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与应对

2015-05-30孙凤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4期
关键词:应对意识形态挑战

孙凤

摘要:在社会生活领域中,意识形态具有整合功能、批判功能和教育功能。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社会思潮多元化、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化等挑战,要以民生富裕引领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以社会公平正义引导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以党的作风建设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关键词:意识形态;挑战;应对

一、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

意识形态是指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社会的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以下社会功能:

整合功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意识形态的整合就意味着在尊重各民族、各阶层多元的价值观念和信仰追求的基础上,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发挥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实现意识形态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的聚合和统领。

批判功能——为国家文化安全提供思想武器。社会意识形态对与其性质相同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形态采取维护态度,反之,对一些非主流意识形态特别是反主流意识形态发挥着批判的功能,这也是一个国家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体现。

教育功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正确指引。通过教化,把统治阶级所制定的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以合法的思想维度的方式,内化为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完成和达到维护的目的。

二、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

(一)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化

表现在:有些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飘忽不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信心不足,存在“信仰危机”,不信马列信鬼神,丧失了最起码的党性原则。群众中也不乏有存在问题者,特别是年轻人,对星座、算命很感兴趣,现在的算命网站生意很是红火,还有一些人对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充满向往,热衷于过“洋生活”、“洋节日”,马克思主义被淡化和边缘化。

(二)社会失范、道德滑坡,诚信缺失

市场经济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比如导致人们的评价标准过于物化,把获得丰厚的物质待遇作为自己终身的奋斗目标。拜物主义盛行,物欲横流,对物的过度崇拜会导致价值观的错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会受到严重冲击,使得西方价值观体系与我国的价值观体系之间出现严重冲突,以致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受到一些冲击,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导下的价值观体系受到了质疑和动摇。

(三)社会思潮多元化

新自由主义、宪政民主论、普世价值论、历史虚无主义是在当代中国影响较大的几种社会思潮。新自由主义认为,市场万能是万能的,宏观调控扼杀了市场的活力,反对公有制,认为国有企业是“国家垄断”,应该“全面私有化”,实质上是要削弱政府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改变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宣扬西方宪政民主,认为中国“有宪法无宪政”,实质是把党的领导与宪法对立起来,通过西方宪政民主思想来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希望把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搬到中国,实现改旗易帜。还有“普世价值”论的一些论调机具迷惑性欺骗性,它的目的就是想混淆西方价值观与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用西方价值观念来取代我们的价值观。这些非马克思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需要我们高度警惕。

(四)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日益加剧

当今世界各种反华势力不断向我们渗透反华思想以及西化思想,把思想文化领域作为他们当今的前沿阵地。我们必须高度警惕这几年来,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进行的渗透日益隐晦,他们有的利用现代传媒手段,比如电影,进行思想渗透;有的通过文化商品向社会大众渗透他们的各种价值观;还有的假借教育和学术交流,向高端学者或者高级知识分子等社会精英群体渗透TM的价值观。在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下,我国一部分人的价值观趋于西方化,极少数人成为西方代理人,使国家向心力有所松动,直接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

三、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以民生富裕引领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意识形态的生命力从根本上来源于对现实利益关系的及时回应和正确表达。意识形态是否可以得到人们的认同并不在于它的理论本身有多么正确,逻辑表达有多么严密,而在于能否直接实现人们的各种利益诉求。民生问题向来是大事,因为它涉及到每个老百姓的生计问题,所以它会影响乃至决定国家是否发展,社会是否进步,政权是否兴亡。所以一个政党必须注重社会建设,真心实意解决民生问题,才能最终赢得民心,也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其执政地位,如果哪一个政党不关注民生,它的执政地位早晚会被动摇。

(二)以社会公平正义引导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如何评价意识形态能否获得人们的认同呢?其本身必须具有合理性,此外还得看它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解释力度。每个人都渴望公平、公正,公平感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也是老百姓认同一种社会制度及其主流意识形态的底线之一。当前我们社会生活确实存在很多不公平的地方,比如大家常议论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收入分配不公、社会保障不公等,民众围绕这些社会问题自发地争论,表达想法,我们确实存在这些问题。要建构以公平为核心特征的现代社会秩序,有利于恢复和重建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三)以党的作风建设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脱离了人民群众,甚至因贪腐行为而成为民众认同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障碍。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一些同志滥用了人民对党的信任,滥用了党的威信,群众是不满意的。”因此,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雨水之情,也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加大对腐败的惩治力度,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努力提升中国共产党在广大民众心目中的形象,这些都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

(作者单位:双鸭山市委党校黑龙江双鸭山)

猜你喜欢

应对意识形态挑战
叽咕乐挑战
叽咕乐挑战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应对策略分析
浅谈教师如何应对校园霸凌
新闻话语分析与意识形态
石油企业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应用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叽咕乐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