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议论文中的思辨色彩
2015-05-30朱华珍
朱华珍
摘 要:高中议论文写作现状是教师怕教学生怕写。而近年来,各地高考作文又都相当注重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这无疑是给师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在平时写作训练中就应注重提高中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其在写作中能运用辩证思维,充分挖掘材料的深度,从而博得评卷老师的青睐。
关键词:思辨性 高考作文 发展趋势
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特别是一提到议论文写作,学生就手足无措、抓耳挠腮。这使得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步履维艰。更何况思辨能力将成为今后高考作文试题命题的发展趋势,无疑给我们师生提出更高要求,那如何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彰显议论文中的思辨色彩,就成为了眼前急需探究的一大课题。
议论文就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其中“思辨”字典上解释为“思考辨析”,它体现在议论文的立论和论证之中。而我们部分考生的作文之所以会被打上了“取向正确,立意不偏,但深刻性和思辨性,却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等评语的原因,主要是针对一个问题的分析往往只看见事物的表面现象,没有去分析事物内部的因果联系,使文章的立意只停留在“是什么”上,而忽视了在“为什么、怎么办”上的深入开掘。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议论文写作要避免在单一层面上的堆砌而应体现论证的层次性
学生在习作中往往出现引而不析,例而不议的现象。只会提观点和摆材料,通篇作文没有一点自己个人的意见和看法,缺乏对事物的认知和辨析能力,议论文固然离不开“例子”,但“例子”并不能代替分析论证,而是用来论证分析论点的正确与否,归根到底,要以说理取胜,并不是靠“例子”的堆砌取胜。
如:在论证“自古英雄出寒家”这一论点时,学生写到: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这就是一种强加,诸多的例子背后没有辨证分析,只是罗列了一些现象而已,没有思辨能力没有把问题说透。而有的只是名人在开会。因此文中观点仍然是观点,材料仍然是材料,油和水两相分离,互不交融,自然也就缺少深刻的逻辑力量,观点无法令人信服。 这种“观点+材料” 缺乏论证的层次性的简单模式值得摒弃。可见写作议论文,即使有了好的论据,若是没有恰当的分析议论,也难以达到论证的目的。所谓“摆事实,讲道理”,实则摆事实只是手段,讲道理才是最终目的。
论证的层次性应围绕一个观点,从不同的层面,逐层深入地展开议论。各个层次之间,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或从现象到本质,或从原因到结果,或从一般到特殊等等。这种层进式比并列式和对照式更能体现思维的缜密,能使文章更灵活,更具有个性化色彩。如:以“谈坚持”为话题展开写作,学生可严格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一思路来构思行文,开头结尾照应点题,第二段写坚持是什么,第三段写为什么要坚持,第四、五段写坚持需要什么及坚持要注意什么,即怎样做到坚持。整篇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想不得高分都难。
其次,议论文写作要避免论述的偏颇性应倡导论证的相对周密性
分析问题、阐释道理时学生应客观地、全面地分析事物,学会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深入分析,抓住问题的实质。辩证地分析应力避说“过头话”和偏执一词,切忌孤立地、静止地看待和分析问题,以免出现片面性的、以偏概全的错误。
如浙江2010年的高考作文:以“角色转换之间” 一事引进分析时。就要引导学生从文化根基论入手,很明显,这是一个前喻文化社会与后喻文化社会的之间的转换问题。所以既要表明老者的经验并非一无可取,同时,告诉我们年少者的发展也不是空穴来风,它离不开继承。可见两者并不是对立的,两者会不断转变的过程。所以当你在肯定后喻文化社会的同时还要照顾对方可能存在的质疑,对方可能会问“难道年少者的创新就可以不依靠老者的指引和教育吗?那辨析时就不能否认老者的根基的重要性,但除了根基,还要提到进一步创造的问题。正如韩愈所说“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因此在不同的“道”之间,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往往会发生角色转换。这样既看到矛盾肯定的、主要的、正的一面,也要看到否定的、次要的、反的一面。才能较全面地揭示材料的内涵,正确立论,而分析得出的观点也就具有思辨性,令人信服了。
最后,談谈论证方法的使用
因为无论是中心论点还是分论点,都要通过论证方法来加以论证,那么娴熟掌握各种论证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常见的论证方法有这几种:例证分析法、引证分析法、喻证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
其中因果分析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究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如写《诚信》,就可以写什么是诚信,如今社会为什么需要讲诚信,如何才能做到诚信。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原则逐层深入分析;而对比法就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加以剖析对照,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但在议论过程中,仅仅使用其中的一种,有时论述会过于单薄。为强化说服力,许多议论文可以兼用多种论证方法。这样文章就更有说服力了,更可以有效地增强文章论证过程的思辨性。
思辨的深入性体现在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注意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要能够揭示问题的原因,我们不要仅仅停留在表面意思上,而要从它的深层含意去洞察人生百态,这样眼前就会豁然开朗,这样才能写出立意深刻的文章,这一点也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里发展等级的要求。
亚里士多德曾把思辨称为一种“理智的幸福”,可见思辨不仅仅能揭示事物的内涵,而且给思辨者以心灵的欢跃。所以打开学生思路的闸门,激活学生写作思路的灵感,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其在议论文中能充分彰显思辨色彩,写出有思想内涵和独特个性的议论文,博得评卷老师的青睐,就成为了我们一线老师正面临的并急需实施解决的一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