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分组合作互动共同成长

2015-05-30钱国栋

新课程学习·上 2015年4期
关键词:积极参与

钱国栋

摘 要:随着小组合作在我校轰轰烈烈地开展,在收获了学生成长的同时,也引发了教师更深层次的思考。在小组自主探究教育教学模式的氛围下,由于分组方式并无统一的参考标准,不同的分组方式对学困生学习状态有很大的影响,为了避免“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現象的出现,如何分组以更好地促进所有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就显得异常迫切。

关键词:科学分组;加强交流;积极参与;加强组织

“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如何构建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快乐课堂,改变传统模式下学生厌学的现状,这是我们新课改一直致力要达到的目标。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改善学生厌学的现象,提升这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水平。

一、科学分组,共同成长

为了保证分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必须重视班级的小组建设,不能单纯地以成绩作为衡量标准。比如可以要求组内至少有两名比较外向、有耐心的成员,这样更有利于学困生学习。在小组中要与组长、课代表交谈,让小组成员对于学困生,不管是课堂参与还是作业完成给予一定的帮助与鼓励,增强小组的整体凝聚力,尽量保证不让任何一员掉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们教育要尽量减少“高分低能”现象,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也成为我们的教育任务。

二、加强交流,提高互动

学困生不是在某一阶段突然形成的,但与小组学习模式也有一定的关系。由于长期是“差生”的心理导致其可能比较孤僻、胆小、不愿与人交流,积极营造和谐的氛围能有效地提高学困生的沟通能力,让他们首先敢于表达,向同伴表述自己的疑惑。同时学困生之间认知水平相似,对于同一类型的题目,学困生交流起来更能产生“共同语言”。维果茨基认为儿童之间的合作其实是由更有能力的同伴提供的类似脚手架的支持帮助和能力差一些的同伴对资源的占用,这种不对称的帮助使得提供帮助的小组成员能更好地理解需要帮助同学学习困难的地方,而且能用对方熟悉的术语解释清楚问题。

学困生在课堂上往往是被忽略的群体,尤其在小组合作交流模式中,如果学困生没有意识主动参与,很可能就被小组成员自动“过滤”。对于学困生的结论要给予积极的评价,小组成员的认可和赞扬,会给学困生带来更大的参与热情,他们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小组的合作交流中去。

三、积极参与,乐于承担

小组合作学习的另一个目标就是要培养小组长的领袖品质,引领小组成员乐于“输出”。培养领袖品质的第一要务就是让小组长学会“输出”。由于这代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比较自我,不习惯帮助他人,总觉得学困生在自己组内是个累赘,很容易对学困生采取“放羊”政策,不闻不问,自己则喜欢独学,所以教师应首先培养学生乐于给比自己弱的学生讲题。培养小组成员乐于讲题的氛围,在讲题的过程中,就是被讲者对学习材料的重新构建与组织过程,用两者都熟悉的术语讲出来,对双方的学习都有帮助,也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和高思维品质的形成。

四、加强组织,重视评价

Ruggiero认为,对高水平的推理和批判性的思维的外显教学,并不取决于教的内容是什么,而是取决于教的方法,即怎样教。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调动、激发、组织是我们教师课堂的核心内容。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评价作用。对小学生而言,教师的鼓励与支持对学生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巨大的,甚至能扭转学生的学习状态。周金浪在其教育学中指出在评价方法上要注重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统一,要构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的立体评价科学体系。

参考文献:

胥兴春.数学学习困难及其心理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4(3).

猜你喜欢

积极参与
让好课真正好起来
浅谈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语文刍议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参与地理课堂教学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探究的有效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