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让中风病患者生活更有质量
2015-05-30蔡晓刚
蔡晓刚
中风即脑梗塞、脑出血等脑血管意外疾病,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和并发症多的特点。医疗技术的发展使中风病的诊断和抢救水平明显提高,降低了患病死亡率,但其致残率仍居高不下,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语言及认知等功能障碍,特别是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能力。面对这些问题,最好是走中西医结合的路子,用中医针灸来促使患者更好更快的康复。
针灸治疗中风病的机理
自从CT检查广泛应用以来,为临床判断中风病变性质、部位、程度及预后提供了有利手段,同时也为针灸治疗中风提供了科学依据。经统计学分析,CT显示病灶大、受损重、占位明显、脑室受压者,受损脑细胞功能恢复及功能代偿能力差的中风患者,其针刺疗效欠佳;反之,针刺效果较好。诸多研究结果证实,针刺能改善脑动脉的弹性,使其紧张度下降,血管扩张,血流增加,改善脑部供血和病灶周围脑细胞缺血缺氧状况,促进中风病人的康复;针刺能调节中风患者皮层的抑制状态,增加其代偿功能,促进患者脑电活动的有序化,提高和改善了皮层细胞的基本电活动,使中风患者的临床症状迅速好转;针刺能明显影响血脂代谢,并调节其比例,使纤溶系统趋向稳定,有利于清除脑中的瘀血;针刺具有调节血清脂质代谢作用,其中T辅助细胞明显升高,T抑制细胞相对下降,而使机体免疫功能增强;针刺治疗能改善微循环,从而有利于病变部位组织血液供应,建立侧枝循环;针刺对脑缺血后的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可以减轻脑水肿,减少梗死体积;针刺可抑制缺血性神经元凋亡,提高缺血后脑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合成或释放。
针灸治疗的最佳时机
临床上对于中风后针灸治疗的时机问题存在着不少争议,许多医院仍然采取的是发病早期药物治疗,到了所谓的“恢复期”“稳定期”“康复期”或者“后遗症期”,才“配合”中医针灸,这种治疗模式是不恰当的。因为针灸疗法作为一种适宜的外周刺激,通过针灸特殊的外周感觉传入方式,能够调整神经反射环路中各个神经元的兴奋性,实现大脑皮层的功能重组和功能代偿,从而恢复正常的运动模式,从整体上调节人体机能。也就是说,只有在最佳的时机采用针灸治疗,才会得到最佳疗效,不致延误病情,使患者的后遗症减少到最小。
对于出血性中风的针灸介入时机,多数医生持谨慎态度。一般认为,在发病急性期处于抢救阶段时针灸不宜立刻介入,而且选穴时应注意避免选用敏感性太强的穴位,手法宜轻柔,刺激要轻,以免使患者紧张而引起血压上升。古人云:“急则用针,缓则用药。”《针灸大成》也说:“凡中风跌倒,卒暴昏沉,急以三棱针刺十二井穴。”可见古人主张脑卒中针灸早期治疗,不宜过迟。脑出血本身引起的死亡绝大多数在发病的早期,该类患者的治疗关键是在急性期降低病死率和提高治愈率,有效措施(针灸)在急性期采取也是无可厚非的。穴位都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合理的治疗不会引发出血或进一步加重或再度出血。因此,中风病患者急性期只要是生命指征平稳,意识清楚,病情稳定,就应该尽早选用针灸治疗。针灸越早其预后效果越好,特别是越早接受头皮针对自主意识恢复就越好,后遗症也越轻、越少,疗程可明显缩短。
