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竞争力理论文献综述

2015-05-30陶天航

中国市场 2015年38期
关键词:竞争力商业银行

陶天航

[摘要]随着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金融体系的规模、效率、抗风险能力已成为促进或制约一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它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制度,经济环境,经济制度,技术条件,文化背景,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下,商业银行的生存能力、核心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相结合的综合竞争能力。我们把这种综合竞争能力称作商业银行竞争力,它在银行业的发展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决定了它必然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焦点。本文专门对国内外有关商业银行竞争力理论的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求为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理论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竞争力;商业银行;理论综述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8130

1前言

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国内商业银行与欧美发达国家的老牌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未来中国的商业银行要想在世界银行界拥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有我们自己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理论,以便为今后的生存、竞争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2早期商业银行竞争力理论综述

21古典经济学的竞争理论

亚当·斯密最早研究了竞争力,并在他的经典著作《国富论》中将其发展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经济哲学理论。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的核心是只有充分自由的市场才可以让国家财富不断增长。具体来说就是政府对于市场的盲目干预最终会导致市场运作发生紊乱,国家财富下降,而对于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事业来说,若让其自由发展,参与者自由竞争,最终不仅会增加参与者个体的利益,还会促进社会总体利益的增长。

大卫·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学说。他认为只要竞争没有受到国家政府的干预,充分存在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那么供给与需求就会无形中保持一致[2]。

按照他们的观点,银行业内的所有商业银行只要能够充分的竞争,没有遭受任何国家政府的行政干预,那么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提高是必然的。

22产业竞争力理论

20世纪30年代,梅森(ESMasson)和贝恩(JSBain)在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JRboinson)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竞争理论,即SCP(结构—行为—绩效)理论[3]。原本的产业竞争力分析是静态单向的,是以经验分析方法为主要分析方法的分析理论,但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以及新型的博弈分析工具的出现,其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现代产业竞争力理论阶段[4]。现代产业竞争力理论的研究范围增加了企业的产权状态与产权结构这两个因素,并将其作为企业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的重要部分,这是与原本产业竞争力理论最大的不同点。

产业竞争力理论用产权结构、国家政策以及企业的利润率、规模效益等指标来评价其竞争力,初步勾画出了用来研究产业竞争力的一个基本分析框架。这一理论对于现代商业银行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3现代商业银行竞争力理论综述

31波特竞争力模型

波特(Porter Mihceal,1980一1990)在《竞争优势》、《竞争战略》、《国家竞争力优势》、《全球产业中的竞争》和《竞争论》这五本书中阐明了产业竞争力影响主要来自内部与外部。外部因素很简单,就是企业对外部影响的应对能力[5],而内部因素则是由五种作用力组成,它们分别是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砍价能力、卖方砍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

国际上公认波特的竞争力理论是所有竞争力理论中相对比较成熟的一种理论,它给我们的商业银行竞争力理论的研究提供的一个全新的视野,强调了商业银行若想有效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外部与内部影响因素,尤其是内部的那五种作用力的影响。

32银行业竞争力理论

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主要根据商业银行对整体经济的作用和影响程度来衡量该商业银行的竞争力[6]。它们认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主要包括银行规模、中央银行政策、银行资产额、存贷款利差以及法律监督。由于英国《银行家》对世界各个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排名具有很悠久的历史,其在国际金融界也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从而它的评价指标必然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它的评估指标包括:资产、资本资产比率、利润、经营状况。

4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理论综述

41比较分析理论

以焦瑾璞(2002)[7]为代表的学者们提出了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研究的理论模型,认为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包括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竞争环境和竞争态势这四个方面,并根据这四个方面定量分析了四大国有上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该理论的局限在于没有考虑定性的影响因素。

42综合系统理论

以朱纯福(2002)[8]为代表的学者根据一些国际著名评级机构的评级方法,认为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受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共同作用影响,这种影响是具有系统性的。外部因素有:司法制度的健全性、监管的有效性、经济景气情况和经营环境;内部因素有:盈利能力、银行经济资本、风险结构、银行营运价值、银行品牌效应、产权与公司治理、非利息收入、新业务和新技术、经营策略与管理质量。该理论的局限性在于只能进行定性的描述,可操作性不强。

43其他

其他学者则是采用不同的实证方法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但是没有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李元旭等(2000)[9]结合企业的特征和上市商业银行经营货币资金活动的特点,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法对银行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聂莉萍、毛定祥(2004)[10]也有相似的研究。范伟强(2001)[11]通过运用指标数据逐一进行对比的方法对国有上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比较和分析。宋文昌(2007)[12]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五家上市的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从规模指标、监管指标、发展指标和竞争指标四大方面展开定量研究。运用比较分析法评价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学者还有很多。然而另外一些学者另辟蹊径,建立了包含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的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对潜在竞争力和现实竞争力分别运用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因子分析法(李双文(2005)[13])、加权评分法和因子分析法(裴云兰(2007[14])、主成分分析法(迟国泰、郑杏果、杨中原(2009)[15])、因子分析法(魏倩(2008))进行了实证分析。

5评述

竞争理论在西方国家已发展了相当长的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其自由竞争思想强烈地影响了早期西方经济世界的发展。一直到19世纪70年代,从自由竞争中不断发展出的垄断资本致使完全自由竞争模式受到寡头垄断模式的威胁,竞争机制的研究才扩大了经济分析的范围,出现了重点关注产业内企业竞争发展的SCP分析。美国哈佛大学的波特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又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使产业竞争力理论的研究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要研究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就不能照搬西方的相关理论,因为它们并未将中国当前影响竞争力的特殊因素,如体制因素包括在内。

国外专门针对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研究很少,大多都是一些指标评测与排名,具有时限性,并且没有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国内的相关研究大多都是些指标的对比与分析,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没有一个系统的量化模型。由于对业务创新,金融监管等这些构成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其他因素分析评价不够,导致提出的相关建议与对策不够具体与全面,仍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现实环境加以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培雷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陈雨露现代金融理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3]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戴伯勋,沈宏达现代产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5]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6]焦瑾璞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7]焦瑾璞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8]朱纯福银行竞争力评价方法及其指标体系的构建[J].金融论坛,2002(10)

[9]李元旭中国非国有上市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力比较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0(3)

[10]聂莉萍,毛定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能力统计分析[J].商业研究,2004(24)

[11]范伟强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估与比较[J].南开经济研究,2001(3)

[12]宋文昌国内上市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3)

[13]李双文我国国有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5

[14]裴云兰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

[15]迟国泰,郑杏果,杨中原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国有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J].管理学报,2009(2)

猜你喜欢

竞争力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如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开拓进取 提升设计院核心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