多问题,比如,重视写作形式而轻视写作内容,重视课内训练而轻视课外积累。这些问题表明,当前的作文教学价值观违背了写作原本的精神和意图。要使作文教学達到本来的目的,教师和学生都应当摒弃“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分数”的功利心态,树立正确的写作价值观。写作,应当是一个积累,运用和表达的创作过程,一篇好的文章不仅仅要文辞优美,有技巧,更要感情充沛,体现作者的思想观点、人文情怀。
第二,形成系统有序的教学过程,做到有的放矢。任何事情要做好,都要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和步骤。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取得期望的成效和结果,必须制定一个科学系统、合理有序的教学过程。首先,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制定阶段性的目标,有的放矢。其次,根据每一阶段的目标搜集教学素材,制定教学计划,有条理有顺序的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有步骤、有目标的系统性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每一次的写作训练中都有相应的收获,从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并阶梯式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2、作文讲评的对策
第一,学生参与评价,教师复评讲解。针对教师一人承担作文评讲的各种事宜所导致的评讲低效性和效果不佳,应当让学生参与作文评价。让学生之间互相批改作文,一是能够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二是能够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调动学习积极性,三是能让学生在批改他人作文的过程中学习写作技巧,在交流中得到进步。学生参与评价,虽不需要教师再精改细评,但也并不代表教师就不需要再对学生的作文发表意见,学生的认知和评价毕竟还是生疏和缺乏经验的,很多问题可能注意不到,因此,教师在学生互评之后,应当再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一个大致的复评,以找到一些个别的和普遍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讲解。
第二,讲评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印象。教师在作文讲评过程中若是泛泛而谈,很容易使学生在听完后感觉一片混乱,听了不少,却每一个都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没有透彻的理解,这样,学生在评讲中收益甚微。因此,教师在每次的作文讲评中要抓住几个重点,针对这几个重点做详细的讲解,务必使学生在听完后,对这几点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和全面透彻的理解与掌握。换言之,教师在讲评中要追求质量,而不是数量,不期望学生一次掌握太多要领,只要求学生能把讲解的几个要领掌握好,能够熟练运用。
结语:
作文教学与作文讲评在提高初中生语文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语文教师应当在作文教学与作文讲评实践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优化教学方案,采用高效的教学方式和讲评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牛波.当前我国中学作文讲评的弊病及应对策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07:124-126.
[2]姚毅.提高作文讲评课实效性的策略[J].文学教育(上),2011,02:62.
[3]段秀丽.重视作文讲评 提高作文教学质量[J].才智,2012,15:71.
[4]运启业.浅谈作文讲评的意义、方式及其应注意的要点[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6,0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