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幼儿亲子依恋与同伴交往的关系
2015-05-30孙雪莲李汶聪牛立蕊
孙雪莲?李汶聪?牛立蕊
摘 要:依恋理论已经成为理解儿童早期社会情绪和人格发展的主导途径。本文以北京市某寄宿制幼儿园大、中、小班幼儿为被试对象,使用问卷调查、同伴提名等方式,提供了一个测量3~6岁幼儿对亲子依恋安全性的便捷、可靠的工具,从而有利于开展依恋研究,为依恋研究提供依据,探讨寄宿制幼儿园亲子依恋与其同伴交往的关系。
关键词:寄宿制;亲子依恋;同伴关系
一、问题的提出
在国内,关于幼儿依恋主要是普通幼儿园的依恋和同伴的实证研究,但是目前在我国,许多家庭无暇照顾孩子,很多孩子被送到寄宿制学校,所以我们有必要研究寄宿制幼儿在亲子依恋与同伴依恋中的发展情况。所以本文出于如上考虑,提出了如下问题:
(1)寄宿制幼儿亲子依恋、同伴依恋的特点是怎样的呢?
(2)寄宿制幼儿的亲子依恋与同伴关系又是什么呢?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项目选取北京市某幼儿园大、中、小班寄宿幼儿9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小班30人,中班30人,大班30人,回收有效数据为85人,有效回收率为94%。同时向其父母及带班老师了解研究所涉及的部分信息。
2.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工PPA的修订版测量幼儿的亲子依恋与同伴依恋状况。修订版将父母依恋分量表一分为二,发展成独立的母亲依恋及父亲依恋两个分量表,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和同伴依恋分别有25题。
3.施测
施测由该项目成员组织,以班为单位团体施测,事先对项目成员进行培训,项目在7天内完成。
三、研究结果
1.寄宿制儿童亲子依恋的发展特征
研究表明,男女幼儿在父亲依恋、母亲依恋的得分并无显著差异;在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上的得分小班和中班、大班年级学生有显著差异。小班幼儿的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的得分显著高于中班、大班幼儿。中班和大班幼儿没有显著差异。在维度上,小班幼儿的父亲信任和母亲沟通的得分显著高于中班、大班幼儿。小班幼儿的父亲疏离和母亲疏离的得分显著低于中班、大班幼儿。
2.寄宿制儿童同伴依恋的发展特征
男女幼儿在同伴依恋的得分上有显著差异。在维度上,同伴信任的得分有显著差异,同伴沟通的得分有显著差异。女孩的同伴依恋好于男孩。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儿的同伴依恋差异不显著。
3.寄宿制幼儿亲子依恋与其同伴交往的关系
从整体上看,父母依恋与同伴依恋的得分显著相关。在维度上,除同伴沟通与父亲疏离,母亲依恋与父亲疏离,同伴疏离与母亲沟通,同伴信任与母亲疏离,同伴沟通与母亲疏离外,其他维度的得分均显著相关。
四、寄宿幼儿亲子依恋与同伴依恋质量关系的讨论
1.寄宿制幼儿亲子依恋的特征
由统计结果看到,男女幼儿在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上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小班幼儿的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的得分显著高于中班、大班幼儿。中班和大班幼儿没有显著差异。在维度上,小班幼儿的父亲信任和母亲沟通的得分显著高于中班、大班幼儿。这是由于处于小班幼儿的自我意识还不是很强,与父母的关系仍然比较亲密且带有儿童期依恋的特点,喜欢与父母分享,遇到挫折的时候会想寻求父母的支持。
2.寄宿制幼儿同伴依恋的特征
由统计结果看到,女孩在同伴依恋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孩。在维度上,女孩在同伴沟通和同伴信任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孩。
3.寄宿制幼儿亲子依恋与同伴依恋的关系
寄宿制幼儿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间相关最强,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并且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三者之间的相关也很高,同样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这与Gretchen和Biesecker的研究结果一致,即父亲和母亲依恋有强相关,两者都与同伴依恋有积极的相关。
五、建议
寄宿制儿童既面临特殊的生活环境,又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亲子教育的缺失使其心理和生理的成长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创设宽松愉快的生活氛围和精神环境,能使幼儿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其身心的需要;允许幼儿有自选的活动,能与同伴一起游戏,加强同伴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Gay C.Armsden,Mark T.Greenberg.The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sychology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J].Journal of Youth andAdolescence,1987,16(05).
[2]John Bowlby. Attachment and Loss[M].New York:Basie Books,1980.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