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废弃地景观再生

2015-05-30李坤王陈飞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

李坤 王陈飞

摘 要: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和问题。以垃圾填埋场为代表的废弃地就是其中之一。为了让环境在城镇化新时期可持续发展,为解决以垃圾填埋场为代表的废弃地这一制约城市发展的难题献言献策。项目组从自身学科基础出发,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和方法,运用“通过设计做研究”的设计方法体系,以长春市三道垃圾填埋场为实际操作项目进行研究、设计和论证,将景观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生态修复垃圾填埋场,改善自然环境,使其在城市发展中再利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景观改造 生态整合 通过设计做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国家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10190032。项目组成员:李坤、王陈飞、陈家军、向应、王佳琪;指导教师:朱华副教授。]

废弃垃圾填埋场是废弃地的典型,几乎占据废弃地的半壁江山,解决垃圾填埋场问题会对废弃地景观再生问题提供可能性和可依据性。《2014年新型城镇化研究报告》环境保护篇:建设美丽中国指出,环保设施建设和土壤修复政策等成为未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以废弃地为代表的对生态环境破坏且浪费城市土地资源的一系列城镇化发展负面形象到了函需解决的时刻。数据显示,自建国以来我国堆积的垃圾已经超过60亿吨,垃圾堆放和填埋侵占土地300多万亩,“垃圾围城”现象已经涵盖全国600多座城市中的百分之七十。1为了解决在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部分弊端,在新时期走可持续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利用长春市东部城乡交错带的三道垃圾填埋场封场的契机,从景观学的角度,整合其他相关学科,运用“通过设计做研究”的设计方法体系,尝试将以垃圾填埋场为代表的废弃地景观再生作为全新的景观基础设施渗入城市生活当中,构建新型城市空间。填补国内以景观学为主导的“通过设计做研究”的设计体系在废弃垃圾填埋场景观再生问题的研究欠缺,为废弃地景观再生提供新案例,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新动力。

一、研究综述

(一)概念解析

1.废弃地

废弃地,普遍存在于城乡交错带。是一种环境遭到破坏,并且土地资源浪费的影响城市形象的土地类型。主要由废弃不用的工业废料倾倒场、砖瓦厂以及垃圾填埋场等废弃地构成。景观生态修复和景观设计理论是解决废弃地问题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景观学是关于土地和户外空间设计的科学和艺术,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2对废弃地的景观再生具有指导意义。经过最近几十年的发展,针对废弃地怎样恢复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使其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正在成为景观设计学科对“非传统”研究领域的实践和研究的重要方向。

2.景观基础设施

将景观作为基础设施的设计是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一种设计方法和手段。在景观学领域,景观基础设施同社会性基础设施、工程型基础设施一道组成了“基础设施”。是在景观学的指导框架下,与城镇化发展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各要素的整合而形成的全新方式,新的系统。是一种从一开始就把基础设施建设当做是一种特殊的景观的新型基础设施。另外,景观基础设施作为“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的研究方向之一2,景观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废弃地重生理论对长春市三道垃圾填埋场的生态整合策略提供了有利的理论支撑和引导,将“废”地变“宝”地,为解决垃圾围城问题产生深远影响。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经过对国外以垃圾填埋场为代表废弃地景观改造的研究和分析,国外以垃圾填埋场为代表的废弃地再利用主要分为两种模式:公园建设和生态修复。

第一,将以垃圾填埋场为代表的废弃地改造形成城市公园、郊野公园、风景名胜公园和大地艺术。景观改造与废弃地治理相结合,通过景观规划设计重新服务于城市发展;模拟区域自然地形,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采用最小干预手段,通过自然系统自身淡化人工痕迹;尊重并利用工程痕迹,运用大地艺术的设计手法创造新景观。此类设计通过景观改造赋予场地与众不同的特质。诸如,格茨梅克(1968)、乔治·哈格里夫斯(1965)、彼得·理查德(1965)、麦克·奥芬海姆(1965)、彼得·拉茨(1991)等。

第二,生态修复。将垃圾填埋场恢复成具有生物多样性和动态平衡的区域生态系统,使之成为生态保护地带,形成自然环境向城市的扩张,展现“公共—生态景观”的一种新形式。代表人物有:詹姆斯·科纳(2001)、雅克·西蒙(1990)等。

