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鲍德熹说电影

2015-05-30喻若然

综艺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玉娇龙章子怡李安

喻若然

故事在东方

中国现在的电影潮流很奇怪,变成了电视的另一个媒体。我们观众居然要花钱去影院看综艺节目。我觉得这是因为观众过去看的好电影太少。我们的电影不是很用心在培养新一代观众。电影不应该只是牟利,应该要发扬电影文化。现在我们在文化上是落后的。

看看中国每年引进的好莱坞大片,全是爆米花大片,应该多引进一些有思想内涵、真正优质的影片。我不是说好莱坞电影有多不好,但是他们的故事也都已经枯竭了。所以为什么好莱坞老是说“故事在东方”。我们本身就有最多的故事,应该好好挖掘。

两个会流行的电影题材

中国有两个题材一定会流行起來,一个是魔幻,一个是科幻。魔幻我们暂时只能拍建国以前的,可以把古代神话传说放进去;而科幻是讲未来的,有很多假定空间。我们的题材有很多框框,我们呼吁国家能给创造者多一点想象空间。我小时候是60年代,我看《十万个为什么》,就开始展开想象,我们未来是什么样?鬼魂是什么样?这些都是可以想象的,只要对我们社会没有伤害,也没有危害大众安全,应该都是可以的。

中国特效的问题

大家老在吐槽中国电影的特效,你得首先知道好莱坞特效花了多少钱。《阿凡达》接近3亿美元制作费,其中不低于1.5-2亿是特效费。李安的《少年派》1.2亿美元制作,有7000万美元是特效,其中人工占了90%,10%是特效公司的一点利润。好莱坞的优秀特效师,薪酬在5万元-10万。一个电影的特效核心团队,不会低于100个人,都是拿这个薪酬的。要有这样的核心团队,你才能做出好莱坞水准的特效。而且,正常的后期特效不能少于10个月。中国电影的后期往往没有这么多时间,《钟馗伏魔》只有6个月,所以它其实可以更好的。

中国电影的一大弊病是,前期把钱花得七七八八,后面不怎么花钱,这是绝对错误的理念。后期是最需要花钱的,你要的音效特效全部都要用时间和钱堆积起来。

担心市场泡沫

现在内地电影投资人大多不是专业人士,多是从地产界、网络界转过来的。好莱坞六大公司都是职业做电影的,这是很大区别。而我们一看到青年题材、爱情片卖座,拍!看到综艺节目卖座,拍!哗,几百部一起来。我们缺少真正的电影人老板。“我们的老板”,用六个字形容:急财、急色、急利。为什么不去思考中国观众未来一两年会看什么电影?我担心中国电影市场泡沫某一天会像香港电影一样爆破。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也是一个危险的时代,就看往哪个方向走。但总体来讲是我是很有信心的。国家欣欣向荣,电影就会跟上去,一定是跟着国家的运气一直往上走。时势造英雄,绝对不是英雄造时势。

李安的影响

李安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处理演员的“状态”。他经常讲这个词。《卧虎藏龙》里面,罗小虎老想勾引玉娇龙,玉娇龙也很倔强不肯从。就在晚上,小虎拿起她的脚把刺拔出来。李安希望章子怡坐在那里像这样(翘起一只腿,挺胸撑双手斜躺在沙发上),但他绝对不会直接跟章子怡说你要演得性感一点,而是希望她自然地呈现那种状态。所以你看到章子怡那个动作,没有对白,但是你完全知道她什么意思。我现在处理复杂感情戏的时候就会想到李安所说的“状态”。

摄影对我最大的训练是善解人意,去理解导演在想什么。李慕白追玉娇龙进竹林,追进去干吗呢?你要去琢磨内在的涵义。李安当时拍戏太辛苦,心脏不好,进了医院,我们都很担心。拍摄前两天,我自己去问导演:这场戏是不是可以用“意乱情迷”来形容?他想了想说,可以。竹子就是屏障,李慕白不是看不到玉娇龙,而是隐约看到。竹子在当中起到了化学作用。拍摄角度上不是用传统的仰拍在天上飞来飞去,而是可以平视,甚至从高处看下来,让整个竹海成为背景。整场戏像一首诗。这场戏难拍得不得了,拍了整整15天,最后变成了经典。

猜你喜欢

玉娇龙章子怡李安
青梅竹马
不做房间里最聪明的人
《卧虎藏龙》: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玉娇龙
章子怡 要为自己活一次
章子怡:出演《哥斯拉2》,是为了“开眼”!
反抗与救赎
——玉娇龙形象的再解读
章子怡 好演员的诞生
人生久了,便不再飞了
给我一个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