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宜居城市建设的大遗址保护策略

2015-05-30白丹闫煜涛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宜居城市郑州市策略

白丹 闫煜涛

摘 要:面对当前全国大遗址保护的热潮,结合郑州市大遗址的基本情况,从构建宜居城市的视角提出郑州市的大遗址保护策略。

关键词:大遗址保护 宜居城市 郑州市 策略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4-qn-141)]

宜居城市是一个由自然物质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共同构成的复杂巨系统,其由自然环境、文化、安全、生活、经济、和谐社会等要素共同构成。在宜居城市建设中,一个拥有着丰富文化遗址的城市本应占有宜居城市文化要素的发展先机,而通过调研发现,很多城市却因为这些“搬不走、挪不动”的遗址而处处受制。我国《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指出大遗址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最具代表性的综合物证和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大遗址保护有利于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美化城市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从文化要素入手,挖掘大遗址保护在宜居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并将二者紧密联系起来,相互借势,共谋发展。

一、大遗址保护在宜居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一)传承历史文化特色 提升居民文化品位

宜居城市的文化要素主要包括城市自身具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历史遗迹、建筑风格、风土民俗、文化氛围以及居民的文化生活状况、教育科技水平、社会风气以及居民修养和道德品质等。大遗址保护的对象就是城市中规模大、价值高、影响深远的文化遗址,这些遗址中留存的建筑、城址、自然环境等物质元素和文化内涵可以使市民产生对城市的历史认同感,使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得到良好传承。例如,西安市以“唐”文化为魂,将“唐皇城复兴计划”渗透到城市中,在营造城市公共空间、建筑和绿地等各方面都处处彰显“唐”文化的主题,传承了城市历史文化特色。

(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营造宜人绿色空间

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是评价宜居城市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大遗址保护中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展示大遗址,现在多采用建设遗址公园的做法。对于城市建成区而言,占地面积较大的大遗址,在合理保护遗址的前提下构建大面积的遗址公园,不仅营造了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还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例如,郑州市的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国家考古公园的建设就有效改善了遗址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环境(图1)。

(三)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丰富文化产业结构

经济要素是宜居城市建设的基础,而大遗址保护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一是,大遗址保护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文化品位的提升可使其周边土地增值,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二是,基于大遗址保护开展旅游以及由此延伸相关文化产业也是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有益补充。例如,西安市借助大遗址保护营造了大明宫遗址公园(图2)、大唐西市、大唐芙蓉园等一批集遗址保护、城市公园、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大型文化项目,这些依托遗址而打造的旅游景区和文化旅游集群不仅为城市带来了直接的旅游收益,还形成了以文化旅游、会展创意、影视演艺、出版传媒等产业为主导的文化产业体系,促进了西安市的城市经济发展。

二、郑州市大遗址保护策略

在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中,郑州被列为重点推进遗址保护工作的四大片区之一,并且郑韩故城、古城寨城址(图3)、郑州商代遗址和宋陵4处大遗址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库,郑州市的大遗址保护工作必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同时,郑州市正在为建设国家宜居城市而努力,所以我们需要从宜居城市建设的视角郑州市大遗址保护提出针对性策略,以更好地推进郑州市的宜居城市建设。

(一)立足城市总体规划 构建大遗址保护圈

郑州市的四处国家级大遗址分别位于新郑市区、新密市郊、郑州市区和巩义市区及市郊,分布相对分散,彼此之间缺乏直观的联系。从宏观层面上,为了促进大遗址之间的联系,加强郑州大遗址片区的整体感,应将大遗址保护的内容纳入到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并制定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为后期大遗址的保护范围、功能定位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后续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二)深挖遗址文化内涵 搭建文化传承舞台

郑州市大遗址以城址类遗址为主,其内涵丰富、链条完整、传承有序,凝聚了华夏文明发生和形成阶段最重要的文化信息,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价值和信仰。因此,立足宜居城市文化建设的需求,郑州市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规划要维护大遗址的空间格局形式,并逐步扩展到整个城市,使城市历史空间的肌理不断延续,最终形成具有丰富文化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同时,各类遗址公园、博物馆等大遗址保护成果应成为市民休憩、交流和开展文化休闲活动的舞台,为塑造良好的城市风气奠定扎实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三)结合城市绿地系统 合理规划遗址公园

郑州商代遗址、郑韩故城和宋陵(图4)三处大遗址都位于郑州市中心地带,占地面积都较大。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展示这些大遗址,应采用建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做法,如目前阶段性完成的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遗址公园是以保护遗址为前提,兼顾有城市休闲游憩公园的功能。因此,在编制郑州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时应与大遗址保护和城市紫线相互结合,将遗址公园合理地纳入其中,并与城市的其他绿地联动起来,营造更加舒适宜人的城市环境。此外,遗址公园纳入城市绿地系统之后,在法律层面又多了一重保障,可使大遗址的保护工作更好地实施。

(四)做好文化旅游规划 促进遗址经济发展

除了四处大遗址外,郑州市还拥有各类文物古迹近万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74处80项,数量之多位居全国前列。面对如此雄厚的文化旅游资源,郑州市应结合宜居城市建设和大遗址保护将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的遗址有效整合,形成以大遗址为核、重点文化遗产为支撑的文化旅游框架,构建不同层面的文化旅游線路,从而丰富郑州市的文化旅游网络和增强郑州市的文化旅游核心价值。

(五)充分考虑市民需要 完善遗址公园功能

通过对郑州市已建和在建的多处遗址公园的调研,我们认为,遗址公园的规划和建设应在保护遗址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其所在位置、周边用地性质和未来城市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和完善遗址公园的功能。例如,郑州商代都城国家遗址公园位于城市中心,周边多为居民区和商业区,人口密度大,公园的利用率高,其属性应多偏向城市公园,满足周围市民的日常休闲需求;郑州大河村遗址公园位于城市的东北郊,周围多为村庄和农田,其定位应为郊野公园,以满足市民的周末休闲需求为主。

三、结 语

当前,郑州市正经历着大遗址保护而带来的城市变革,一方面要保护历史遗迹,一方面要继续宜居城市建设。面对这场变革,需要我们从宏观到微观,结合宜居城市的构成要素层层把控,以达到促进郑州市宜居城市建设和大遗址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实现二者共融、共促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 http://jkw.mof.gov.cn/zhengwuxinxi/zhengcefabu/ 201306/ t20130617_925388.html

[2] 胡宝哲.营建宜居城市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 单霁翔.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白 丹,郑州大学建筑学院,博士,讲师。

闫煜涛,郑州大学建筑学院,硕士,讲师。

猜你喜欢

宜居城市郑州市策略
郑州市钻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郑州市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郑州市创新推进“八大群体”入会工作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郑州市
Три самых благоустроенных города Китая
--Циндао,Куньмин и Санья
Passage Four
宜居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形式选择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