2.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问题的显现和国内景观设计师以及研究人员和学者不断探索和研究,国内的以垃圾填埋场为代表的废弃地再利用的相关著作和理论快速增加。通过分析和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第一,从管理体系到技术方法的解决思路。通过改进专用設备、延长填埋场的使用寿命、规范管理体制等方式进行废弃地和垃圾填埋场的再利用。主要代表人物有:杨宏毅(2006)、李金惠(2007)、李颖(2005)等。

第二,采用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对旧有景观结构和要素进行美化,通过景观改造修复废弃地的破损的自然生态,使以垃圾填埋场为代表的废弃地进行再利用。诸如朱育帆(2003)、刘晓明(2001)等都有此类的看法和观点。

第三,在封场后所形成的以垃圾填埋场为代表的废弃地地形基础上,运用景观设计的手段,将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和景观重建相结合,塑造开敞空间环境,提升经济价值,恢复该地段的活力,使之得以重新利用,且成为全新的、含义丰富的城市公共空间,规模的自然生态体系。此类观点的持有者诸如成玉宁(2005)、俞孔坚(2006)等。

通过国内外废弃地和垃圾填埋场的研究和比较,可以分为以景观学为背景的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和以科学技术手段为基础的再利用。笔者认为以垃圾填埋场为代表的废弃地再生设计与生态整合是基于景观学领域的设计研究理论和实际,将废弃地整合在城市生态系统当中,并使改造后的废弃地与城市发展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相互叠加,从而形成新的“景观基础设施”。在改造过程中,以时间和空间为维度贯穿设计和建设始终。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造后的废弃地逐步恢复,“第二自然”也将成为城市中的公共开放空间,起到了景观带动城市发展的作用。长春市三道垃圾填埋场就是根据这一认知进行生态整合设计的。

二、长春市三道垃圾填埋场的生态整合

(一)场地现状分析

长春市三道垃圾填埋场该位于伊通河河谷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夏季湿热多雨,春秋两季时间短,且干燥多风,冬季寒冷漫长。隶属于长春市二道区三道镇和平村,毗邻吉长公路南线,距长春市中心约10千米,属于长春市旅游服务半径之内,隶属于城乡交错带地区,基地北部与长春市传染病医院相望,向东2000米为居民生活区和集市。总占地面积为58公顷,平均处理规模1000t/d,累计堆放垃圾量约600万立方米,是吉林省唯一省II级垃圾填埋场。主要由四个填埋场,16个人工构筑物(办公楼、车库、加油站、公厕、大修间、管理房等),一个渗透液处理预留地和一个垃圾筛选预留地组成。其中一期填埋面积为10公顷,二期填埋面积为48公顷。由于垃圾场附近已经很难找到面积相当的空地,场地趋于饱和,三道垃圾填埋场于2010年10月20日封场关闭。封场后的垃圾填埋场原有的功能已经消失,但是其仍在继续影响着这块土地这方人。

第一,场地由于原本只为垃圾运输做考量,造成内部道路分布单一;

第二,一号填埋区已经被附近居民种植了大量农作物,二号填埋区进行简单的植物种植主要为杨树和丁香,其他两个填埋区由于封场最晚,主要植被为稀疏杂草,场地仍然有大面积塌方和异味,地质结构极其不稳定,需要长时间纬度才能达到最终稳定性。

综上所述,在对长春市三道垃圾填埋场进行改造时,关键在于最大限度的发掘场地可利用资源,解决基地所存在问题,打造新型可利用空间。项目组基于此方面因素,在以景观学为主导的设计体系下,利用“通过设计做研究”的方法体系,整合各方可利用因素,对填埋场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二)设计研究方法和设计策略

1.“通过设计做研究”的设计研究方法体系

利用“通过设计做研究”的研究方法首先提出解决问题的理论假设。此过程是“溯因逻辑”的起点过程,随后而来的是设计项目对这些内容的加以验证。通过对设计项目的反问和思考,针对研究对象的设计新知体系渐渐形成,从而为新的设计项目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由此形成认知循环的过程。最后结果是,通过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设计项目完成以后,研究形成回应理论假设的结论。这些结论既是对理论假设的验证,又是对研究方法的发展。通过对这两方面结论的总结和思考将形成进一步的研究问题。

