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技术理论在提升音乐教师专业素养中的思考
2015-05-30王轩
王轩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的音乐教师音乐教学强化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音乐教师音乐课堂教学旨归在于提高学生素质、教学有效性基于此,本文立足音乐教师音乐作曲技术理论模式的理论与现实,积极探索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音乐教师音乐;作曲技术理论模式;有效性;特征;策略
一、音乐教师音乐作曲技术理论模式有效性的优势
从理论上说,作曲技术理论模式是基于音乐规范的一种理论,教师往往从自身素质与教学观念出发,形成符合教学实践的目标与内容,教师与学生一道完成教学任务。研究作曲技术理论教师课堂行为的理论依据,我们应该了解两种教育学理论。一是巴班斯基教学最优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过程优化是教学效果实现的核心内容。巴班斯基的理论基于系统论和结构主义的基本理论,使得教学过程的优化理沦体现出发展教学的效果。二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这种理论重视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站在学习者的立场,关注个体借助原有的经验、结构来完成新的知识习得。由此,教师要不断地利用自身的知识和教学手段的完善来实现对于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的提升,进而实现学习知识的建构。从实践中看,音乐教师因其学科属性而对其教学行为有更为具体和系统的要求,在课前、课后对于学生个人行为的情境化疏导与建构,作曲技术理论模式也就体现出了其最为显著的优势:
第一,作曲技术理论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时问弄懂每个知识点。当然,这要求教师课堂行为应该重视对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以及能力的培养。尽管当下的多媒体教学等新方式、新手段层出不穷,对于教学“双基”的把握要始终不渝的坚持。
第二,作曲技术理论与小组讨论类似于小班化教学,把教师对于课堂的把握范围更为扩大化,进而让阳光照射到每个角落,减少甚至有效避免同一个班级内出现优等生与差生较大程度的两极分化现象。教师的小组教学课堂行为不断强化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培养,让不同水平和学识阶段的学生对于客观世界巾的音乐模型进行独立的判断与思考,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二,作曲技术理论与小组讨论不仪能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大胆去问同学,而且增加了同学互相交流的机会,也增加了同学问的友情。同时,也促进了音乐教师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学习。此外,作曲技术理论巾的各个小组之问也可以进行相互问的讨论和研究,组员之间可以相互竞争,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对于教学效果也是一种提升。
二、音乐教师音乐作曲技术理论模式有效性的特征
一是内容有趣。作为音乐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领会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二是形式新颖。单一的教育教学方法往往会造成学生学习热情的淡化,而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教学效果就会大不相同。二是课程设计巧妙。学生对于新知识的习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身既有的知识,让学生温故而知新。教师对于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学生自然会及时跟进思考,并得出相应的结论。此时,为体现出教师与学生同步的思考过程,教师应该要掌握信息的“火候”,让学生对知识的习得自然到位。四是贴近现实。对于音乐教师生而言,培养解题能力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由此,教师必须善于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问题设置相对而言就很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教师也较为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和目标,真止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提高音乐教师音乐作曲技术理论模式有效性的策略
第一,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基本策略。既要在课前充分熟悉教材和学生的基本情况,把握问题难度和逻辑性;又要采取多样而灵活的提问方式,让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究避免停留在浅层次的表面认识,而是能够较为自觉地自主探究和学习。同时,要根据作曲技术理论模式的转变,及时转换提问的立场和角度,在提高提问效率的同时引导学生对基本的课堂教学内容有更多的兴趣。尤其是,在提问过程巾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做到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提问,让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有所收益。
第二,师生交流有效性的基本策略。一是教师要制定清晰而完整的教学流程,让学生能够领悟教师的基本思路,从潜意识巾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做到跟教师教学思路的对话与交流。二是教师要丰富自身的教学语言,把难于理解的长句改成短句、积极选用精练的语言进行小结,以免造成学生理解障碍。二是精选课堂教学问题。自觉把音乐与生活联系起来,创设情境,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应用价值。
第二,作曲技术理论有效性策略。教师的辅助教学行为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也就便于教师个性的展示。教师要止确地完成自我定位,真诚地展示自身情感,在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中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进而调整教学思路。教师应该采用言语、动作、标志多种强化手段,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肯定或者批评,实现高效作曲技术理论模式。
第四,强化行为规范教育。考虑学校教育在规范教育上的先天不足,可以采取聘请教育专家、开设专门课程培训和讲座的方式强化这一教育职能,直接地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形式,了解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强化自身综合能力,塑造艺术精神和践行艺术行为规范。培养积极、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养成自我调整、自我修止、自我适应的社会生存发展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精神,在艺术教育课程中融入艺术精神内容,在课程中融入更加具有实践意义的艺术精神教育,通过具体的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止确的艺术观。