针灸疗法的辨证施治
中风偏瘫是高级中枢丧失其对随意运动功能的控制能力,取而代之的是低位中枢控制下以痉挛为基础的异常运动模式。软瘫期(弛缓性瘫)属中医学“痿证”,瘀血痰浊上瘀于脑,窍闭神匿,神不导气为本病的主要病理机制,患侧肌肉处于弛缓状态。治疗应尽早而且刺激手法可稍重些,以尽快促进患肢肌张力的产生,使处于休克或休眠状态下的脑神经细胞觉醒,抢救大脑半影区,建立侧枝循环,提高肌张力。该类患者选穴主要集中于手足阳明经、足少阳及督脉四条阳经。常用穴位有合谷、曲池、足三里、阳陵泉、外关、环跳、三阴交、太冲、悬钟、手三里、解溪、昆仑、内关、百会、风池、风市、委中、极泉、阴陵泉、风府、太溪、伏兔、丰隆、髀关、后溪、尺泽、血海、大椎等。
当弛缓性瘫移行至痉挛性瘫痪期时,出现上肢的屈肌和下肢的伸肌共同运动时引起的肌痉挛模式,上肢的屈肌为抗重力肌,主要为上臂的内收肌群、内旋肌群,肘关节的屈肌群,前臂旋前肌群,腕和指的屈肌群,均分布于上肢前、内侧,表现出上肢屈曲、内收。下肢的伸肌为抗重力肌,主要为膝关节的伸肌群,大腿内收肌群,踝关节的内翻肌群和跖屈肌群,均分布于前、内侧。从前、内侧为阴,后、外侧为阳的概念上说,此种表现属于“阴急阳缓”。由于中风致瘫从发病起,随着病程的发展,肢体会出现不同的功能失调状态,在经脉的选用上也应有所不同。任何疼痛刺激都可以引起屈肌、伸肌的回缩反应,表现出屈肌、伸肌的有关痉挛,在偏瘫痉挛期应利用拮抗收缩交互抑制主动肌的痉挛,故治疗时以上肢拮抗肌群穴(伸肌群穴)为主,配以上肢痉挛肌群;下肢拮抗肌群穴(内收、屈肌群穴 )为主,配以下肢痉挛肌群。选用集中在手足少阳经、手阳明经及足太阳经四条经脉。其中上肢以手阳明经、手少阳经为主,配以心包经;下肢以足太阳经、足少阳经为主,配以足太阴经和足阳明经。通过阴阳经调节,缓解“阴急阳缓”状态。常用穴位有曲池、阳陵泉、合谷、外关、三阴交、委中、手三里、血海、足三里、环跳、太溪、照海、尺泽、阴陵泉、大陵、天井、伏兔、内关、极泉、阳池、曲泉、悬钟、殷门、解溪、臑会、髀关、申脉、承山、风市、昆仑等。
在临床治疗时,遵循取穴宜少不宜多的理念交替使用这些穴位,一则可减少对同一穴位的不断刺激产生疲劳性,再则可减少病人的痛苦;在此基础上配合辨证施治,必然会取得更好的疗效。在偏瘫痉挛期除体针外,选取头针、眼针治疗效果也是不错的。
有并发症的患者能否针灸治疗
中风患病同时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是否可以针刺?笔者认为高血压I期(血压在140~159/90~99毫米汞柱)的患者,此时机体无任何器质性病变是可以大胆针灸的;高血压Ⅱ期(160~179/100~109毫米汞柱),此时有左心室肥厚、心脑肾损害等器质性病变,但功能还在代偿状态,应谨慎针灸;高血压Ⅲ期(180/110毫米汞柱以上),此时有脑出血、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病变,已进入失代偿期,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绝对禁止针灸。
针刺可以治疗糖尿病。但在糖尿病急性代谢混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高渗昏倒时,糖尿病合并有皮肤传染、溃疡者,饥寒、疲惫、精神紧急时,均不宜针灸。还有就是对糖尿病人针刺前一定要严格穴位消毒(尤其是四肢远端),针刺应避开血管。牢记唐代医家孙思邈之训:凡消渴病经百日以上者,不得灸刺,灸刺则于疮上漏脓水不歇,遂成痈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