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兴趣 畅游数学乐园
2015-05-30刘瑞红
刘瑞红
摘 要:在教学工作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其数学潜能,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特别是从事低年级教学的老师,我们应从实际生活入手,抓住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激发 低年级学生 学习数学 兴趣
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学生学习兴趣的浓淡对学习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求知和求学的欲望激发出来,教师应该负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责任。”那么怎样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第一、从培养师生间的感情入手,创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
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对孩子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孩子往往因为喜欢这位老师而喜欢他(她)教的那门课,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想实现“亲其师,信其道”就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并相信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善于用亲切的态度,激励的语言,细微的动作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应及时表扬鼓励。如“你今天真勇敢,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某某同学今天作业写得真好,奖给你一朵小红花”等等,通过这些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我教的是一年级学生,他们六七岁,刚刚走进校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的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所以在40分钟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相当重要,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激发孩子回答问题的灵感,每次上新课,根据教材的内容,自编一段故事,配上一段音乐,从讲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境氛围,再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来导入新课。刚开始教学秩序难以维持,一说到讲故事课堂立刻开始安静下来,个个竖着耳朵听讲,故事讲完了,孩子们还沉浸在故事里,开动脑筋为故事里的小动物想办法,解决困难,解答问题,小故事营造了浓郁的课堂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0的认识”这一课,我以小猴子为主人公自编了这样一段故事。“星期六的一天,小猴子和妈妈到郊外去游玩。他一会儿攀攀树,一会儿爬爬山,一会儿又和妈妈捉迷藏,玩得可高兴啦!当他躺在山坡上休息时,发现太阳公公都已经站到山顶了,这才感到肚子咕咕地叫。于是,他去找妈妈。妈妈笑着说:‘我早就为你准备了桃子,它们的数量比3少,比1多,你猜猜是几个?”同学们都高高的举起手,迫不及待地喊道:“两个,两个!”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我继续说:“小猴子急得赶紧吃了1个,他还有几个桃子可以吃?”“还有1个!”大家不约而同地说出了答案。“紧接着,不满足的小猴子又把剩下的一个吃了,那么他还有桃子吃吗?”从而导入新课。
第三、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亲身体验学习乐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要充分考虑學生身心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如:“在教学简单的加法和减法时,让学生带一些自己熟悉的水果和玩具,利用自己熟悉物品的数量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算法,同时也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教学,赋予教学内容以一定的生活色彩,将数学知识渗透到生活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第四、加强直观操作,增强学习兴趣
低年级儿童注意力只有几分钟,若光凭老师讲,学生只通过一种感官来进行学习就很容易感到厌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教学内容与教具、学具的演示、操作、抽象概念的形象、动作的表演与游戏形式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生动活泼的学习知识,理解概念,训练技能,开发智力,激发学习热情。
如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学习过程。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时”,我把预先写在小黑板上的题挂出来:“小红有8个蓝花片,13个红花片,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几个?”由于学生一下子看不清多多少或少多少,我引导学生拿出花片进行操作,在学生自由操作后又引导学生把红花片和蓝花片一一对应的摆,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学习比较的方法,体会可以用减法解决这样的问题。
又如在教学简单应用题时,经常有“飞来、买了、运来”和“飞走、卖了、运走”等词,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用实际表演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使学生理解这些词在题目中的作用,通过亲自表演,不仅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让他们在活动中学到了知识,应用起来准确无误,得心应手。
第五、自编自导儿歌,唤发学习兴趣
数学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儿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它文字简练、易懂、易记,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编成儿歌,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概括知识、揭示规律、简化思维过程、增强记忆力等,如:学生很难分清较大数和较小数写在“>”或“<”的哪一边,于是我用儿歌概括为“嘴巴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廖廖数语,学生用起来就容易多了。又如我编了一首儿歌让学生记“凑十法”:“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一凑九、二凑八、三凑七来四凑六,两五相凑就满十,九和一、八和二、七和三,六四凑起也是十,做加做减想起它,又快又对用处大。”这种教学有利于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培养其学习兴趣,使“苦学”变为“乐学”,这样把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由抽象变形象,化难为易,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连加、连减”这一内容时,用复合投影出示:地上有三只小鸡,然后抽拉复合片又跑来两只,在慢慢走来一只。提问: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啊?学生们都抢着回答:“草地上原来有3只小鸡,先跑来2只,又走来1只。”接着提问:“一共有几只小鸡”谁能说算式?学生们一起回答“3+2+1=6”这时我反复抽拉复合投影片,一只小鸡先走了,随后又走了两只,又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啊?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回答“有6只小鸡,走了1只,又跑了2只”接着又说“还剩几只小鸡”谁能说出算式?学生很快算出“6-1-2=3”类似投影仪等其他教学手段的应用,把静止的画面变为活泼生动的动画情景展示给学生,不仅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而且也易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
总而言之,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才能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件快乐的事、高兴的事。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并且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充分钻研教材,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爱上数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