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激趣略谈
2015-05-30刘玉
刘玉
摘 要:本文简要论述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旨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兴趣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古语有:“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也认识到:只有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精彩导入
课前导入,把学生从下课的兴奋状态中引入课堂学习中来,而精彩的导入,能够使这个过程缩短。
(1)故事导入。一则精彩的故事,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会很快从下课的兴奋状态进入故事,从而进入到课堂学习中。如我在教授《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我给学生讲述了《远东朝鲜战争》的内容,学生们被志愿军战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感人肺腑的思想品质所感染,很快地进入了情节,进入课文学习。同时,我还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些题目,让他们做好准备,在上课时绘声绘色的演讲,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学习的兴趣。
(2)设疑导入。抓住学生极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理,设置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会很快的进入课堂学习。如我在教授《阿长与山海经》时,设计了提问:阿长是鲁迅家里的一个女工,她的真实姓名都不为人所知,也不会识字作文,《山海经》是一部内容深奥的著作,作者却把她们联系到一起,她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在鲁迅的眼里,她又是怎样的人呢?学生带着这些的问题,学习课文的兴趣大大加强。同时我在教学中还常常让学生质疑,如在教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学生就课题提问:鲁提辖为什么打镇关西?鲁提辖怎样打镇关西?打得怎么样?自己提问,更能增强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3)动画导入。MTV集视频展示、动画放映、音乐播放于一体,让学生多感官接受信息,现代科技的强大吸引力使学生兴趣大增。如我在教授《听潮》时,先播放著名歌唱家邓丽君的《海韵》,澎湃的大海、汹涌的海潮吸引了学生,也有助于学生对文字的理解,降低课文难度。
(4)诗词导入。诗歌、雅词、名言、以其精炼的语言、蕴涵的哲理、丰富的意境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适当的加以运用,一定会深深的吸引我们的学生。如我在教授朱德《我的母亲》时,让学生背诵孟郊的《游子吟》,学生很快地沉浸在孟郊所创设的情景之中。随之转入课文的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同时,我经常让学生在课外搜集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诗词、名言、美文。
(5)情景导入。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们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事情发生,抓住这些事情,发掘出它们的深意,而进入课堂的学习,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学习《“挑战者号”追思》前,我让学生就“9·11”事件谈谈感想,从而导入课文,学生自然就會有很大的兴趣。
总之,好的导入能让学生如沐春风般坐在课堂。
二、激趣过程
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成功。只有很好地激活了课堂教学,效果才会显著。
(1)读。“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可见读书的益处。我认为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多书,书读多。我常常采用范读、听读、品读、默读、速读、赛读、背读、分角色读、分组读、自由读、反复读的方法,或选取几种,或整体反复,以激活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写。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很注意学生“写”方面的训练。经常采用改写(如将诗歌改为散文、将长篇改为短篇、将文言改为白话;将课文改为课本剧、同题改写、创境改写等)、续写(如续写开头、续写结尾等)、扩写(扩写故事、扩写情节、扩写细节等等)、仿写(仿写词语、仿写句子、仿写段落、仿写全文、仿照语言、仿照思路、仿照题材等等)的方式训练,学生在训练中走进了课文,加深了理解,锤炼了语言、锻炼了思维、提高了技巧、获得了能力、培养了兴趣。
(3)说。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说”的练习,只有充分利用课堂,让学生大胆地说、尽情地说、反复地说,学生才能在“说”的过程中感受语言、运用语言、找出规律、得到提高。我常常让学生说重点、说难点、说疑点、说美点。让学生依据不同的课文,说它的语言特点、表现形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
(4)演。课堂教学的活跃,在于教师不断地增添日常教学的“花色品种”。让学生依据不同的内容,分角色进行表演,在表演中进入课文,在表演中创造发挥,从而使课堂活泼有趣。如我在教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表演,学生们兴致勃勃,很是练习了一段时间,表演起来绘声绘色,极其精彩。与此同时,我还经常找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影像资料供学生观看、供学生利用,以此来提高表演技巧。
三、巧设结课
如果说一节完整的语文课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那么结课就是散文的高潮,当为精彩之笔;它既是本文教学的一个总结,又是课内向课外延伸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我很注重这每节课的 5分钟。常常采用如下方式:
(1)回顾型。学习完了一节课文,对这节课所讲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本节课所授课程的要点。让学生回忆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运用了哪些知识和能力。这样学生对这节课的整个体系有了清楚的了解,从而增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2)启示型。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些名篇,给读者许多深刻的启示。在课堂教学接近尾声的时候,让学生谈谈读了本文后的感受,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如我在教授《心中的鹰》时,问学生从本文得到了哪些启示,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说出自己的想法,阐述不同的观点。我一一给予肯定。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教学,又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形成了课堂教学的又一高潮。
(3)设疑型。一些经典名作往往是百读不厌的作品,其深意远非一节课能够完全理解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善于依据课文,设置疑点,启发思维,大胆想象,掘出深意。我教授《狼》这篇课文,结课时我让学生思考,假如顾野没有麦场,结果会是怎么样的呢?你又将如何设计情节呢?学生经这一问,投入极大的兴趣,纷纷发表看法,我借此让学生课下整理成文,收效很好。
(4)续写型。有些文章看似一个完整的故事,但仔细一想,却发观故事的后面还有故事。我在教授《皇帝的新装》时,临下课时问:游行大典完成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仿写成文,学生们在课下精思成文,妙章迭出。
以上几个方面是我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几点思考,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育工作者观念的不断更新,现代科技不断运用于语文教学,语文课堂教学会越来越活跃,语文课会真正地成为学生们最喜欢的母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