2.针对性的分期开发—景观作为“基础设施”渗入城市生活

本文以“长春市三道垃圾填埋场景观改造和生态整合”作为所研究的问题,利用景观学为中心统筹其他学科全面考量场地状况,运用“通过设计之研究”的研究方法得出的设计问题和目标。第一,改善垃圾填埋场废弃地的整体生态环境,减少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干扰和破坏、提高三道及其周围环境的自然生产力,通过景观生态改造,生态环境修复,使场地具备自我更新的能力,并且通过对土壤状况的改善,为植被的恢复创造条件,从而恢复三道垃圾填埋场的生命活力。第二,在垃圾填埋场废弃地上营建新的城市空间,建立起废弃地,适用人群,公园三者之间的新型关系体系,实现三道垃圾填埋场的可持续发展,为城市的日益健康添砖置瓦。

面对如此巨大的场地和脆弱的环境,生态修复和生态整合只能通过针对性的分期开发,以时间为轴线,通过时间来逐步完成修复和整合。第一阶段,对场地受污染的土地进行修复,尤其是后期运用的三号四号场地,恢复场地基本的生态因子。第二阶段,选择性的开发,由于一号和二号场地封场时间较长,地质结构已经趋于稳固,新型人工构筑环境在此片区进行建设,联系周围城市的发展。第三阶段,考虑到第三第四场地的地质具有不稳定性,利用地形和植被营造空间,尽量减少建筑物和构筑物,景观设计模仿自然景观进行设计,设置大面积的草地和密林,并塑造了具有自我净化的人工水系统,使其在时间维度内全面恢复和整合,形成“自然—第二自然—人工”的新型生态链条。

3.景观再生设计

(1)景观学主导下的生态整合

第一,基底+恢复

场地设计在尊重“延续场地历史文脉和自然肌理”的基础之上,尽可能的保留和再造场地内有价值的构筑物,且对垃圾填埋场进行整体规划和根据各区域进行分区恢复,打造可持续的自然基底。

第二,整合+升级

此阶段垃圾填埋场已经进行初步的恢复,在此基础之上对场地气候、日照、风向等自然因素进行考量,整合基地利用资源,初步打造园区道路系统、植被系统、水系统、建造新型构筑物等,使新旧元素在对比和整合中产生历史和时间感,初步形成可利用的城市生活休闲空间。

第三,成长+继承

随着时间段的推移,場地在不断的成长。生态系统在不断的健全,生物群落不断的丰富,生态修复土壤的功效开始初步体现。垃圾填埋场的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场地漫长历史中的一个音符,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载体。

第四,适应+转型

逐步扩大对外开放空间,增加栖息地面积,合理开发场地新的生态系统,使场地成为城市地标和自然乐园,引导其他垃圾填埋场进行合理改造和设计,彻底解决“垃圾围城”问题,并未废弃地的景观重生提供新的成功案例和设计体系。

(2)植被景观的生态设计

第一阶段(1年)优先选择抗污染、生命力顽强具有改良土壤能力的的本土固氮地被植物,增强土壤覆盖度。一方面辅助土壤修复,另一方面初步恢复场地的自然生态系统。第二阶段(2年),植入灌木层和一些适应性较强的本土乔木。第三阶段(3-4年),种植适生多年草本,构建近自然的草地植被。第四阶段(5-6年),良好的林地基本形成,植物生态系统逐步完善。在垃圾填埋场的景观改造中,通过植物的色、香、形等,来满足造景需要,将具有观赏、保健功能的芳香植物应用到垃圾填埋场的景观再生设计当中,让自然界的内在秩序得以展示。

(3)水体景观的生态设计

结合地形和长春市的气候条件,设计完整的污水排放和雨水回收系统,实现地下水、污水、雨水等不同水资源的分流再利用。污水—污水管道的铺设,连接城市排水管道;雨水—通过地面和屋顶雨水收集系统进行收集并汇入到人工湖中进行自然净化。

