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音是什么》教学案例评析

2015-05-30熊泽民

新课程学习·上 2015年4期
关键词:音叉橡皮筋振动

熊泽民

一、教学过程部分实录及点评

师:使一张纸发声的方法有哪些?(学生活动、探究之后学生边发言边实验)

生1:用手弹纸。

生2:用嘴吹纸。

生3:用笔敲纸。

生4:用手撕纸。

师:很好,还有吗?

生5:折纸泡,打响。

师:很好,能不能再打响点。

点评:教师简短的肯定和鼓励,提高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师:怎样使一根橡皮筋发出声音?

生6:拉长橡皮筋,用手弹(要求学生边口述、边实验)。

生7:拉长橡皮筋后去弹纸、桌子。

师:怎样使一个笔帽发出声音?

生8:弄倒站立在桌面上的笔帽发声。

生9:用嘴吹笔帽发声。

师:怎样使一杯水发出声音?

生10:用嘴吹。

生11:用铅笔敲打水。

生12:将水倒入另一容器中。

师:上述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如橡皮筋发声时你看到什么?

生:橡皮筋在抖动。

师:不发声时怎样?

生:不动。

师: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物体发声时在振动。

师:将手指放在喉咙处,发出声音,手指有何感觉?(学生体验)

师:这个体验能感觉出说话时声带怎么样?

生:在振动。

师:使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何感觉?(学生体验)

师:能说明什么?

生: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师:你能否看到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怎样才能让大家看到发声的音叉确实在振动?

生13:将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让该同学上台演示,全班同学细心观察)

师:你们看到什么现象能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生:看到水被溅起。

师: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大家看得更清楚一些呢?

学生思考后教师演示:用细线吊起的乒乓球去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结果乒乓球被弹出。(向学生说明此时所用的物理方法:转换放大法)

由学生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师: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

你们知道蜜蜂、苍蝇、蚊子在飞舞时如何发出“嗡嗡”声?

生:是他们的翅膀振动发声的。

师:很好,谁还能举出一些发声体振动的实例吗?

生14:知了靠左右翅的摩擦振动发声。

生15:铜锣靠锣面的振动发声。(请该同学上讲台演示铜锣发声)

师:要想让发声的铜锣停止发声,怎么办?

生15:用手按住锣面。(该生边说边操作,锣面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点评:使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到声音确实是由物体的振動产生的,目标明确,突出重点。

生16:音乐盒的发声是由于内部的小齿轮撞击金属片,使其振动发声。

师:还有吗?学生思考的同时教师拿出小鸡啄米木制玩具,使其发声;内部装有适量水的模仿小鸟叫声的陶瓷玩具,吹出声音;洗衣机上连接到自来水龙头上的塑料软管,甩动发声,且速度由慢到快,结果声音不同。

点评:利用生活中的小玩具,重创生活情境,吸引了学生,提高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了他们课后想去探究物理问题的欲望。教师把教学看作学生生活方式的重建活动,从重视教学知识获得价值,转向重视教学的生活价值,教学作为以学生理解、体验、感悟为基础的生活方式的重建活动,体现了由生活到物理,再由物理到生活。

师:以上它们分别是靠什么振动来发声的?有的靠固体振动发声、有的靠气体振动发声、有的靠液体振动发声,顺便介绍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课后你们去探究、去思考、去讨论它们分别靠什么发声的。

点评:在这里,教师并没有细细研究,而是留下问题让学生课后去探究,教师通过以上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并有目的地启发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只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所学的知识才能转变成能力。

师:通常我们听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

生:空气。

师:这能证明声音可以在什么物质中传播呢?

生:在气体中传播。

师:那么声音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吗?

点评:承上启下,简洁过渡,直奔主题,有目的驱动性,迫使学生想去探究,为下面的活动做好准备。

师: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中央,当你的伙伴用铅笔轻轻敲打衣架时,你听到了什么?

生:听到了敲打的声音。(活动后答)

师:如果用绕有细绳的食指堵住双耳,重复上述操作试一试,你还能听见敲打衣架的声音吗?

生:能。(活动后答)

师:结果感觉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二次声音更响一点。

师:这个实验能说明声音可以在什么物质中传播吗?

生:能在固体中传播。

师:这个实验还能说明什么?

生17:传声效果与传播的物质有关。

师:将发声的手机装入塑料袋放入水中,你还能听到手机的声音吗?(教师演示)

生:能。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液体也能传声。

点评:教师将教材中的探究实验进行了大胆改进,使探究活动更贴近生活,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

师:将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注意听声音有何变化?(教师演示)

生:逐渐变小。

师:由于实验器材的限制,不能把瓶中的空气全部抽完,假如能将瓶中的空气抽净,那将会怎样?

生:将听不到声音。

师:很好,我们在这里的猜想所用的方法在物理学中称为“理想化模型法”。

点评:教师在这里创造了情境,创造了条件让学生大胆地、合理地进行猜想,并在教学中不断地渗透物理学中的研究方法,也为他们的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师:让空气重新进入瓶内,注意听声音又有何变化?这说明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吗?

生:不能。

师:通过分析探究过程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点评:教师采用连环设问进行启发诱导,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完善,提高了探究活动的实效性。

二、我们的反思

我们认为这是一次较好地反映了新课标教育理念的探究式教学活动。首先学生在探究中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他们所想、所思、所做的既不是沿教师既定的轨道进行,也不是照搬书本提供的方法去做,而是由学生自己生成的,包括对问题答案的猜测,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和实施,直接获得与众不同的结论(虽然不完整)。在这里学生的知识得到充分的尊重,而教师只是作为学生共同体中的一员而成为探究的合作者和鼓励者,这就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强调的知识建构要自主,科学探究要合作,情感、意志要体验的教育理念。其次,教师适时、必要的介入,促进了探究的持续深入与发展。我们知道,科学探究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艰辛的智力跋涉,其中潜藏着大量的障碍和学生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的及时介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确保探究向纵深发展。在学生处于极其迷惘的状态时,也需要教师及时的介入,并以意志的鼓励和方法的启示来促进探究的继续。当然教师的指导又必须是谨慎的,因为过多的指导和过分的干预必然会削弱学生探究的自主性,甚至还会剥夺学生的自由创造和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但是教师应知道不要急于将正确的方法或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构建、生成,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真正的体验,体现了探究的本质在于学生自主建构的新教育理念。

总之,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要学生解决多少具体问题,而是让学生能“提出問题”,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引导他们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要使学生具有挑战权威,叩问经典的勇气,我们教师明白了这点,就会自觉地去设计一些精彩的问题,并经过认真策划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这样一来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猜你喜欢

音叉橡皮筋振动
振动的思考
音叉共鸣现象的教学探析
生活中的小魔术
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
振动与频率
橡皮筋
橡皮筋小妙用
中立型Emden-Fowler微分方程的振动性
自制音叉的对称性与非对称性破坏性实验研究
UF6振动激发态分子的振动-振动驰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