雨水回收

充分利用场地地形,部分地段铺设透水路面,让地面具有雨水渗透功能,冬季雪的回收。

人工湿地

在三号填埋区仿造自然建设人工湖泊,收集整个园区的水,避免其流入自然河流和地下水源,对自然水系统造成严重污染,运用水生植物分级进行净化,形成独立的水循环体系。

水源:收集的雨水、雪、园區地表径流,处理后的中水;地下水。

(4)地形的重塑和场地再利用

由于四号填埋区的封场时间短,仍有大面积塌陷,需要长时间进行沉降。项目组在此进行了地形重塑,使用人工手段把其改造成高达50米的小型丘陵,并进行人工种植,仿造自然,构建新型的人工生态系统。一方面,通过设计和管理,人为的减少使用人群的进入,减少使用人群对其进行破坏,打造园区的自然基地;另一方面,减少土地塌陷对使用人群造成安全威胁,并能为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5)场地特色文化景观的营造

保留部分具有欣赏价值的场地原有组成成分,减少对历史景观的破坏,既表现对场所精神的尊重,又形成新的特色景观。

重新塑造以“三道之光”为主题形象的景观构筑物,多方面多维度的进行新的形象设计,展现三道垃圾填埋场的转型之路。因地制宜地将中国传统造景方式,如对景、框景、障景、漏景、借景、等运用到垃圾填埋场废弃地的景观改造中,打造新的三道特色场所文化。整合文化系统,塑造开敞空间环境,提升经济价值,恢复三道的活力,使其成为一个全新的、公共设施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然生态体系,并且体现人文内涵、突出景观特色、具有多重含义的景观基础设施系统。

三道垃圾填埋场属于城市发展的一部分,当然景观改造后的垃圾填埋场也是整个城市生态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整合三道垃圾填埋场作为景观基础设施的生态将整合过程中,逐步恢复了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在整合完成三道垃圾填埋场以后,在此基础上整合城市周围其他以垃圾填埋场为代表的废弃地,使其成为城市向外发展的连接桥梁,打造新型城市文化生态圈。

三、结 语

本文在景观学领域引入设计研究理论,利用“通过设计做研究”的方法体系,针对长春市三道垃圾填埋场景观改造开展了系列设计研究。项目探讨了在以景观学为主导的其他学科相辅助的废弃地景观改造的可操作性以及积极影响。运用“景观改造和场地治理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采用“通过设计做研究”的设计体系,对废弃地典型的长春市三道垃圾填埋场,进行了情境化的实验性设计。通过以上研究过程,本文形成了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第一,提出了“通过设计做研究”的设计体系在以景观学为主视角的废弃地景观改造理论框架,并通过具体的设计研究过程完成了对理论框架的实际应用。

第二,应用“通过设计做研究”的设计体系针对长春市三道垃圾填埋场景观改造开展研究,总结了长春市三道垃圾填埋场的自身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的对其进行景观改造和再利用。

第三,提出了针对以垃圾填埋场为代表的废弃地景观改造的设计方法。

(1)以垃圾填埋场为代表的废弃地景观改造,应将封场后的土地稳定性和生物降解反应过程纳入设计思考。

(2)在进行竖向设计、种植设计及设施布局时,应充分考虑场地的特殊性,为堆体的沉降以及土壤的修复变化保留设计调整的余地。

(3)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充分保留场地可利用要素,并将它们转化为景观设计的亮点,提升场地的景观改造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杨锐.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中国园林,2009(10):60-63

[2] 杨锐,崔莹莹.景观作为基础设施:南京城郊电子垃圾填埋场的生态整合策略[J].园林生态,2012(7):101-106

[3] 郭湧.北京市周边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景观改造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12

[4] 苏浩然.哈尔滨市废弃垃圾填埋场可持续景观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

[5] 彼得·拉兹.废弃场地的质变[J].孙晓春译.风景园林,2005

作者简介:

李 坤,长春工业大学应届毕业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王陈飞,长春工业大学应届毕业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
美国农业部拨款1300万美元改善农村供水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PPP模式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
创业实践是创造性技能获取的“基础设施”
HU Wantai·TALK about Chongqing City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